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覺明,王光輝
2017 年 1 月,規(guī)范建設單位質量檢測的部分文件要求:“施工單位委托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不得作為工程質量驗收資料”;還有“未經建設單位委托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不得作為工程質量驗收的資料”和“非建設單位委托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不得作為工程質量驗收依據”等提法。一石激起千層浪,施工單位是否還需要做工程質量檢測的質疑聲至今還在筆者耳畔縈繞。由此引出了本文建設單位工程質量檢測的論述。
本節(jié)主要從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及建設標準等方面進行論述。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guī)定有建設單位的質量責任、義務,涉及有甲供材料(第十四條)和組織工程竣工驗收(第十六條)。建設單位有組織工程竣工驗收的責任、義務,即有工程質量最終檢驗把關的責任、義務;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三條 建筑活動應當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符合國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標準”,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建設單位必須進行必要的檢測?!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七十四條和第七百七十九條明確“定作人監(jiān)督檢驗承攬工作”。2017 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二條第三款“強制性標準必須執(zhí)行。國家鼓勵采用推薦性標準?!币虼?,只要明確建設單位檢測的強制性條文,建設單位必須執(zhí)行。
同時,必須看到,建設單位與工程的內在聯系。建設單位可能是開發(fā)商,工程是其一個營銷或自營產品;可能是工廠或工程擁有者,要使用工程;也可能就是一個項目公司,代建者,建成后移交給實際持有者。因此,從做好質量管理、推進高質量發(fā)展角度,建設單位也應進行工程質量檢測。
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fā)〔2017〕19 號和國辦函〔2019〕92 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強化、突出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文件全文涉及建設單位工程質量的首要責任其實都沒有超出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的通知》(建質規(guī)〔2020〕9 號)則詳細闡明了“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內涵,其中第二條第(四)點值得大家注意:“嚴格質量檢測管理,按時足額支付檢測費用,不得違規(guī)減少依法應由建設單位委托的檢測項目和數量,非建設單位委托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不得作為工程質量驗收依據?!蹦敲?,施工單位的檢測檢驗資料還能否作為工程質量驗收依據?這段話是針對建設單位提的,鑒于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筆者理解為:建設單位全面履行質量管理職責之一,就是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標準進行檢測檢驗,并據此而不是依據其他單位的檢測資料獨立地進行重要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判斷。
不可否認,建設單位主導著建設工程質量,因為建設單位是建設工程的決策者,包括對工程質量和建設資金的決策。建設工程的質量,首先是建立在建設單位決定修建一個滿足什么需求、達到什么品質的基礎上的。一個高品質的工程,首先要有一個高質量的規(guī)劃與設計,規(guī)劃和設計決定了建設工程的功能和質量檔次;其次是要選擇一個好的建筑商,否則再好的規(guī)劃與設計,工程質量檔次也得不到保證。因此,突出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是睿智的。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原建設部2005 年第 141 號令)第十二條提出:“本辦法規(guī)定的質量檢測業(yè)務,由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同時必須注意到第二條第二款“本辦法所稱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以下簡稱“質量檢測”),是指工程質量檢測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機構”)接受委托,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對涉及結構安全項目的抽樣檢測和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構配件的見證取樣檢測?!闭怯羞@條定義,才使建設單位工程質量檢測工作變得更適度,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guī)要求(試圖把“強制性”去掉的做法是不妥的),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不低于這個定義的規(guī)定去進行檢測。
《關于實施〈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質〔2006〕25 號)第1條明確《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的調整范圍,即附件 1 的四個專項檢測和見證取樣;第 11 條又明確“實施見證取樣檢測的項目仍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guī)定》(建建〔2000〕211 號)執(zhí)行”。建建〔2000〕211 號文明確了見證取樣抽檢頻率 30 % 及以上;第 6 條“(八)國家規(guī)定必須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其它試塊、試件和材料。”依據第六條,政府發(fā)文明確要求見證取樣檢測及標準明確見證取樣的,都應該視為國家規(guī)定必須實行見證取樣項目,建設單位應委托檢測。
GB 50205-2020《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就已經非常明確地規(guī)定了哪些需要見證取樣,明確了建設單位一級焊縫抽檢 20 %,二級焊縫抽檢 5 %,新標準對建設單位工程質量檢測要求變得更加明確與具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 58 條和《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 27條明確:施工單位對工程施工質量負責?!督ㄖā返?9 條:“建筑施工企業(yè)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準和合同的約定,對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進行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薄豆こ藤|量管理條例》第 29~31 條則規(guī)定了施工單位的檢驗責任、義務。《中華人民共國民法典》第 780 條明確“承攬人完成工作的,應當向定作人交付工作成果,并提交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有關質量證明。定作人應當驗收該工作成果。”顯然該條文非常明確地否定了“施工單位委托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不得作為工程質量驗收資料”,同時試圖要求不把施工單位的檢測檔案納入城建檔案館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此,施工單位自檢是法定的工程質量責任與義務。
一是施工單位的自身法定責任不允許其減少檢測。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jiān)理單位都是法定的五方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各負其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提出“特別要強化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的主體責任”。施工自檢是工程施工的質量保證,怎能弱化。
二是建設單位的監(jiān)督抽檢并不多,其作用還在于驗證與監(jiān)督。監(jiān)理單位是受建設單位委托,代表建設單位實施監(jiān)督,并收取監(jiān)理費,實質就是建設單位聘請的一個咨詢單位。這樣的法律定位,監(jiān)理單位當然不能成為獨立的第三方監(jiān)督,須要接受建設單位的監(jiān)督。建設單位的檢測,則是因為負有組織竣工驗收責任,工程質量好壞與其高質量發(fā)展息息相關,所以對施工單位工程施工質量以及監(jiān)理單位工程質量監(jiān)管進行抽查驗證。監(jiān)理單位代表建設單位,平行檢驗,把控工序驗收,履行法定監(jiān)督責任,所以建設單位的監(jiān)督抽檢不應太多。
三是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同樣都要進行見證取樣檢測?!豆こ藤|量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施工人員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當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督下現場取樣,并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边@就是施工單位見證取樣檢測的法律依據(第六十五條對違反該條的處罰即是對該條的呼應)。《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也明確了建設單位的見證取樣檢測責任,該文件通篇并沒有否定施工單位可以因此不再做見證取樣檢測(2000 年見證取樣制度出臺后,2005 年檢測管理辦法出臺,施工單位也一直在做見證取樣檢測),何況根本就不能否定法律規(guī)定。
施工自檢、監(jiān)理平行檢驗、建設單位抽檢是工程質量管理的各自獨立行為,相互之間實質是一種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的關系。所以施工單位自檢不可以因為建設單位檢測而減少。
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主要體現在工程的全局與全面上,以及從立項、可研、規(guī)劃、設計、施工到投入使用全過程上。針對工程施工質量,建設單位有組織工程竣工驗收把控的責任和自身對工程實體品質呈現的需求;而施工單位就是來實現產品質量特性的,承擔著工程施工質量的重大社會責任。所以,不管怎么樣去突出,去強調,始終還是要各負其責,不能重一方而輕另一方。
鑒于目前突出了建設單位檢測工作而施工單位檢測卻越來越弱化的現實,筆者呼吁,住建行業(yè)主管部門有必要強化施工單位檢測的監(jiān)管。
建設單位工程質量檢測必須依據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進行檢測;應該依據有關規(guī)范性文件、標準進行檢測;宜根據建設單位的管理經驗與管理深入程度進行必要的抽檢。這是“必須”“應該”和“宜”三個層次的檢測管理,核心是檢測內容及檢測數量。
建設單位必須的工程質量檢測主要是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層面提出的強制性規(guī)定。
1)檢測主要依據?!吨腥A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jiān)督規(guī)定》(2000 年 81 號令,2015 年 23 號令修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2005 年 141 號令)及其涉及到的建質〔2006〕25 號文、建建〔2000〕211 號文等。
2)檢測主要內容。四個專項檢測和見證取樣檢測,注意應是強條規(guī)定。①地基基礎工程檢測。錨桿鎖定力檢測;地基及復合地基承載力靜載檢測;樁身完整性檢測和樁的承載力檢測。②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混凝土、砂漿及砌體強度現場檢測;混凝土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測及后置埋件的力學性能檢測。③建筑幕墻工程檢測。硅酮結構膠相容性檢測;建筑幕墻氣密性、水密性、風壓變形性能及層間變位性能檢測。④鋼結構工程檢測。機械連接用緊固標準件、鋼結構節(jié)點及高強度螺栓力學性能檢測;鋼結構焊接質量無損檢測;鋼網架結構的變形檢測及鋼結構防腐及防火涂裝檢測。⑤見證取樣檢測。鋼筋(含焊接與機械連接)力學性能檢驗;水泥物理力學性能檢驗;砂、石常規(guī)檢驗;混凝土摻加劑檢驗;混凝土、砂漿強度檢驗;簡易土工試驗;瀝青、瀝青混合料檢驗;預應力鋼絞線和錨、夾具檢驗;國家規(guī)定必須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其他試塊、試件和材料。
下面例舉部分常見標準相應的要求:
GB 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只有 5.1.3 一個強條:灌注樁混凝土強度試塊檢測。相比舊標準的 7 個強條,減少了 6 個,地基及復合地基的樁身完整性和承載力靜載檢測已經不再是強條。但是應該注意到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有關復合地基和工程樁的樁身完整性和地基承載力檢驗,JGJ 79-201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有關強夯地基和復合地基的樁身完整性和地基承載力檢驗任然是強條。鑒于此,筆者還是建議列入必檢。市政工程設計有使用 JGJ 79-201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標準,也有使用公路工程標準(非強條)進行地基處理設計的,應注意區(qū)別。
GB 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第 5.2.1 條和 5.2.3 條鋼筋、第 6.2.1 條預應力筋、第 7.2.1 條水泥等的進場見證取樣檢測為必檢。預應力鋼絞線、錨夾具進場檢驗以及混凝土試塊的檢驗并非強條,應列入應檢內容。
GB 50205-2020《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的強條雖然較多,但是主要是針對各種材料性能要求以及檢測參數、檢測方法等方面要求,而涉及到的見證取樣檢測和建設單位焊縫實體檢測等,都是非強制性的,所以該標準其實沒有建設單位必檢內容。涉及的強條主要有:第 4.2.1 條鋼板、第 4.3.1 條型材和管材、第 4.4.1 條鑄鋼件、第 4.5.1 條拉索拉桿和錨具、第 4.6.1 條焊接材料、第 4.7.1 條連接用緊固標準件(高強螺栓連接副)等都是針對材料進場材質以及檢測參數、檢測方法的要求,以及第 5.2.4 條一、二級焊縫無損檢測、第 8.2.1 條部件拼接與對接焊縫檢測等都是針對實體質量及檢測性能、檢測方法的要求。針對鋼結構防腐、防火涂層厚度的質量要求為強條,且標準明確為施工單位檢測內容。
GB 50210-2018《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五個強條并沒有涉及復檢。
GB 50411-2019《建筑節(jié)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涉及較多的強條,第 4.2.2 條墻體、第 5.2.2 條幕墻、第 6.2.2 條門窗、第 7.2.2 條屋面、第 8.2.2 條地面、第 9.2.2 條供暖、第 10.2.2 條通風、空調、第 11.2.2 條管網、第 12.2.2 條配電、照明等材料進場的見證取樣檢測,均為強條,為必檢內容。第 3.2.3 條涉及安全、節(jié)能、環(huán)保、主要使用功能的材料、構件和設備應按各章節(jié)和附錄 A 見證取樣復檢,以及第 7 節(jié)的現場檢驗并非強制性條文,除涉及強條見證取樣檢測內容外的應列入建設單位應檢內容。
CJJ 1-2008《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涉及強條 9 個,并沒有涉及檢驗的條款。第 18.0.2 條第 1 款和第 18.0.3 條第 6 款“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有關材料和現場校驗項目”見證取樣檢測,但非強條,列入應檢內容。
CJJ 2-2008《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涉及 12 個強條,14.2.4 條高強螺栓的終擰檢查要求、第 17.4.1 條涉及主梁監(jiān)測要求、第 18.1.2 條涉及成橋結構線形及內力監(jiān)控要求等涉及施工監(jiān)控外,其余更沒有質量檢測的條款。第 23.0.2 條和第 23.0.3 條第 6 款 “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有關材料和現場校驗項目”見證取樣檢測,但非強條,列入應檢內容。
GB 36246-2018《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全文強條,第 7.1 條見證取樣為必檢。
GB 50354-2005《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第 2.0.5 條為強條,并明確裝修材料進場應見證取樣。各章節(jié)明確為見證取樣項目的條文為非強條,而各章節(jié)見證取樣檢測項目滯后的一條就是明確抽樣檢測參數與數量。如第 3.0.3 條(非強條)明確 B1、B2 級紡織織物及對其處理的阻燃劑應見證取樣,第 3.0.4 條(強條)則是要求每種要檢驗燃燒性能。鑒于第 2.0.5 條,筆者還是把它列入必檢。
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共有 5 個強條,并無涉及建設單位檢測。第 3.0.7 第 3 款:材料進場后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 A 和附錄 B 的規(guī)定抽樣檢驗,檢驗應執(zhí)行見證取樣送檢制度,該條款并非強條,應納入應檢內容。
GB 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涉及 5 個強條,其中 3.1.9 條要求進場材料按有關標準進行復檢,第 9.1.10 條給水管水壓試驗必須合格、并網前的沖洗消毒后水質檢驗達標才能并網投運,第 9.1.10 條污水管以及濕陷土、膨脹土、流砂地區(qū)的雨水管必須嚴密性合格后才能并網投運。第 3.2.1 條(非強條)第 6 款: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的試塊、試件和現場檢測項目,應按規(guī)定進行平行檢測或見證取樣檢測。管網建成后實際上涉及管網的質量驗收檢測和工程移交的交接檢驗(管網管理部門檢驗)。水壓、閉水等試驗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現場試驗,不需要實驗室做,建設、施工、監(jiān)理等單位共同進行就可以了。水質檢測需要有資質的實驗室檢測,施工單位還是建設單位委托,亦或是共同委托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要能通過交接檢驗。
建設單位應進行的工程質量檢測主要依據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層面的規(guī)定和建設標準非強制性條文的明確要求。
1) 檢測主要依據?!蛾P于印發(fā)〈關于加強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建辦質 〔2002〕17 號),《關于貫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檢測技術管理規(guī)范〉國家標準的通知》(川建質安發(fā)〔2013〕491 號),《全面推行建設工程材料檢測監(jiān)管系統(tǒng)的通知(第一批 5 類材料)》(成建委〔2016〕143 號),《成都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關于建設工程材料檢測監(jiān)管系統(tǒng)升級有關事項的通知附新增 22 類檢測》(成建委 2017(676)號)等政府有關文件,以及建設工程標準的非強制性條文。
2)檢測主要內容。規(guī)范性文件中除 3.1 節(jié)必檢外的內容;除 3.1 節(jié)必檢內容外,建設標準中的見證取樣檢測(非強制性條文)和明確為建設單位檢測的實體檢測(標為“嚴謹”“必須”“應該”“不應”和“不得”的非強制性條文)。因為涉及面廣,涉及標準多,所以僅列舉如下幾例。
按照成建委 2017(676)號要求,用于裝飾(含幕墻)工程的建筑安全玻璃為納入成都市檢測監(jiān)管系統(tǒng)的材料之一。GB 50210-2018《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沒有明確建設單位檢測的條文,涉及的門窗安全玻璃、玻璃幕墻安全玻璃、護欄欄板玻璃,除了中空玻璃密封性能應復檢外,其他并無復檢要求。因為檢測參數和檢測數量等規(guī)定的不明確,給建設單位留下了自由決策的空間。筆者建議:門窗安全玻璃按照裝飾驗收第 6.6.1 條檢測規(guī)格和尺寸,參照相應玻璃標準可以進一步確定為檢測尺寸及其偏差和厚度及其偏差;玻璃幕墻安全玻璃按照裝飾驗收第 11.1.3 條抽檢中空玻璃密封性能,按照第 11.1.6 條要求的 JGJ 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第 3.4.1 條外觀質量和性能應符合相應玻璃生產標準,檢測尺寸及其偏差、厚度及其偏差、邊部加工、外觀質量、彎曲度(即出廠檢驗標準);抽檢數量按照裝飾驗收第 3.2.5 條至少抽檢一組。
在這里要再強調:GB 50205-2020《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涉及建設單位檢測要求的條文都是非強制性的,應列入建設單位應檢內容,主要有:第 3.0.4 條第 2 款、第 14.0.2 條鋼材、焊材、高強螺栓連接副復檢以及摩擦面抗滑移系數、金屬屋面系統(tǒng)抗風能力試驗,焊縫無損探傷一級焊縫不少于 20 %,二級焊縫不少于 5 %;第 4.2.2 條鋼板、第 4.3.2 條型材、管材、第4.4.2 條鑄鋼件、第 4.5.2 條拉索、拉桿、錨具按附錄 A 見證取樣復檢;第 4.6.2 條焊材見證取樣檢測;第 4.7.2 條高強大六角螺栓連接副、剪扭型高強螺栓連接副按附錄 B 見證取樣檢測;第 4.10.2 條膜結構膜材展開面積 >1 000 m2見證取樣檢測斷裂、撕裂強度。
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第 3.0.7 條(非強條)第3款:防水、保溫材料進場檢驗項目及材料標準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 A 和附錄 B 的進行見證取樣。
除上述 3.1 和 3.2 節(jié)之外的,建設單位根據工程管理實際開展的工程質量檢測為建設單位宜檢內容。房地產開發(fā)商一般都有自己單獨的設計、工程,甚至質量安全部門,這樣的建設單位對施工質量的控制是比較到位的,因此是可以較大地減少工程質量抽檢的。但是,如果建設單位一個人就管理了較多的工程,一周就去工地一次兩次,那他對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就比較薄弱,委托第三方檢測單位,適當加大抽檢量進行監(jiān)管就比較重要了。
見證取樣檢測有明確的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定,可以抽檢 30 % 及以上。
對于專項檢測及其之外的實體檢測,最新的鋼結構質量驗收標準有明確的建設單位檢測內容與數量(一級焊縫抽檢 20 %、二級焊縫抽檢 5 %),以及最新的節(jié)能工程質量驗收標準有明確的建設單位檢測內容,除此之外的標準很難見到明確建設單位檢測的內容。筆者建議抽檢 5 %~30 %,一般不超過監(jiān)理平行檢驗頻率為宜。
上述 3.1~3.4 節(jié)的檢測內容并沒有涉及消防、人防、氣象等檢測。電梯的監(jiān)督檢驗等屬于特種設備,需要符合相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性文件,本文沒有涉及。
建設階段的消防、人防、氣象等監(jiān)督管理已移交至住建行業(yè),這些檢測的檢測資質也已經放寬,但是,從中央到地方,相關的一些制度目前都還在完善與過度之中;檢測資質雖然已經由質量技術監(jiān)督系統(tǒng)統(tǒng)一認證,但是如人防檢測資質認定還需要滿足一些特殊規(guī)定,并需要在人防部門備案。
以消防為例,《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guī)定》(2020 第 51 號令)、《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細則》(建科規(guī)〔2020〕5 號)、《四川省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川建行規(guī)〔2021〕2 號)等制度才剛落地。住建主管部門可以委托技術咨詢機構進行特殊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檢驗,同樣的道理(文件沒有明確建設單位委托檢測,推理確定)建設單位也可以委托技術咨詢機構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檢驗。至于怎么樣去委托,住建行業(yè)又沒有明確的約定或者規(guī)范,需要建設單位自行決策。住建主管部門委托了咨詢機構進行特殊工程消防驗收檢驗,是否還需要建設單位也委托一家檢測機構,文件并不明確。
筆者其實比較贊同交通運輸部關于建設單位工程質量檢測的要求,就是一個原則性的要求,要求建設單位組織驗收的時候要就工程質量是否合格進行檢驗,至于怎么樣檢驗,自行決策。如果建設單位工程質量控制投入的人員、資金、器具等較多,理所當然就可以減少檢測,相反就應該加大檢測量,確保工程驗收質量。當然住建行業(yè)規(guī)定一個建設單位必檢內容,通過標準再明確建設單位應該檢測內容,也是非??尚械?,如果能夠更加明確及簡單一些那就更好。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