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霞
(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思政課”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的簡稱,是各級各類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載體。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課也為了各級各類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課程。然而,由于我國教育分為大中小學3個學段,思政課自然也割裂為不同教育學段。從宏觀看,學生年齡不同,身心發(fā)展狀況及接受教育的能力也不同,思政課理應呈現(xiàn)出從低到高、由淺入深的遞進特點。從微觀看,一名學生的成長是連續(xù)的,無論是知識增進還是思想進步,均不會存在割裂的狀況。因此,大中小學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分為各個學段,但其內容應該是連續(xù)不斷的[1]。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要把統(tǒng)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fā)展”。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若干意見》,強調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要求“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設計課程內容,體現(xiàn)不同學段特點”。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提出《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要求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建立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指引下和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門的具體部署下,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正在逐步推進,有關推進大中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也逐步增多[2]。
在理論研究方面,肖芬芳(2019)分析了宋朝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倡導的教育“事——理”關系邏輯,確認中小學教化的內容是“事”,大學教化的內容是“事之理”,教化目標應呈現(xiàn)層次性和連貫性,實現(xiàn)循序漸進、螺旋上升[3]。張彩云(2019)認為,打破學段間隔、課程邊界,打通大中小學思政課“任督二脈”,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勢在必行。李昕(2019)認為,統(tǒng)籌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整體性、系統(tǒng)性提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的政治要求、教育規(guī)律和實踐邏輯,充分考慮了不同學段目標重點、實施方式、運行機制和特點規(guī)律,可有效推進核心理念的一致性、主題思想的統(tǒng)一性、內容方法的梯度性、資源供給的整合性、主體互動的融合性。
在實踐研究方面,李昕(2019)認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內涵,樹立系統(tǒng)思維,打破學段區(qū)隔,堅持分層分類,統(tǒng)籌教育主體的整體性和不同學段教學規(guī)律的關系。盧黎歌等(2020)認為,要搞好頂層設計,確定工作著力點,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體制機制。王世娟(2020)認為,思政課教師是統(tǒng)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關鍵力量,應切實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增強其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打通學段聯(lián)系。李梁(2020)認為,要構建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融合發(fā)展機制、協(xié)同推進機制、資源共享機制和有效保障機制。萬美容(2020)認為,要緊緊抓住內容建設這一核心要素,構建有機銜接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內容體系[4]。
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有關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現(xiàn)出4個趨勢。一是研究內容趨向全面??v向看,圍繞大中小學思政課銜接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橫向看,選修課、校本課和興趣課逐步發(fā)揮了與思政課協(xié)同育人的功能。二是難點問題逐步突出。大中小學思政課“各管一段”的現(xiàn)象仍然普遍存在,課程“接力”明顯不夠,需要建機制、搭平臺[5]。三是理論研究尚待深入。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認識處于逐漸提高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理論體系,難以指導具體實踐。四是實踐基礎尚待加強。有關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意義研究較多,且多從思想政治視角,關于課程的內涵尚待明確,目標尚待清晰,措施尚待明確??梢娂由顚α暯娇倳浰颊n一體化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解,進而確定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具體措施與實踐方略是亟待研究的課題。
學術價值方面:課程是教師實施“教”和學生實現(xiàn)“學”的載體。思政課的本質屬性與其他課程具有相同點,也具有不同點。相同點在于思政課作為一門課程,必然遵循泰勒(Ralph Tyler)的課程原理。不同點在于思政課必須貫穿于大中小學各個階段,滿足從兒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客觀需求,實現(xiàn)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可為構建思政課建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提供明確的行動指南[6]。
應用價值方面: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相關指示精神,深入探究習近平總書記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重要論述的具體實踐策略。在調查大中小學思政課程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利用一體化測度模型,分析大中小學思政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要素的關聯(lián)情況,明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一般規(guī)律和內在邏輯,提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和實踐策略,供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決策參考,供大中小學運用于思政課程建設的具體實踐[7]。
本課題將研究對象確定為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目標在于推進一體化建設。擬基于課程開發(fā)視角,將其分為初、中和高3級進階,分別對應義務教育學段、高中學段和高校學段。在廣泛收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講話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文件的基礎上,科學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論述,提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重要論述的具體措施和實踐方略[8]。
本課題研究確定為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2個板塊、6項內容。
具體研究內容分別為:①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論述,明確其核心內涵和具體要求,為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奠定思想基礎,提供行動指南;②明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時代背景及現(xiàn)實意義,增強各級學校及思政理論課專任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凝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力量;③調查河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現(xiàn)狀,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4個方面,分析存在問題;④利用獲取的調查資料,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解析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內在邏輯和一般規(guī)律;⑤利用一體化測度模型,分析大中小學思政課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的銜接情況,明確關聯(lián)因素及耦合機制。⑥綜合分析調研結果,立足我國實際并借鑒域外經(jīng)驗,提出習近平總書記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重要論述的具體措施和實踐方略。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為科學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論述。通過文獻分析和深入大中小學實際考察,全面理解、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理論邏輯和重大意義,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9]。同時,引發(fā)社會形成廣泛認知,形成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合力[10]。
本課題研究的難點為確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重要論述的具體措施和實踐方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門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具體部署,調查河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現(xiàn)狀,確定實然狀況與應然狀況之間的差距。
通過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可有效整合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在全社會形成育人合力,促進學生知、信、行合一,進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