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亮亮
上海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5
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促進了施工技術的提高,清水混凝土受施工技術限制,對于模板、支撐體系等要求較高,一但處理不當,對于項目的裝飾性與安全性都會造成影響。出于建筑功能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清水混凝土在保持穩(wěn)定的同時也要求美觀,相比之下新的施工技術就需要更高的要求。實際施工當中外觀、尺寸等參數(shù)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也增加了施工的難度,需要通過合理的施工方法使清水混凝土模板強度達到要求,將實用性和觀賞性相結合。其具體施工技術涉及到不同的鋼筋結構,只有控制好混凝土的密度與均勻程度才能確保飾面效果。
清水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在施工原理上是極為相近的,其具體步驟為:前期的設計與計算,通過施工材料與設備對清水混凝土模板進行處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清水混凝土模板的施工標準要與規(guī)定標準一致,必須嚴格控制模板的制作流程,再利用其他方式提升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強度及穩(wěn)定性,使其滿足項目的要求標準。其中共存在三個難點需要注意:第一點,保證支撐體系質量的關鍵在于控制幾何尺寸與軸線,保證支撐體系與模板的強度與剛度是施工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第二點,清水混凝土施工的特征,即一次澆筑成型,這一過程存在不可逆性,需要提前定位施工中各結構的預埋件的具體位置,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使混凝土澆筑一次成型;第三點,其實際尺寸會因為裝飾層及裝飾層框架的取消而變小,需要進一步調整墻體的二次結構軸線。
具體施工流程如下:(一)材料準備階段。通常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的主要材料為雙面酚醛樹覆膜膠合板,這種材料自身強度比較可靠,能夠保障模板的質量。同時還需要鋼管、螺栓、龍骨等材料用于清水混凝土模板緊固的部分。(二)支撐體系的設計。通常在進行支撐體系的設計階段時,要結合碗扣式鋼管排架與HR型門架等,以滿足施工要求。(三)施工階段要求。在施工階段,框架柱模板的密實程度和方正度的施工要求比較嚴格,為保證清水混凝土模板的美觀性與實用性,一定要對其嚴加管控。(四)處理好接縫問題。如果在接縫處留一條調節(jié)帶,可以使模板在施工時不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方便后續(xù)施工,同時也能便于清水混凝土的批刮,達到清水混凝土平整度的具體要求。盡量縮小接縫面積給模板面積保留足夠的空間[1]。(五)平臺模板的施工。此環(huán)節(jié)務必要遵守相關施工設計要求,控制好平臺模板的強度和尺寸等。
模板的設計非常關鍵,既要滿足項目具體施工情況,又要利用單元劃分法將整體劃分成多個模塊進行拼接,這種措施需要保證模板的安裝與施工標準一致。
設計還須滿足拼接縫在一條直線或曲線上,這樣在具體施工中才能確保項目的清水飾面效果,使模板剛度提升,保證其承重能力,使構件表面曲率能夠順暢過渡。
實際施工人員要根據(jù)項目特點將其與施工難點結合,再進行施工工作,這樣有助于選取更為合理的施工方法,使模板形狀等參數(shù)滿足施工要求。同時采用的施工材料的質量一定要合格,施工技術也要高端,保證模板質量和剛度符合施工需求[2]。這些問題要在模板選擇階段考慮好,有利于后續(xù)施工階段模板的穩(wěn)定以及施工質量安全。
清水混凝土模板用實驗的方式明確設計尺寸與曲面的預調值,利用數(shù)控機床切割熱軋鋼板并下料,最終經(jīng)滾壓、機械折彎等技術使面板成型。模板的相關單元(背楞、支撐、緊固等)采用點焊的方式進行安裝,并使用螺栓將各個單元組成一個整體,焊接技術對稱分布、以及各組件的焊接利用二氧化碳保護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整套模板一次安裝完成,有效控制整體模板精度。因為模板安裝位置與要求不同,針對不同位置要采取不同手段,如在基土上安裝模板,那么保證接縫處不發(fā)生漏漿需要保證基土的堅實;如有設備存在預埋件,為了確保其不發(fā)生松動,需要在預埋件安裝階段保證其牢固性與位置的準確性;如果是特殊的雨雪天氣,使模板保持清潔、無異物,一定要在混凝土澆筑前設置排水設施從而避免發(fā)生積水現(xiàn)象[3]。
為保證混凝土性能不受施工過程中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需要將清水混凝土的溫度進行合理的控制,其溫度不能低于或高于標準范圍。澆筑過程中梁柱節(jié)點位置要配合好振搗作業(yè),因為梁柱節(jié)點位置鋼筋分布非常密集,出于不影響梁柱節(jié)點位置鋼筋分布和提高混凝土澆筑與振搗質量的目的,要保證此部位混凝土的振搗均勻且密實。模板施工階段要提前核實并校正基礎標高與中心線的數(shù)據(jù),使用支撐桿固定側面的模板,待安裝完成后,仍需要再次檢查標高、尺寸等各項數(shù)據(jù),使安裝過程與設計標準相符[4]。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澆筑的方式是為了達成飾面效果,因此,清水混凝土的澆筑階段一定要保持其連續(xù)性與均勻性,從而使混凝土分層澆筑工作順利完成。
柱作為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jīng)過實踐以后,相關施工工藝得以完善,其具體技術也趨于成熟。根據(jù)《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上的相關要求,清水混凝土的柱模拆除以后,要確保其成型后的尺寸和顏色等達到規(guī)定標準,模板自身密閉性要嚴格控制,保障下料拼裝過程尺寸精確無誤。材料選擇方面,一般多用10槽鋼充當支撐體系中柱的肋,因為10槽鋼不會發(fā)生由梁的橫截面尺寸問題引起的模板形變現(xiàn)象,對集合形狀有良好的保障,而松木具有形變小、韌性好、高強度的優(yōu)勢,在施工項目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現(xiàn)澆板多選擇無疤結的松木方充當楞木,合適的松木大方也可以作為柱的材料。具體施工階段會將定套箍卡在主筋16~18的斜撐上,以確保安裝位置準確,達到加固的目的。
支撐體系當中梁的重要性不亞于柱,其材料選擇大致與柱相同,都是用無疤結的松木方作為現(xiàn)澆板的楞木,松木大方作為梁底,肋的選擇同樣是10槽鋼,但其模板之間要注意使用平頭螺栓,這樣便于連接材料之間的縫隙。筒體施工技術相對較為簡單,即:在確保墻體模板垂直度與軸線偏移等相關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將內(nèi)外模板連接好,并對其進行整體與支撐加固[5]。要提前考慮預埋件與固定孔的實際位置,將預埋件固定在鋼筋上再進行封模[6]。
結合實際情況與施工圖紙,具體施工方法如下:一,根據(jù)施工放線情況對模板進行編號處理;二,調整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第一塊模板安裝完,要將鋼管與勾頭固定才能進行第二塊模板的安裝,檢查好模板間的縫隙寬度,并結合整體垂直度與水平度進一步調整,方可繼續(xù)安裝工作;三,用角鋼充當圍檁,將內(nèi)外模板與柱的側面模板進行連接,并保持500mm的間距;四,拼裝并驗收內(nèi)外模板的水平度與垂直度;五,進行模板拆除工作,大模板與其他模板使用不同的拆除方式,拆除工作期間為保證成品完整,不準工作人員撬動、或晃動模板,模板的起吊與膠合板的施工對模板安裝意義重大,應加強施工管理并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安裝與拆除等工作,切記不可強行拆卸,以免造成模板的損傷,要涂刷一層隔離劑充當備用,這樣能起到保護板面的作用。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每道工序都很重要,加強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管控對提升工程質量、減少成本來說意義重大。建筑施工應用清水混凝土極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的美觀性與實用性,對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是起積極作用的。在清水混凝土模板及支撐體系具體施工當中,應盡可能地避免外界因素對模板及支撐體系施工的影響,才可以保證施工質量,滿足建筑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