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六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人老了,身高縮水啦!”你是否常聽到老人開玩笑,調侃自己人老了開始越長越矮。他們認為,出現駝背、身高降低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實際上,這種觀點不對!老年人身高變矮,預示著健康隱患,是脊柱發(fā)出的最后“求救”信號。
當老人身高變矮時,例如一年矮2厘米以上,或是比年輕時矮了3~5厘米,就很可能已經出現椎體畸形或壓縮性骨折。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發(fā)生意外跌倒,3年以內的骨折風險高達50%~80%,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椎體壓縮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導致的最常見骨折。但除了骨質疏松癥、白血病、胃癌、肝癌轉移到椎體等原因,也有可能導致椎體壓縮性骨折。因此,當老人身高變矮時,要引起注意,及時就醫(yī),篩查病因。
除了導致椎體壓縮性骨折,骨質疏松患者還會面臨髖部、腕部等多處脆性骨折威脅。脆性骨折是指在沒有外傷或輕微損傷的情況下就引起的骨折,嚴重時甚至咳嗽一聲都會導致骨折。脆性骨折具有高致殘、致死率。另外,對于骨質疏松老年人而言,發(fā)生了一次骨折后,很可能會接連出現多次骨折。
老年骨折中一半以上是因跌倒發(fā)生的。如果能預防跌倒,就能避免一半以上的老年骨折。對于有頭暈、視覺障礙的老人,外出盡量要有人攙扶陪同;老人居住的環(huán)境應保持地面干燥平坦,衛(wèi)生間設置防滑墊、扶手等。
如果老人身高既沒有變矮,也沒有感到骨骼疼痛,是不是就不用擔心患上骨質疏松了?
沒那么簡單!骨質疏松其實是一種高發(fā)病率,高患病率的疾病。我國首次骨質疏松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女性患病率為51.6%,男性患病率為10.7%。
值得注意的是,骨質疏松癥在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癥狀,想要早發(fā)現和早診斷,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檢查骨密度。男性50歲以后,女性絕經后最好每年都做骨密度檢查,有條件的可以40歲就做第一次骨密度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