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芳
(上海祥浦建設工程監(jiān)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 200090)
隨著如今建筑行業(yè)各項管理體系日漸規(guī)范化,目前在建設項目中,對工程的施工質量要求走高,對建設項目的施工周期限制縮短,在這種形勢下越來越重視建設項目的成本進行系統(tǒng)的控制。在建設項目過程中,對建設項目的成本進行合理科學控制的根本是在項目的各個建設階段嚴格審核工程造價。為了有效落實建設工程項目中的造價審核工作,本文就修繕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問題展開探討,基于此制定相應解決方案,旨在運用BIM模型技術,提升建筑業(yè)造價控制水平,使我國造價咨詢行業(yè)發(fā)展科學化。
同濟中學圖書館暨楊浦區(qū)圖書館(舊上海市圖書館)修繕擴建工程為文物保護建筑項目,本項目原為舊上海市立圖書館,由民國時期的董大酋等建筑師設計,本次項目主要對此進行修繕并進行擴建,是楊浦區(qū)重大公共文化建設項目,項目要求以原設計師董大西先生手稿基礎,恢復舊上海市圖書館的設計方案,建設成“世紀精品”,本項目規(guī)劃用地面積為15172m2,總建筑面積為12229.9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8021.37m2,地下建筑面積4208.57m2,其中修繕面積為3960m2)。
近年來,BIM技術發(fā)展迅猛,BIM技術在全過程造價控制中的運用也逐年增多,直接利用Revit平臺多人協(xié)作建立三維模型,根據國標清單規(guī)范和定額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直接在Revit平臺上輸出清單、定額、實物量等,提高計算工程量的效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整合BIM模型,進度信息、工程量清單價格信息于一體,形成5D模型,精準確定項目的實際成本。進行動態(tài)實時監(jiān)控造價,利用BIM軟件的強大歸類匯總能力,系統(tǒng)自動處理與項目成本相關的信息,通過這些數(shù)據分析和判斷項目成本情況,計劃之后的造價控制的重點、難點,為全過程造價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據。
本項目為歷史保護建筑的修繕,修繕施工不確定因素較多的原因在于該建筑建成于20世紀20—30年代,建筑資料缺失嚴重,現(xiàn)在掌握的只有建筑部分的照片、圖紙以及文獻資料,沒有結構及基礎部分的圖紙,以目前的檢測手段,無法探清基礎部分的情況。另外該建筑在20世紀70—80年代進行過一次改造,對老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且查不到改造的圖紙資料,造成修繕方案不能定稿。只能邊施工邊定方案,給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帶很大困難與考驗,當時從現(xiàn)場進行的預加固基礎探查情況中發(fā)現(xiàn),原預測基礎形式為條形基礎,而實際施工時有條形基礎、獨立基礎及箱型筏板基礎、地下室空腔、管溝等,基礎下還有數(shù)量不明的木樁,與原始資料相比有著顛覆性的變化。而在外墻修復檢查中,發(fā)現(xiàn)原有固定體系完全不同于現(xiàn)行的體系,原體系利用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隨著工程進一步深入,發(fā)現(xiàn)大量的修繕工作與原來預測都不一致,給施工和造價控制造成很大困難。
項目清單特征描述即構成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項目價值與項目描述準確度,清單項目綜合單價是根據項目清單特征描述來確定的,清單綜合單價的確定是造價審核的基礎,由于保護修繕工程,建筑建成年代久遠,原始建筑資料缺失;實際修繕工作與原來預測都不一致;工程時間要求緊,圖紙設計深度不足,細部說明不清楚以及細部做法沒說明等問題,使工程量清單特征描述不全,子目無法詳盡,給造價審核工作埋下隱患。
在歷史建筑修繕工程中,修舊如舊的手法在我國得到廣泛的運用,做到修舊如舊,還原舊時風貌,要求按照原工藝、原材料施工。原材料、原工藝市場上已經很難尋覓到,尋到的老材料、老工藝不是價格貴,就是難施工,項目難以應用目前清單計價原則與定額消耗量展開組價,當然,上述計價多用于大型工程測算,相較之下,以古建筑修復工程為代表的修繕工程項目零散,工藝老舊,人、材消耗量相對較高,定額計價原則難以與實際修繕項目適配,易于造成施工單位與審計部門產生分歧,執(zhí)行標準、工藝定價均難以統(tǒng)一。
為了規(guī)范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加強投資成本控制,明確工程造價審核的責任,嚴格工程造價審核程序,有效的控制建設成本,建立一個完善的造價審核制度,是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的基礎和依據,從而有利于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的開展。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了確保審價工作的全面開展,在進行審價工作時首先要建立一個管理架構及管理制度,邀請相關的專業(yè)人員來參加造價的審核工作,擬組建由公司部門經理為項目負責人,各專業(yè)業(yè)務骨干為主的項目班子,組成一個專業(yè)全面的項目組,在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每個審價項目組成員,都要到工程現(xiàn)場進行踏勘審查,以踏勘結果結合現(xiàn)場資料完成造價審核,基于實際情況對工程成本進行動態(tài)控制。
(2)根據每個工程項目所處的不同階段(項目準備階段、建設實施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設置造價審核的重點及難點,審查和控制各個階段的合法性、適當性、有效性。投控最有效的方法在前期階段,對項目進行事前控制,尤其是設計的優(yōu)化,利用BIM技術,搭建項目模型,解決設計圖紙中所隱藏的專業(yè)沖突問題,使設計單位能及時有效地在施工單位未施工前就對圖紙進行修改調整,對項目的設計概算、招標文件編制是否全面及操作流程是否規(guī)范,清單工程量的正確及特征描述是否清楚,合同簽訂是否與招標文件一致等進行審核。
(3)施工過程中對項目進行事中審核,施工階段重點及造價控制目標:施工圖預算不能超出設計概算,控制設計變更,盡量減少現(xiàn)場簽證,減少由于變更和簽證引起的索賠。同時對各類合同文本進行評審會簽,出具專題報告及控制價,動態(tài)監(jiān)控造價控制目標值。
(4)工程竣工后對項目進行事后審核,檢查竣工資料是否與實際相符合;提供的資料是否與招標文件和施工合同相一致;合同價款調整內容以及變更、簽證、索賠事項是否真實合規(guī),杜絕后補簽證;工程量計算方法應正確、價格取定應合理;嚴格掌握結算審價時效。項目審核全部完成后,對實際總成本支出與項目批復總概算進行對比分析,并進行項目成本后評估。
施工階段造價控制重點及目標:施工圖預算不能超出設計概算,根據BIM模型漫游及仿真施工模擬,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觀察,專業(yè)之間出現(xiàn)碰撞、矛盾或難于施工處,各專業(yè)及時協(xié)調溝通,實時反饋,討論修改,同步調整,有效控制施工后返工,盡量減少現(xiàn)場簽證,減少由于變更和簽證引起的索賠。同時對各類合同文本進行評審會簽,出具專題報告及控制價,動態(tài)監(jiān)控造價控制目標值。
(1)審核施工圖預算(做好工程鋼筋及預埋件計算審核工作),并逐一核實預算中清單的項目特征和工作內容是否與施工圖或施工組織方案一致,修繕工程在招標時由于原始資料的缺失、準備時間短等原因,使圖紙設計深度不足,細部說明不清楚以及細部做法沒說明等問題,使工程量清單特征描述不全,子目無法詳盡,對此部分的預算要根據實際情況及具體工作內容,重新編制清單項目特征和工作內容,根據投標組價原則,重新定價。針對影響造價大的部分,建議建設方對此部分進行招投標,如水磨石地面工程、修繕工程外墻加固工程、外立面水泥板等做法改變,通過專業(yè)招投標重新定價。審核后的施工圖預算進行動態(tài)控制,定期向建設單位報告工程預算動態(tài)情況分析,并提出控制工程預算的方案和措施。
(2)對于簽證的審核必須嚴格簽證制度、簽證流程,明確監(jiān)理、審價等有關人員的職權、分工,確保簽證的質量,杜絕不實及虛假簽證的發(fā)生。注意收集工程施工的有關資料,及時了解施工過程的情況,做好隱蔽工程的工作量計算記錄及造價確認工作,并附影像資料。強調辦理工程簽證的及時性,對簽證的描述要客觀、準確,簽證發(fā)生后應根據合同規(guī)定及時處理,要加強遇見性,盡量減少簽證發(fā)生,避免后補簽證。
(3)工程建設是動態(tài)的,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設計變更肯定會發(fā)生,在發(fā)生時首先要審核設計變更是否合理,事前要采用多方案比較,編制變更預算,進行經濟指標的分析,及時對造價進行動態(tài)調整,最后確認是否變更。
作為工程造價控制的基礎之一,工程量計算的準確程度與造價控制成效直接相關,其審核所處地位更是舉足輕重,正因如此,在工程量審核過程中其覆蓋面應做到100%,具體需注意方面如下:
(1)在進行工程造價審核時,首先要對工程量計算的一些系數(shù)進行核實,查看計算系數(shù)的確定以及在進行調差計取時是否符合相關規(guī)定,如果以上系數(shù)確定沒問題之后再開展工程量的審核工作。
(2)在進行工程造價審核工作時,要對審核造價時所用的一些計算程序和計算方法以及特殊費用進行審核工作,同時還要注意各項費用的計算系數(shù)是否合理。
(3)由于本項目為修繕及改擴建工程,有新建也有古建筑修繕工程,其涉及面廣、工程銜接又復雜不規(guī)則,傳統(tǒng)的計算工程量方法很難快速、準確計算工程量。審核人員利用BIM三維模型,模擬可視的對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構建等進行準確計算,也可實時完成三維模型的實體減扣計算,直觀、準確、有效地根據工程信息快速提取工程量,對工程量進行更加科學嚴謹?shù)挠嬎?,從而避免出現(xiàn)較大誤差的現(xiàn)象。BIM技術的應用也改變了工程造價管理中工程量計算的煩瑣復雜,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與時間資源等,讓造價工程師更好地投入高價值工作,做好風險評估與詢價工程,編制精度更高的預算。
預算單價套用定額的準確定、取費標準合規(guī)性、重復套定額和高套定額審核都是造價審核的重要部分,為此需針對建設項目定額計價審核制定相應控制策略,在進行相關工作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資料準備工作:首先要做好審查定額所依據的有關資料準備工作。備齊施工圖紙及有關標準圖集,國家或地區(qū)頒布的各類預算定額、費用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文件。
(2)審查預算中所列各分項工程預算單價是否與預算定額的預算單價相符,其名稱、規(guī)格、計量單位和所包括的工程內容是否與單位估價表一致。對單價換算審查,首先要審查換算的分項工程是否是定額中允許換算的,其次審查換算是否正確。對補充定額和單位估價表要審查補充定額的編制是否符合編制原則,單位估價表計算是否正確。以及對企業(yè)管理費和利潤、社會保障費、稅金等各種費率的審核。
(3)材料、設備及人工等價格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很大,因此必須做到定價的準確有效。本項目修繕部分工程,要求按照原工藝、原材料施工,做到修舊如舊。有些材料及工藝市場上已經很難尋覓,給審價過程中定價帶來一定難度,如原屋頂上的彩繪,原工藝工匠市場很難找到,有的人工工資也非常高,增加了工程成本,公司專業(yè)人員在充分進行市場調查的同時,采用多渠道的方法進行的詢價,即要滿足本項目仿古復古的設計要求,又要控制造價成本,后經項目組一致同意從蘇州請了一位老工匠,來項目組培訓了一批優(yōu)秀工人學習彩繪工藝,使彩繪施工滿足本項目仿古復古的設計要求,工人工資也不要全部那么高,有效節(jié)約了造價,控制了項目成本。
在項目的建設中,建設項目的成本造價對相關企業(yè)的經濟收益有著很大的影響,于是在實施建設工程的過程中做好造價審核的工作。建立專業(yè)齊全的審價組織機構,制定完善的審計工作質量保障機制對工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資金運用進行合理管控,利用BIM三維模型,對項目的各個階段進行動態(tài)實時的監(jiān)控,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資金、人員、材料和機械等。更加準確地制定資金計劃,實現(xiàn)精細化造價管理,從而達到有效的對造價進行控制。本項目政府批復總投資:17843萬元,通過審價人員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能夠在項目的前期方案、設計,施工招標、施工實施階段及竣工結算階段等各個階段把好造價關,最終項目總投資比批復總投資節(jié)約了701.26萬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綜上所述,目前建筑行業(yè)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日益上升,工程造價咨詢行業(yè)的健康、企業(yè)的生存發(fā)展均與自身造價審核工作質量與控制管理能力有效性息息相關,針對不同工程項目需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給出造價審核方案。本文結合實際項目針對文物保護建筑修繕工程造價審核工作展開詳細論述,期望可以為相似造價審核工作提出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