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純
小兒癲癇病的主要特征為發(fā)病原因多樣且頻繁發(fā)作,是小兒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小兒癲癇病對小兒的智力有一定損害,不同類型的影響也有一定差異。部分原發(fā)性癲癇病不會對小兒的智力產生重大影響,但類似韋斯特綜合征等嚴重的癲癇性腦病,則會對小兒的智力產生嚴重損害。多數患有嚴重癲癇病的小兒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癲癇發(fā)作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2]。奧卡西平治療小兒癲癇安全性高、療效好,但是對小兒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欠佳,左乙拉西坦是一種新型抗癲癇藥,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觀察奧卡西平聯(lián)合左乙拉西坦治療小兒癲癇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小兒癲癇患兒50例,依照隨機分組對照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9.22±3.26)歲。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齡(9.32±3.36)歲。2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開展,患兒家長均已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符合《實用兒科》第七版[1]相關診斷標準,根據患兒臨床表現與腦電圖等各項檢查確診的患兒;(2)之前未接受過抗癲癇相關治療;(3)臨床資料與隨訪信息完整。排除標準:(1)患有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的患兒;(2)伴發(fā)嚴重精神疾病,遺傳代謝疾病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3)存在相關藥物用藥禁忌證的患兒。
1.3 治療方法 2組患兒均接受提高免疫力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奧卡西平片(武漢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0192,規(guī)格:0.3 g)治療,初始劑量8 mg·kg-1·d-1,后劑量為0.15 g口服,每天2次,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患兒具體情況,酌情加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左乙拉西坦片(重慶圣華曦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43179,規(guī)格:0.5 g)治療,初始劑量20 mg·kg-1·d-1,后劑量為0.5 g口服,每天2次,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患兒具體情況,酌情加量。2組均治療6個月后觀察療效。
1.4 觀察指標與檢測方法 比較2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患兒認知功能[語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總智商(FIQ)]評分變化及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與S-100β蛋白水平變化。
患兒認知功能采用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LSC-CR)[2]進行評估,內容包括患兒VIQ、PIQ、FIQ,分數越高則患兒認知功能越好。
GFAP與S-100β蛋白水平過高都提示神經系統(tǒng)受損。采集患兒外周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兒GFAP水平,采用S-100β蛋白放射免疫法檢測患兒S-100β蛋白水平,操作須嚴格依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5 療效評定標準 (1)顯效:用藥6個月后患兒未出現癲癇發(fā)作;(2)有效:用藥6個月后癲癇發(fā)作率降低>50%;(3)無效:患兒6個月后癲癇發(fā)作率未降低或降低幅度<50%??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1 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00%,高于對照組的6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00,P=0.034)。見表1。
表1 2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兒VIQ、PIQ、FI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2組VIQ、PIQ、FIQ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表2 2組患兒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
2.3 GFAP與S-100β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患兒GFAP與S-100β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2組GFAP與S-100β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3。
表3 2組患兒治療前后GFAP與S-100β水平比較
癲癇是一類神經系統(tǒng)疾病,是由于腦神經元的突然異常放電而導致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發(fā)病率高且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響[3-5]。我國癲癇總發(fā)病率高達6.0%,兒童患病率較成人高10倍以上[6]。研究表明,全世界60%癲癇患者為兒童群體[7]。目前臨床治療成人癲癇仍以藥物治療為主,且需長期用藥維持。目前已知抗癲癇藥可能會對成人患者認知功能構成負面影響,但停藥后會逐漸恢復。針對小兒癲癇的治療同樣應用抗癲癇藥,其對兒童認知功能亦會產生一定影響,如降低患兒智力活動、反應速度與學習能力[8]。盡管這類負面作用在停藥后會消失,但因患兒多處于學齡期,對其學業(yè)與生活方面仍存在不利影響;并可能對學齡兒童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不可預測的其他損害[9-10]。故臨床迫切需要找尋一種適合于治療兒童癲癇的藥物。此外,現階段對于抗癲癇藥損害兒童認知功能的臨床神經生物學機制尚未完全了解。近年來對癲癇和損傷機制的研究發(fā)現,在信息處理和神經元重塑中,神經元的同步和節(jié)律的改變起著關鍵作用。此外,癲癇發(fā)作前的大腦異常,癲癇發(fā)作的年齡、類型,嚴重程度和頻率,癲癇發(fā)作期間的生理效應,癲癇發(fā)作引起的腦結構損害,遺傳學,社會效應和治療方法等各種因素都會對癲癇患兒的認知功能產生不同程度影響[11-12]。
奧卡西平為臨床治療兒童癲癇的常用藥物,具有顯著的抗驚厥活性。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腦細胞中電壓依賴性鈉通道并有效抑制局部放電的擴散,繼而達到治療目的,臨床療效良好。但有研究表明,奧卡西平難以抑制癲癇患兒的癲癇樣放電,且會對兒童的認知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導致兒童認知能力下降[13]。左乙拉西坦是一種新型抗癲癇藥,屬吡咯烷酮衍生物,其引發(fā)兒童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最小,甚至可改善患兒認知功能障礙。左乙拉西坦可結合到突觸蛋白上,通過調節(jié)神經遞質的釋放和抑制神經元異常放電的傳導來達到抗癲癇作用,其生物利用度和藥代動力學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抗癲癇藥。同時,腦電圖研究證實,該藥物可抑制局灶性癲癇樣放電,減少患者癲癇發(fā)作的頻率[14-15]。奧卡西平與之聯(lián)用可顯著改善患兒認知功能障礙。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2.00%,高于對照組的68.00%;治療后,2組VIQ、PIQ、FIQ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GFAP與S-100β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升高和降低的程度大于對照組。提示奧卡西平聯(lián)合左乙拉西坦治療相較奧卡西平單獨應用治療兒童癲癇更具優(yōu)勢。
綜上所述,奧卡西平聯(lián)合左乙拉西坦治療小兒癲癇的臨床效果佳,可改善患兒認知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