李 靜, 尉 娜, 劉亞美, 蘇 靜, 宋景貴
(1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新鄉(xiāng)453000;2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衛(wèi)輝453100;3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新鄉(xiāng)453002)
腦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腦卒中中一種常見神經精神并發(fā)癥[1],目前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包括生物學和心理學等多方面因素[2]。隨著抑郁癥細胞因子假說的提出,研究認為,抑郁可能與免疫學缺陷有關[3-4]。輔助性T 細胞(help T cell,Th)和調節(jié)性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均是CD4+T 細胞不同亞群,Th17 細胞可特異性分泌細胞炎癥因子,誘導炎癥反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而Treg 細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維持自身免疫耐受,Th17/Treg比例失衡與抑郁癥、卒中后疲勞等疾病密切相關[5-6]。Notch 信號通路不僅與細胞增殖分化凋亡有關,還具有免疫調節(jié)功能。研究證實,γ-分泌酶抑制劑DAPT{N-[N-(3,5-difluorophenyl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t-butyl ester}是Notch 信 號通路有效阻斷劑,在慢性丙型肝炎和過敏性哮喘等疾病中發(fā)揮調節(jié)Th17/Treg 平衡的作用[7-8],但DAPT是否亦通過阻斷Notch 信號通路調控Th17/Treg 平衡而參與PSD 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擬通過建立PSD 大鼠模型,探究DAPT 調控Th17/Treg 平衡參與PSD 的作用機制,以期為闡明PSD 發(fā)生機制提供參考資料。
健康清潔級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3只,7 周齡,體重220~250 g,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號:SCXK(京)2016-0007。大鼠于12 h/12 h 光照/黑暗、室溫(22±2)℃環(huán)境中飼養(yǎng),自由飲食、飲水。
大腦中動脈閉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線栓(型號:403556PK5Re)購自Doccol;DAPT(貨號:D5942,HPLC≥98%)購自Sigma-Aldrich;RNA 提取試劑盒(貨號:DP419)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試劑盒(貨號:D7268S)購自上海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細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試劑盒(貨號:ab214028)、IL-10 ELISA 試劑盒(貨號:ab214566)、兔源Ⅰ抗[anti-Notch1(貨號:ab52627)、anti-Hes1(貨號:ab108937)、anti-β-actin(貨號:ab179467)、anti-CD4(貨號:ab237722)和anti-Foxp3(貨號:ab215206)]及Ⅱ抗羊抗兔IgG(貨號:ab6721)均購自Abcam。
Model 550 型酶標儀購自Bio-Rad;7500 型RTqPCR 儀、Evolution 220 型紫外分光光度計、Forma Steri-Cycle i160 CO2培養(yǎng)箱購自Thermo Fisher;IX73熒光顯微鏡購自Olymplus;FACSCalibur 流式細胞儀購自Becton Dikinson。
4.1 PSD 大鼠模型建立 根據敞箱實驗(open-field test,OFT)及蔗糖偏愛實驗(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測定大鼠基線評分,篩選符合條件的33 只SD大鼠隨機分成假手術(sham)組(n=10)和手術組(n=23)。手術組大鼠術前禁食12 h,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參照文獻[9]首先采用線栓法建立局灶性MCAO大鼠模型,術中插入栓線深度為(18±1)mm。術后24 h 參考文獻[10]進行慢性不可預知性溫和應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刺激,大鼠在第1~15天分別進行禁食禁飲20 h、持續(xù)照明17 h、4℃強迫游泳5 min、45°傾斜籠17 h、禁飲17 h、濕籠21 h、水平震蕩鼠籠5 min、夾尾1 min、行為約束2 h、禁食禁飲20 h、持續(xù)照明17 h、4℃強迫游泳5 min、45°傾斜籠17 h、禁飲17 h 處理、濕籠21 h;術中死亡3 只,成模大鼠20 只,成功率86.96%,隨機分為PSD組和DAPT 組,每組各10 只。DAPT 組于MCAO 術后2 d 進行CUMS 刺激結合孤養(yǎng),于第15 天皮下注射DAPT(5 mg/kg[11]),干預2 周;sham 組大鼠進行開顱手術但不阻斷大腦中動脈,sham 組和PSD 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鹽水進行同等時間干預。模型成功標準:造模24 h 內出現(xiàn)明顯神經功能缺陷;CUMS 刺激2 周后出現(xiàn)體重減輕、活動減少、蜷縮少動、興趣感下降等抑郁樣癥狀。
4.2 體重及行為學檢測 各組大鼠于術前(0 d)及術后7、14、21 和28 d 分別進行體重檢測、OFT 及SPT。(1)OFT:制備80 cm×80 cm×40 cm敞箱,壁周為黑色,底面用黑線劃分為25 塊面積相等的小塊,記錄5 min 內大鼠穿越底面方塊數(shù)的水平運動評分,及以直立(兩前肢離地超過1 cm)次數(shù)為評價指標的垂直運動評分;(2)SPT:參考曲淼等[3]的方法進行改進,給予1%蔗糖水飼養(yǎng)48 h,禁水4 h 后暴露于兩個外觀完全相同的瓶子(1 個盛滿1%蔗糖水,另1 個盛滿普通飲用水)1 h,測定大鼠糖水消耗體積與總消耗水體積比值。
4.3 海馬Notch1 和Hes1 mRNA 表達水平檢測 開顱取腦,分離海馬組織,置于液氮中保存?zhèn)溆?。提取各組5 只大鼠海馬組織總RNA,反轉錄得到cDNA,置于-20℃保存?zhèn)溆?。采用RT-qPCR 擴增Notch1 和Hes1 mRNA 片段。20 μL 反應體系:TB Green Premix Ex Taq Ⅱ(2×)10 μL,ROX Reference Dye II(50×)0.4 μL,cDNA(50 mg/L)2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0.8 μL,ddH2O 6.0 μL。反應條件:95℃30 s;95℃5 s,60℃34 s,40個循環(huán)。Notch1上游引物序列(5′→3′)為GCTGACCTGCGCATGTCTGCCATG,下 游 引 物 序 列(5′→3′)為CATGTTGTCCTGGATGTTGGCATCTG;Hes1 上游引物序列(5′→3′)為GCACAGAAAGTCATCAAAGCCTATT,下游引物序列(5′→3′)為GCTATCTTTCTTCAGAGCATCCAA;內參照GAPDH 上游引物序列(5′→3′)為GTCGATGGCTAGTCGTAGCATCGAT,下游引物序列(5′→3′)為TGCTAGCTGGCATGCCCGATCGATC。采用2-ΔΔCt法定量分析Notch1 和Hes1 mRNA 相對表達水平。
4.4 海馬Notch1 和Hes1 蛋白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Western blot 檢測各組剩余5 只大鼠海馬組織Notch1和Hes1 蛋白表達。蛋白提取試劑盒提取總蛋白,BCA 法測定蛋白質濃度,依次進行SDS-PAGE、轉膜、封閉,分別添加Ⅰ抗[anti-Notch1(1∶2 000)、anti-Hes1(1∶1 000)和anti-β-actin(1∶2 000)],4℃孵育過夜,添加Ⅰ抗IgG(1∶5 000)室溫避光孵育1 h,增強化學法顯影,蛋白條帶灰度值用ImageJ軟件分析。
4.5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h17和Treg細胞比例檢測 上述實驗結束后將大鼠麻醉處死,采集4 mL 腹主動脈血于肝素鈉采血管中抗凝,添加淋巴細胞分離液分離PBMC,RPMI-1640 培養(yǎng)基洗滌2 次后調整細胞密度為1×107/L。取100 mL,添加0.5 mL 佛波酯及0.5 mL 莫能菌素,混勻后于37℃、5% CO2培養(yǎng)箱中孵育4 h。細胞懸液混勻后轉移至1.5 mL EP 管中添加0.5 mL CD4,4℃孵育30 min后,離心棄上清,PBS重懸細胞后分別添加PE-IL-17 抗體0.625 mL 和PEFoxp3 抗體5 mL,對照組分別加入同型PE-IgG2a 0.625 mL 和55 mL,4℃避光孵育30 min 后,上流式細胞儀分別檢測Th17和Treg細胞比例。
4.6 血清IL-17 和IL-10 水平測定 外周血常規(guī)離心后分離血清,采用ELISA 檢測各組大鼠血清IL-17和IL-10 水平,具體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表示,多組數(shù)據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著時間從延長,sham 組大鼠體重逐漸增加,而PSD組和DAPT組大鼠體重呈先降低后增加趨勢;在0 d,各組大鼠體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7、14、21 和28 d,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體重均顯著降低(P<0.05);在7 和14 d,PSD 組和DAPT組大鼠體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21和28 d,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體重顯著增加(P<0.05),見圖1。
Figure 1. Effect of DAPT on the body weight of PSD rats. Mean±SD. n=10. *P<0.05 vs sham group;#P<0.05 vs PSD group.圖1 DAPT對PSD大鼠體重的影響
各組大鼠0 d 基線水平運動評分和垂直運動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7、14、21 和28 d,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水平運動評分和垂直運動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在和14 d,PSD 組與DAPT 組大鼠水平運動評分和垂直運動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21 和28 d,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水平運動評分和垂直運動評分顯著升高(P<0.05),見圖2。
Figure 2. Effect of DAPT on the motor score of PSD rats in open-field test. A:horizontal motor score;B:vertical motor score. Mean±SD. n=10. *P<0.05 vs sham group;#P<0.05 vs PSD group.圖2 DAPT對PSD大鼠敞箱實驗中運動評分的影響
各組大鼠0 d 糖水消耗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7、14、21 和28 d,與sham 組比較,PSD組大鼠糖水消耗比例均顯著降低(P<0.05);在7 和14 d,PSD 組與DAPT 組大鼠糖水消耗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21 和28 d,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糖水消耗比例顯著增加(P<0.05),見圖3。
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mRNA 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mRNA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圖4。
Figure 3. Effect of DAPT on sugar water consumption ratio in PSD rats. Mean±SD. n=10. *P<0.05 vs sham group;#P<0.05 vs PSD group.圖3 DAPT對PSD大鼠糖水消耗比例的影響
Figure 4. Effect of DAPT on Notch1 and Hes1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tissues of PSD rats. Mean±SD.n=5. *P<0.05 vs sham group;#P<0.05 vs PSD group.圖4 DAPT 對PSD 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mRNA 表達的影響
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增加(P<0.05);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圖5。
Figure 5. Effect of DAPT on Notch1 and Hes1 protein 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tissues of PSD rats. Mean±SD.n=5. *P<0.05 vs sham group;#P<0.05 vs PSD group.圖5 DAPT 對PSD 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PBMC 中Th17 細胞比例和Th17/Treg 比值顯著升高,Treg 細胞比例顯著降低(P<0.05);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PBMC中Th17 細胞比例和Th17/Treg 比值顯著降低,Treg細胞比例顯著升高(P<0.05),見圖6。
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血清IL-17 水平顯著升高,IL-10 水平顯著降低(P<0.05);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血清IL-17 水平顯著降低,IL-10 水平顯著升高(P<0.05),見圖7。
PSD 是卒中后腦部特定功能結構損傷,尤其是左側額葉、顳葉、基底節(jié)、丘腦部位病變等,及各種心理和社會應激的共同作用結果[12]。研究顯示,嚙齒類動物在經歷一系列CUMS 應激后可出現(xiàn)活動減少、興趣下降、快感缺失等抑郁樣行為[13],因此本研究首先采用MCAO 術制備缺血性腦卒中SD 大鼠模型,再聯(lián)合CUMS 及孤養(yǎng)法模擬卒中后負壓力環(huán)境制備PSD 大鼠模型。結果顯示,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隨觀察時間延長,體重呈先降低后緩慢增加趨勢,可能與大鼠情感抑郁和食欲下降有關,也可能與應激過程禁食禁水等直接刺激有關,提示體重減輕可能直接反映應激對大鼠帶來嚴重負面影響。而且OFT 中水平運動評分和垂直運動評分依次降低。OFT 是一種反映大鼠探索能力及情緒反應的經典實驗,大鼠水平運動評分和垂直運動評分降低可反映大鼠存在興趣下降、探索能力降低等抑郁癥狀。正常大鼠對甜味有偏好,而本研究結果顯示PSD 組大鼠糖水消耗量比例降低,提示PSD 大鼠存在快感缺失癥狀,與Tao等[14]文獻報道一致。綜合以上結果提示,PSD模型制備成功,可用于后續(xù)實驗。
Figure 6. Effect of DAPT on the proportions of Th17 and Treg cells in PBMC of PSD rats. Mean±SD. n=5. *P<0.05 vs sham group;#P<0.05 vs PSD group.圖6 DAPT對PSD大鼠PBMC中Th17和Treg細胞比例的影響
Figure 7. Effect of DAPT on serum IL-17 and IL-10 levels in PSD rats. Mean±SD. n=10. *P<0.05 vs sham group;#P<0.05 vs PSD group.圖7 DAPT對PSD大鼠血清IL-17和IL-10水平的影響
DAPT 間接影響Notch 活化,進而影響細胞信號通路作用。Notch 通路是由一類在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的表面受體基因組成,可通過細胞間信號傳遞作用參與細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多種生物學過程。Notch 信號通路中Notch1 及其下游靶分子Hes1 表達上調不僅可促進巨噬細胞活化釋放促炎因子,還可通過與不同配體結合調節(jié)Th17 細胞分化參與炎癥反應[15-16]。Treg 及Th17 不僅在分化上存在聯(lián)系,而且可相互轉化,Th17 細胞主要分泌IL-17 和IL-6 等促炎細胞因子,Treg 細胞可分泌IL-10 和TGF-β 等,而Th17分化依賴TGF-β水平[17-18]。研究顯示,Th17/Treg 細胞失衡 與Notch1 表 達 增加有 關[8],而阻 斷Notch 信號通路可通過抑制Treg 細胞功能,調節(jié)Th17/Treg細胞平衡,減輕大鼠肝纖維化[19],還可通過抑制促炎因子釋放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腦卒中[1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sham 組比較,PSD 組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的mRNA 及蛋白水平,以及PBMC 中Th17 細胞比例和Th17/Treg 比值均顯著升高,Treg 細胞比例降低,提示PSD 大鼠存在Th17/Treg 細胞平衡紊亂及Notch 信號通路激活。Notch 信號通路中配體與受體結合后經γ-分泌酶進行組成型酶切,激活相關基因表達,而DAPT 可抑制γ-分泌酶活性,間接阻斷Notch 信號通路激活[20]。本研究亦采用DAPT 阻斷Notch 信號通路,結果顯示,與PSD 組比較,DAPT 組大鼠海馬組織Notch1 和Hes1 的mRNA 及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BMC 中Th17 細胞比例、Th17/Treg 比值及血清IL-17 水平降低,Treg細胞比例和血清IL-10 水平增加,大鼠體重、OFT 實驗中水平運動評分、垂直運動評分及糖水消耗比例均顯著增加,提示DAPT 阻斷Notch 信號通路可能通過調控Th17/Treg 平衡減輕PSD 炎癥反應,增強其自身免疫,從而減輕PSD大鼠抑郁樣癥狀。
綜上所述,DAPT 可減輕PSD 大鼠抑郁樣癥狀,其機制可能是通過阻斷Notch 信號通路進而緩解Th17/Treg失衡及炎癥因子分泌。但本研究指標從大鼠行為上反映抑郁行為,主觀性較強,使結果有一定偏倚,針對PSD 大鼠抑郁的更多客觀性評價指標及具體作用機制有待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