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朝陽市喀左縣老爺廟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最近有蜂友嘗試在外界溫度10℃左右時對越冬蜂群進行排泄飛行,但是,在排泄過程中,有大量的蜜蜂被凍僵,無法飛回蜂巢,該蜂友撿起一些蜜蜂放到瓶子里拿到室內,蜜蜂活了過來。這次促蜂排泄,損失了不少蜜蜂。同時,也有很多蜂友咨詢蜜蜂越冬期間是否需要促蜂排泄,本文就這一問題加以探討。
在北方廣大地區(qū),按照傳統(tǒng)蜂群越冬的做法,蜂群越冬期間是不需要進行排泄飛行的。但是,近幾年來,由于暖冬的出現(xiàn),擾亂了蜜蜂正常的越冬規(guī)律,晚秋和初冬外界溫度較高,甚至在越冬中期有時氣溫達到10℃左右,這就給蜜蜂越冬帶來一定的難度,有時蜜蜂會出現(xiàn)散團,出巢空飛,甚至還會出現(xiàn)蜂王產(chǎn)卵的現(xiàn)象。因此,有的蜂友認為期間應該讓蜜蜂排泄,現(xiàn)在也有很多蜂友這么做,筆者認為是否進行排泄飛行應根據(jù)蜂群具體情況而定。
在北方,雖然蜂群越冬的時間比較漫長,但是蜜蜂都處于一種蟄伏的半休眠狀態(tài),維持最低的能量消耗,此時,蜜蜂的活動量有限,采食量也有限。在正常情況下,越冬期的蜜蜂是不會出巢排泄的,所以,在蜂群越冬正常的情況下,沒有必要促蜂飛行排泄。
如果蜂群在越冬期間發(fā)生異常,如越冬蜂群群勢較大,巢內溫度較高,蜂群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或者出現(xiàn)蜂王已經(jīng)產(chǎn)卵,巢內有蜂子,因巢內飼料品質不佳,蜂群發(fā)生下痢病等,蜂群不安定,在氣溫達到10℃以上、天氣晴好時需要促蜂排泄。
在促蜂飛行排泄時應注意外界的溫度情況,越冬期間,外界溫度較低,即使天氣較暖也是如此,雖然天氣預報本地的溫度是10℃,但是所處的具體位置不同,同在一個地區(qū)溫度的差異也很大,如平原地區(qū)和山區(qū)就有幾度的溫差,居民區(qū)和空曠場地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選擇促蜂排泄的溫度時,要根據(jù)蜂場的實際溫度,靈活掌握。
蜂群正常排泄飛行一般到冬末,天氣逐漸變暖,蜂王開始產(chǎn)卵,蜜蜂要將育蟲區(qū)的溫度保持在34℃~35℃,此時,飼料消耗大,導致蜜蜂后腸積存的糞便增多,必須及早安排蜜蜂飛行排泄。蜜蜂一般要經(jīng)過2~3次的排泄飛行,才能把積存在后腸中的糞便排泄干凈。室外越冬的蜂群,可在氣溫達到10℃以上,晴暖無風的天氣,取下蓋在蜂箱上的保溫物,讓陽光直射蜂箱,促使蜜蜂出巢飛翔。
室內越冬的蜂群搬出前,應先將蜂場的積雪、雜物除凈,曬干場地。同時,還需準備一部分清潔的蜂箱和保溫物。在蜂群搬出前1~2天,要用鐵鉤掏凈巢門內的死蜂,臨搬運時把巢門關上。選擇有陽光、晴暖無風的天氣搬出室外。搬出室外的前夜應把越冬室的門窗打開,使蜜蜂飽吸新鮮空氣,以免蜂群突然搬出不適應。一般沒有特殊情況,蜂群搬出排泄后,通常不再搬回室內,所以在擺放蜂群時要注意位置、距離,以防蜜蜂偏集或因迷巢而造成蜜蜂在巢門前斗殺,也為今后管理操作提供方便。
蜜蜂飛翔排泄時,要仔細觀察,有下痢、爬蜂等不正常的蜂群應立即開箱檢查,做適當處理。在蜜蜂排泄的當天,氣溫下降之前,要對蜂箱進行適當保溫包裝。
從蜜蜂排泄的時候起,蜂群就正式進入繁殖階段,一定要加強管理,為今后生產(chǎn)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于室外越冬的蜂群,在安排越冬場地時,盡可能將蜂群安放在背陰處,使蜂群溫度保持穩(wěn)定,如果沒有背陰的地方,可以人為給蜂群進行遮陰,如拉遮陽網(wǎng),蜂箱上面加遮陽蓋等,避免陽光直射,拉升巢溫。
對于出現(xiàn)散團和空飛的蜂群,可以通過擴大巢門、掀起覆布、打開通風口等措施,加強蜂箱內的空氣流通,也可以在夜晚天氣較冷時,打開箱蓋,只蓋覆布,即所謂的凍蜂,讓蜜蜂感受天氣的變化,天亮后再蓋上蜂箱蓋,正常管護。
總之,在不同的地區(qū)越冬期溫度和越冬期的長短都不一樣,養(yǎng)蜂人應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什么時間促蜂飛行排泄,不能一概而論,因地制宜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