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瓊
廣東開元實業(yè)有限公司 廣東 梅州 514400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工程建設項目數(shù)量越來越多,對于資源利用種類逐漸轉移到水力方面。眾所周知,無論是建筑整體質量還是安全,都與建筑物地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對建筑物地基保持高度重視,尤其是水工建筑物的地基處理。具體來講,水工建筑物普遍是在軟土地基上建設的,值得注意的是,此類軟土地基在承載能力方面有著很大的限制,因此,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促使水工建筑物與具體要求相符的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為水工建筑物質量及其安全性提供保障。
在水工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碰到能夠軟土地基,為了保證水工建筑物施工的質量,還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有效的處理,對此還需要采取有效的辦法,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具體來講,大部分水工建筑物普遍處于海岸線位置,這種區(qū)域土壤主要是以軟黏土或者淤泥組合而成。如果在淤泥較深的土質上建設建筑物,則需要合理利用換土法,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針對換土法來講,需要提前取出土層中的淤泥,填入砂壤或者其他類型土質。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換土法時需要確保周邊含有質量較高的土源,也要有可以開展填砂處理的條件。如果在施工周期較短,且要求投入較少成本的情況下,則可以利用換土法對其進行處理。通過鑿毛、齒槽等方式,將填充土和當?shù)赝寥烙行У娜诤显谝黄?,彰顯出最佳的效果。此外,在實際施工階段,要求作業(yè)人員充分掌握施工地區(qū)土壤的實際情況,擬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具體可從以下兩點入手:第一、在施工階段,施工人員要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源降低軟土地基的含水量,利用推土機對淤泥進行清理,直至持力層方可停止清理,在此情況下,地基會出現(xiàn)各種形狀的橫斷面;第二、利用推土機最少夯實8次地面,結合實際情況,在土質中填入相應的材料,以此來提升土壤的堅固性。
眾所周知,水工建筑物普遍處于淤泥地質上,如果淤泥土層厚度超過3米的情況下,則需要通過樁基法,對軟土地基進行有效的處理。所謂樁基法,指的是通過打樁去起到加固建筑物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樁基法的實施需要以充分掌握施工區(qū)域土壤情況為前提,以具體特點為基礎,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并在土壤中填入合適的施工材料。首先,如果淤泥土層厚度在3~5m之間,則可以通過水泥石灰樁加固的方式去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當水泥與石灰在發(fā)揮吸水、膨脹、加熱等功能時,不僅能確保地基更加穩(wěn)固,而且也能使得土壤更加密實,當然,也能使得地基承載力、地基防滲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水泥石灰樁法在實際應用階段,要將樁徑與樁距嚴格控制在300~500mm以及1~1.5m的范圍之內。通常情況下,樁徑大、樁距小是最合乎于常理的。除此之外,一定要確保樁到達持力層,同時,要將樁布置為梅花形,追溯其根源,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地基的穩(wěn)定性。其次,如果淤泥在5~7m厚度的情況下,還需要在施工軟基處理階段,通過預制樁的方式,對其進行打硬處理,作為承載臺。再次,如果淤泥土層厚度在7~10米之間的情況下,也要將灌注樁打入硬土層,和上訴內容相同,同樣作為承載臺。最后,如果水工建筑物淤泥土層厚度超過了10米的情況下,則可通過懸浮樁的方式去實現(xiàn)淤泥土層密實性的進一步提升,促進樁身和淤泥土層產生更多的摩擦力,為施工軟基承載力的提升奠定基礎[1]。
針對結構優(yōu)化法來講,其主要是將松軟地基上下進行有機結合,并實施統(tǒng)一處理的一種方式,通過結構優(yōu)化法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實現(xiàn)人工地基的正常施工,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優(yōu)化建筑物結構的目的。經(jīng)實踐表明,結構優(yōu)化法是軟土地基的最佳處理對策。針對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水工建筑物來講,可通過底板基礎擴大的方式。簡而言之,在實際施工階段,利用較薄的鋼筋混凝土底板去優(yōu)化結構。而針對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水工建筑物來講,則可通過空箱底板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此種方式在實際應用階段,一定要用最少的成本,通過減少自重,增加底板高度后對軟基進行處理。在建造底板階段,可通過板梁式結構,使得底板高度更加均勻,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擴展底寬梁承載力。除此之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減少樁基礎重量,降低地基下沉速度,而且也能從根源避免土體出現(xiàn)壓縮的現(xiàn)象,從而促進地基承載力、抗?jié)B力,以及抗滑能力的大幅度提升[2]。
若想要促進地基承載力較低的水工建筑物順利開展施工,則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對軟土地基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尤其受壩體結構施工,更是對其進行妥善處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什么方式的對壩體進行處理,都要遵循不增加壩體自重的原則,當然,也要滿足防滑性與抗?jié)B性的相關標準,并積極應用先進的防水材料。比如:如果在應用截滲透處理方式的過程中,可通過臨水面土工膜的方式去滿足施工要求,站在整體情況的角度上來講,要將臨水面坡度控制在常規(guī)型坡面的三分之一,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水重得以合理利用,從而使得壩體的防滑性得以提升,不斷增加壩身的斷面面積與基礎寬度,這也就自然而然地會強化壩體的抗?jié)B性能[3]。
針對地基防滲處理來講,主要是解決防滲墻體與側面的防滲漏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若想妥善解決此類問題,還需要在建筑物上下端位置,擴展?jié)B徑長度。而針對側面防滲漏的處理來講,則需要在側面建立3~4道的截水環(huán),一側寬度要小于底部防滲墻的總深度,也可以將柏油防水性毛氈包裹在伸縮縫上,其不僅能從根源避免因為伸縮縫而帶來的各種問題,而且也不會影響到水工建筑物地基的穩(wěn)定性[4]。
以我國某地區(qū)水工建筑物為例,該工程在建設階段,水工建筑物內部土壤的軟土居多,若想要進一步提升地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地基強度,要求施工人員在正式施工之前,對施工現(xiàn)場的地基情況進行細致、全面的調查,在充分掌握地基基本情況之后,才能明確地基結構特點。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該工程地表層2米左右的區(qū)域為黏土,而在5米以下則是以淤泥質粉細砂為主。綜上,該水工建筑物不僅存在較多的水分與壓縮性,而且也不具備良好的透水性,在這種軟土地基情況下,無法最大限度滿足水工建筑施工要求[5]。
若想要有效降低或者避免水工建筑物后期出現(xiàn)沉降的概率,還需要深入分析實際調查結果,可利用文章上訴內容所提到的換土法。在該工程500m左右的區(qū)域合理利用換土法,該區(qū)域的淤泥含量厚度不足兩米,在這種情況下,可提前將排水溝設置在最適宜的位置,其主要是為了排出內部污水,從根源減少含水量,當然,針對關鍵區(qū)域來講,為了避免水滲透的更深,還需要做好開挖工作??衫猛仆翙C清理淤泥,為持力層的正常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也要求相關作業(yè)人員具豐富的施工經(jīng)驗與專業(yè)技術水平,以地基實際情況為基礎,科學合理的設置溝槽,有利于后期換土作業(yè)的高效進行,當然,也要將其與原有土壤充分融合在一起,只有將換土法的準備工作落實到實處,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碾壓,才能最大限度滿足檢測要求。
綜上所述,水工建筑物施工軟基處理較為復雜,對于作業(yè)人員的技術含量也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對其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一定要以水工建筑所處區(qū)域的土壤情況以及其自身特點為基礎,擇選出最適宜的處理方式。如果為淤泥地基的情況下,可通過淤土層的厚度,去選擇最佳的處理方式。如果淤土層厚度超過了3m,則可采取樁基法,如果未超過3m,則可利用換土法對其進行處理。此外,針對松軟地基來講,還需要通過結構優(yōu)化的方式,并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對軟基中壩體與基礎防滲問題進行妥善解決,以此保證水工建筑物施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