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腫瘤病人在整個病程中家屬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屬給予病人的支持與幫助,在其他地方是很難獲得的。家屬的同情心和愛心能給予患者治療的勇氣和生活的希望。本文給各位講一講家屬如何對腫瘤病人實施心理護理,以幫助各位家屬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撫,讓其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治療。
當一個人患上腫瘤時,不僅對患者本人是一種打擊,對家屬也是一種痛苦與打擊,因為家屬為了讓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會付出高昂的醫(yī)療費用,還需時刻陪伴在患者身邊照顧,看到甚至間接感受到患者的痛苦,還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導致家庭氛圍也會處于緊張、焦慮、痛苦等狀態(tài)中,這不僅會影響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對家屬而言也是一種心理煎熬。為此,家屬要積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并承擔起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自己也要積極了解腫瘤,全方位認識它,并不斷告知患者腫瘤是可以治愈的,讓其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除此之外,家屬要保持積極、平穩(wěn)的心態(tài),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至少在患者面前需保持輕松,即使是強裝鎮(zhèn)定,對患者也是好的,也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患者和家屬的關系是最密切的,患者心理上的擔憂、痛苦、疑慮、畏懼等,最先知曉的是家屬,所以家屬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與疏導,以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與此同時,家屬還需學會換位思考,想患者所想,進而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分擔患者心靈上的痛苦,讓患者感到來自家屬的關懷、溫暖,進而增加安全感。與此同時,家屬還可分享自己獲得的好消息,例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等,以激發(fā)患者生活信心。此外,家屬還需給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因為腫瘤患者治療時間比較久,且時常處于病痛的折磨中,易產(chǎn)生孤獨感、被拋棄感,不利于疾病的治療。且家屬還需給予患者更多的體諒與關懷,讓患者有精神寄托,以免喪失治療信心,影響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和疾病治療。
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家屬需主動和醫(yī)護人員進行溝通,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后續(xù)治療安排等,以協(xié)助醫(yī)務人員做好相應的診療工作,并做好善后工作。同時,還需積極詢問醫(yī)務人員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相應處理措施,以免突然出現(xiàn)異常事件增加患者的恐懼感和緊張感。并將自己活得的信息和患者分享,以便讓患者有個心理準備,避免情緒過大的波動引起應激反應。此外,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然后及時反饋給醫(yī)生,以便醫(yī)生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促使整個治療方案順利實施下去。
根據(jù)醫(yī)務人員的指導做好腫瘤患者的生活護理,以緩解病人的不適感,進而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讓其積極遵醫(yī)囑正規(guī)治療。生活護理包括康復鍛煉、起居照顧、飲食調理等,且家屬也要主動和護理人員學習一些護理技巧和護理知識,以便給予患者更好、更優(yōu)質的生活護理。與此同時,對于住院治療的腫瘤患者,需給予一些服務性工作,例如洗澡、攙扶、喂飯等。待患者病危時,家屬要輪流陪伴患者,給予患者24小時陪伴,以消除其孤獨感,讓其感到來自家人的關懷,以利于疾病的治療。
雖然要給予腫瘤患者細致且周到的照顧,但對于康復期的腫瘤患者,還需幫助其樹立主動意識,以免過分關心、過分照顧讓患者失去自卑感或者自主感,產(chǎn)生較強的依賴感,進而影響患者對生活與工作的適應力,讓其無法融入正常的社會和生活中。
一般情況下,家屬在照顧腫瘤患者的同時,還需為了生活而奔波,照顧孩子、老人,工作掙錢繳醫(yī)療費等,都需付出常人難以忍受的勞動和心理壓力,長此以往,會出現(xiàn)信心不足、筋疲力盡的情況。為此,家屬要想患者有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自身需保持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并保證自己的飲食正常,不可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中,以免影響身體健康,而無力照顧患者。此外,還需學會減壓,和朋友、親人傾訴,以減輕心理壓力,因為長期處于精神緊繃狀態(tài)下,會產(chǎn)生抑郁癥,這不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還會影響患者的心理護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做好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進而幫助其渡過難關。
腫瘤患者整個恢復是非常漫長的,家屬需投入較多的精力,這會讓家屬產(chǎn)生惱怒、灰心、煩躁、失望、沉悶等不穩(wěn)定心理,進而讓整個家庭出現(xiàn)不和諧氣氛或緊張氣氛,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康復。為此,家庭成員中需互相鼓勵和安慰,共同克服困難,幫助患者盡快康復。并避免爭吵、埋怨、推卸責任等,且每位家屬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表情,以免影響到患者,不利于其積極治療。
(作者單位:四川省簡陽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