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銘
(上海大學體育學院 上海 200444)
現(xiàn)如今,中學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大,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產生,焦慮、抑郁是中學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中學學生產生不同的學業(yè)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影響個體的學業(yè)成績,從而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中學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身心發(fā)育與心理建設的重要階段,改善中學學生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熱點關注問題,中學學生焦慮包括學習焦慮、考試焦慮等,學習焦慮是長期處于焦慮的核心問題,改善學習焦慮可以有效改善中學學生焦慮。在學校教學課程中,體育課的作用與職能包括身體鍛煉與培養(yǎng)心理健康,而大量文獻研究表明,有效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焦慮,所以選取有效的體育鍛煉作為中學學習焦慮與學習成績的介質,研究三者相關性。
表1 鳳鳴中學高二學生期中考試文化課每科平均分數(shù)及焦慮情況
表2 鳳鳴中學高二焦慮學生心理輔導前后焦慮測評與成績分
文獻法。通過知網搜索關鍵詞“中學焦慮”“體育鍛煉”“焦慮”“學習成績”,搜索出相關文獻215篇,進行有效篩選,選出與該研究相關的文獻23篇。
焦慮指由不能克服障礙或不能達到目標,而體驗到身體和心理的平衡狀態(tài)受到威脅,進而形成的一種緊張、擔憂并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焦慮狀態(tài)含3種主要成分,分別為生理喚醒、情緒體驗和威脅、不確定和擔憂的認知表征。
根據(jù)不同的誘發(fā)因素,也可分為多種狀態(tài)下的焦慮體驗,包括學習焦慮、賽前焦慮、考試焦慮、工作焦慮等。學習焦慮通常的表現(xiàn)行為有無法集中注意力、心神不寧、失眠、頭暈頭痛、惶恐急躁等,過度的學習焦慮使得個體無法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影響思維活動,進而影響學習成績。一項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實驗者對重慶市某中學學生進行干預實驗,研究內容為學習焦慮與學習成績之間的影響關系,將中學學生分為4組,分別為優(yōu)秀組、良好組、及格組、不及格組,并對其進行焦慮測評,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得出,中學學生的學習焦慮發(fā)生率為42.97%,學習成績優(yōu)秀組學習焦慮發(fā)生率比不及格組低,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由此可見,學習成績高低并不能影響學習焦慮的產生。學習焦慮是所有中學學生所共同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實驗者在進行心理開導干預后,對其進行第二次評測,如表2所示。
第一次期中測評中有141名學生具有焦慮癥狀,在經過心理輔導后,第二次期末測評中有92名學生具有焦慮癥狀,49人在經過心理干預后不具有焦慮癥狀,且學習成績有顯著提升(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學習焦慮得到改善,學習成績也會顯著提高,兩者具有相關性,但兩者并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包含諸多,不可一概而全。改善學習焦慮只是提升學習成績的一方面,且適當?shù)膶W習壓力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學習成績。綜上所述,學習焦慮影響著學習成績,改善中學學習焦慮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成績。
體育鍛煉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jù)身體需要生理需求等,自主選擇某項身體運動項目,如健身、練太極、慢跑等,以強身健體、磨練意志、增強體質、發(fā)展身心健康、豐富文化生活、支配閑暇時間為目的的體育活動。
不同的鍛煉項目、不同的鍛煉時間及鍛煉強度達到的效果不同,如短跑、舉重等鍛煉身體的無氧能力,太極、慢跑、瑜伽等鍛煉身體的有氧呼吸能力,或鍛煉身心、凈化心靈。日常生活中肥胖患者通過慢跑以達到減肥效果。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化身體機能,提升身體素質,在心理層面上,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以促進人體多巴胺的生成,人體在多巴胺的作用下,能夠產生愉悅感、幸福感,這也是部分常年參加體育鍛煉并且有“上癮感”的健身者不懈堅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于中學學生而言,體育鍛煉的有效途徑包括體育課堂、課外活動、課余訓練及課外體育競賽。體育鍛煉對于青少年尤為重要,青少年身體正處在青春期,是過渡到成人的一個迅速發(fā)育的階段[1],身體各項機能都有很大變化,有效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身體機能變化,如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身高增長明顯,體育鍛煉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對骨的血液供應,促使處造骨旺盛時期的骨組織從血液中獲得更多原料,從而加速造骨的過程。
而諸多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改善焦慮,對于青少年更是如此,學習焦慮是青少年最大的心理問題[2]。針對青少年焦慮、心理亞健康問題,不同學者對其進行了不同的研究,通過課外參加籃球培訓班,可有效改善肥胖青少年焦慮問題[3],也有結合學校體育課程的授課程序和方式進一步干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通過課堂體育鍛煉達到減少焦慮的效果[4],雖研究方法略有不同,但兩者的結果顯示,不論通過怎樣的方式方法參加體育鍛煉,皆可有效改善青少年焦慮狀況問題。改善焦慮的體育鍛煉通常是指有氧運動,無氧運動無法改善焦慮,30min以上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更能達到減少焦慮的效果[5]。每周保持3次以上有效的體育鍛煉有利于長期緩解焦慮[4]。雖然有效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學習焦慮,但對于中學學生而言,愿意主動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并不多,主觀能動性較低[1],考慮到中學課程安排因素,可以在體育課堂中進行體育鍛煉,增加中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
綜上所述,每周進行3次以上有效體育鍛煉,每次保持在30min以上中或高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有效改善中學學習焦慮,從而使學習焦慮達到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內。根據(jù)中學學生的特點,可以在體育課程中進行體育鍛煉,一方面使大多學生都能夠參與,另一方面,體育鍛煉對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也尤為重要。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成績是評價一名學生基本素質關鍵的一環(huán),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個體未來的發(fā)展,所以學習成績是當今中學學校一直看重方面,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學校、家長會從多個方面著手,包括參加課外輔導班、增加學生學習時間、大量作業(yè)任務鞏固習得知識等,但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中學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因此暴露出來,抑郁、焦慮、自卑等心理問題產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包含很多,對于中學生而言,大多是由學習壓力、青春期心理生理變化帶來的不適應導致。而心理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到中學學生學習成績。在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40%的學生有學習焦慮問題,對其進行干預實驗后,學習成績有較大的提升,因此,改善學習焦慮問題是提升中學學生學習成績的途徑之一。改善學習焦慮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心理輔導、體育鍛煉、社會支持、家庭支持等。結合中學學生處于青春期發(fā)展階段及體育鍛煉的心理建設功能作用,有效的體育鍛煉更能使學生的學習焦慮得到改善。中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通過課外活動、體育課程、課外競賽等,根據(jù)中學課程安排,中學學生可以每周都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達到長期改善學習焦慮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但改善焦慮的同時應注重中學學生時間上的安排與計劃,避免過度鍛煉導致壓縮學習時間。
綜上所述,有效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學生學習焦慮,從而學生學習成績也能夠得到提高。但三者之間并不是唯一因果關系,影響學生學習焦慮的因素有很多,同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也不能完全依賴于改善學生學習焦慮單一方面。
(1)中學學生學習成績受個體焦慮影響,有效改善學習焦慮可以提升學習成績。
(2)通過有效的體育鍛煉方式可以改善學習焦慮。有效的體育鍛煉是指每周至少3次中或高強度有氧運動,鍛煉時間控制在30min~1h之間。在中學可以通過體育課堂上進行鍛煉,也可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鍛煉項目以場地、器材為條件,多以慢跑、球類項目、跳繩為主。
(3)有效的體育鍛煉、學生學習焦慮、學習成績三者具有一定相關性,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改善學習焦慮作為介質因素,具有一定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