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曉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南陽,473000)
人性化護理的原則是以人為本,強調的是人性,它是醫(yī)療事業(yè)中的新型護理手段,可以使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享受到人性的尊重。該護理模式下,要求醫(yī)護人員每進行一項醫(yī)療措施,都必須得到患者的統一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實施,人性化護理體現醫(yī)院以人為本的醫(yī)療原則,是醫(yī)療中最受歡迎的護理模式之一。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醫(yī)療經驗,為我們簡單分析了人性化護理在呼吸內科中的作用,希望能給需要的學者帶來幫助,具有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01月~2019年01月呼吸內科患者720例患,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0例。觀察組男性229例,女131例;年齡16~78歲,平均(47.2±4.1)歲。其中胸悶患者82例,咳嗽171例,哮喘82例,高熱25例。觀察組呼吸內科患者學歷:文盲40例,小學學歷84例,初中學歷98例,高中學歷92例,中專及以上學歷46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37例,女123例;年齡17~80歲,平均(48.1±4.5)歲。其中胸悶患者75例,咳嗽患者137例,哮喘患者84例,高熱患者64例。對照組呼吸內科患者學歷:文盲50例,小學學歷80例,初中學歷105例,高中學歷85例,中專及以上學歷40例。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和學歷上的比較,其差異性不明顯,具有可行性(P<0.05)。
觀察組與對照組都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但觀察組需要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具體人性化護理如下:做好患者入院相關事宜?;颊呷朐褐?,相關醫(yī)護人員應及時向患者理解入院詳細程序;當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介紹病房中的醫(yī)療設備、主管醫(yī)生、護士長和護理人員,并帶領患者與使用介紹的醫(yī)護人員見面,以便于治療交流和護理交流[1]。待一切都介紹完畢之后,向患者發(fā)放與患者疾病相關的宣傳手冊,并進行相應的病情、病因及預防措施進行講解,以達提高患者自我了解和防護意識的目的,后期個還要進行實質性跟蹤;做好患者心理工作。任何一個患者都同時經受身體與心理上痛苦,他要承受來自自己、家人和朋友心理壓力,不利病情的好轉,因此醫(yī)護人員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穩(wěn)定患者情緒,幫助患者走出疾病陰影,這要求護理人員要通過熱情、主動的關懷及照顧,幫助患者、鼓勵患者,使患者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加強危重病人的護理。對呼吸困難的危重病人應采用氧療護理,并根據實際病情調整氧流量;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危重患者,需要及時咳痰,防止呼吸道阻塞;插導管危重應做做好巡視工作,如發(fā)現堵塞、滑脫等異常情況應及時進行處理;對哮喘危重患者應指導正確使用吸入劑;對無力咳痰危重患者,應進行吸痰,一切護理操作都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3]。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采用t檢驗,比較存在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其中觀察組滿意度為97.22%,對照組滿意度為88.89%。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滿意度比較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效果比較
人性化護理是當代最有效的一種護理模式,它的護理原則是以患者為中心和以人為本。這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根據患者實際需求,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計劃,并實施計劃。根據上文護理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即觀察組滿意度97.22%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8.89%(P<0.05)。從滿意度、有效率等指標中不難看出都人性化護理用于呼吸內科的護理效果明顯,不但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