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駿,獨 剛
(1.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附屬蘭州眼科中心蘭州華廈眼科醫(yī)院綜合眼病科,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眼科,甘肅 蘭州 730000)
眼表疾?。╫cular surface disease)是一類發(fā)病率較高的眼科疾病,包括角膜炎、干眼癥、眼熱燒傷、眼化學燒傷等。目前,臨床上常采用人工淚液、生長因子滴眼液、角膜接觸鏡等治療眼表疾病[1]。自體血清是指從患者自己的血液中提取出的血清。自體血清中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活性因子,能起到殺菌消炎、增強角膜細胞修復能力等作用[2]。臨床上常用自體血清的濃度多為20% ~50%。關于用未經(jīng)稀釋的濃度為100%的自體血清治療眼表疾病的報道較少[3]。本文主要是探討用高濃度自體血清對眼表疾病患者進行滴眼治療的效果。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間我院眼科接診的104 例眼表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眼表疾病的診斷標準;存在不同程度的畏光、流淚、眼紅、眼內(nèi)異物感等癥狀;進行眼部檢查可見結膜充血、角膜混濁水腫,部分患者存在角膜淺層損傷;病歷資料完整;知曉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精神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年齡<18 歲;存在角膜深層損傷;對治療的依從性差或中途退出本研究。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n=52)與對照組(n=52)。在52 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8 例,女24 例;其年齡為18 ~75 歲,平均年齡為(41.76±10.52)歲;其中,干眼癥患者有11 例,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15 例,帶狀皰疹性角膜炎患者有8 例,眼化學燒傷患者有12 例,眼熱燒傷患者有6 例;存在角膜淺層損傷的患者有20 例。在52 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30 例,女22 例;其年齡為18 ~73 歲,平均年齡為(41.42±10.36)歲;其中,干眼癥患者有10 例,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16 例,帶狀皰疹性角膜炎患者有7 例,眼化學燒傷患者有12 例,眼熱燒傷患者有7 例;存在角膜淺層損傷的患者有21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方法是:用濃度為1%的玻璃酸鈉滴眼液(每只眼每次滴1 滴,每天用藥5 ~6次)對其進行緩解眼部干澀、疲勞等癥狀的治療,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只眼每次滴1 滴,每天用藥3 ~4 次)對其進行局部抗炎治療,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滴眼液(每只眼每次滴2 ~3 滴,每天用藥4 次)對其進行促進角膜細胞修復的治療,同時根據(jù)其病情對其進行其他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用高濃度自體血清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滴眼治療。高濃度自體血清的制備方法是:抽取患者的肘靜脈血30 ml,在常溫下靜置1 ~2 h 后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并將血清注入無菌眼液瓶中。將當天使用的自體血清置于4℃的冰箱中避光冷藏保存,將暫不使用的自體血清避光冷凍保存。指導患者每天用自體血清滴眼,每只眼每次滴1 ~2滴,每天用藥5 ~6 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2 ~6 周[4]。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后其角膜上皮損傷愈合的時間。用治愈、有效和無效評估其療效。治愈:治療后,患者的畏光、流淚、眼紅、眼內(nèi)異物感等癥狀消失,其受損的角膜上皮完全修復。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畏光、流淚、眼紅、眼內(nèi)異物感等癥狀明顯減輕,其受損的角膜上皮部分修復。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畏光、流淚、眼紅、眼內(nèi)異物感等癥狀未減輕,其受損的角膜上皮未修復[5]??傆行?(總例數(shù)- 無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眼表疾病指數(shù)量表(OSDI)的評分。OSDI 包括12 項評分指標,總分為48 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嚴重。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評分。對患者進行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觀察其4 個角膜象限的情況。患者的角膜象限無熒光素染色計0 分,其角膜象限存在少量熒光素染色計1 分,其角膜象限存在較多的點狀熒光素染色計2 分,其角膜象限存在塊狀熒光素染色計3 分。4 個角膜象限的總分為12 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嚴重。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淚液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的水平。
用SPSS 21.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31%,其中治療效果為治愈、有效和無效的患者分別有19 例、29 例和4 例;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5%,其中治療效果為治愈、有效和無效的患者分別有7 例、32 例和13 例。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OSDI 評分及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OSDI 評分和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角膜上皮損傷愈合的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OSDI 評分、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評分及角膜上皮損傷愈合的時間(± s )
表2 兩組患者的OSDI 評分、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評分及角膜上皮損傷愈合的時間(± s )
組別 OSDI 評分(分) 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評分(分) 角膜上皮損傷愈合的時間(d)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52) 33.26±10.97 11.87±5.41 5.76±1.63 1.28±0.37 13.37±3.26對照組(n=52) 33.32±11.03 20.64±6.36 5.72±1.65 2.46±0.64 24.69±4.81 t 值 0.275 7.879 0.201 8.004 4.99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淚液中TNF-α 及IL-6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淚液中TNF-α 和IL-6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淚液中TNF-α 及IL-6 的水平(ng/L,± s )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淚液中TNF-α 及IL-6 的水平(ng/L,± s )
組別 TNF-α IL-6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52) 179.84±21.07 51.64±7.86 26.73±4.01 5.49±1.62對照組(n=52) 180.13±20.98 143.65±18.14 26.54±3.89 13.97±3.46 t 值 0.332 7.623 0.304 4.414 P 值 >0.05 <0.05 >0.05 <0.05
眼表疾病是一類常見的眼科疾病。臨床研究表明,眼表疾病的發(fā)生主要與患者存在眼部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淚膜不穩(wěn)定及發(fā)生眼化學燒傷或眼熱燒傷等有關。對眼表疾病患者(尤其是存在角膜淺層損傷的眼表疾病患者)進行積極的治療至關重要[6-7]。目前,臨床上常采用人工淚液、抗生素滴眼液、抗病毒滴眼液、生長因子滴眼液等藥物治療眼表疾病[8]。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臨床療效、OSDI 評分、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評分、角膜上皮損傷愈合的時間及淚液中TNF-α 和IL-6 的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用高濃度自體血清治療眼表疾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自體血清中含有多種活性因子(如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神經(jīng)生長因子、轉(zhuǎn)化生長因子等)、纖維連接蛋白(FN)、維生素、氨基酸、免疫球蛋白及肽類化合物等,這些物質(zhì)可為角膜上皮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能增加眼部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抑制細菌及病毒的生長繁殖,且能促進角膜上皮細胞的再生和修復[9]。有報道稱,用濃度為20% ~50% 的自體血清治療眼表疾病雖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不同患者的療效存在較大的差異,而用高濃度(濃度為100%)的自體血清治療眼表疾病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療效[10]。
綜上所述,在對眼表疾病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用高濃度自體血清對其進行滴眼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緩解其病情,促進其角膜上皮損傷的愈合,減輕其眼部的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