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保軍
(江西省圖書館,江西 南昌 330077)
圖書館日常的工作內容較為繁雜,而情報工作主要是指將其日常的工作進行有效記錄,確保在社會活動實施過程中情報具有一定的原始價值。圖書館的情報工作內容涉及材料構成、構成者工作程序以及存儲載體等多方面環(huán)節(jié),在情報工作的諸多環(huán)節(jié)中,其同一目的是還原歷史活動的真實面貌和真實狀態(tài),既要為后期的事件查詢提供原始依據,同時也能為后期的工作調整和優(yōu)化提供價值數據。傳統的圖書館情報工作一般都是以紙質材料為基礎,隨著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變化,還需要加入信息化的數據信息[1]。
傳統的圖書館情報工作方式主要依托于紙質資料,其工作包括收集分類、整理、歸納以及保管等工作量,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僅工作效率慢而且人為因素影響也容易導致情報丟失、出錯,而數字化體系實現了自動化數據分類和網格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還能解放人工的繁重勞動。傳統的情報工作在進行信息收集以及資料查詢是較為不便,需要多個工作人員協同合作,才能將有效數據進行歸納、收集嚴重影響工作進度,而信息化的情報工作可以通過數字化的分析,對已有的資料進行關鍵詞、關鍵字的有效檢索查詢,短時間內就可完成傳統工作需要長時間完成的內容,有效地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2]。
電子化情報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并非快速能夠全面推展的工作任務,不僅需要在硬件方面注重圖書館的平臺框架以及計算機配置,同時還要針對不同的情報工作建設相應的軟件體系,強調組建內部局域網以及數據庫,同時還要針對情報的信息網在移動終端的進行開發(fā)。目前的互聯網行業(yè)發(fā)展較快,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地迭新換代,因此電子產品生命周期較短,而且后期的維護更新及數據轉移都需要大量資金,目前的圖書館情報工作主要依靠地方財政或中央撥款,其資金消耗巨大,很多地方資金嚴重不足,在推廣信息化建設以及信息化技術更新過程中,一直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人才因素是制約整個行業(yè)發(fā)展的重點以及難點,很多圖書館地區(qū)的情報工作人員年齡結構偏大,對于傳統的紙質資料較為熟悉,對于電子化的信息技術運用卻不知所措[3]。
圖書館情報工作人員應該加強自身的計算機及網絡應用素養(yǎng)注重有關的知識學習,也可由單位統一組織進行培訓和繼續(xù)教育,促進情報工作隊伍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也為后期的情報工作信息化轉換做好人才儲備。圖書館應深入自身的情報工作細節(jié)進行調研,有針對性地引進相關硬件和軟件平臺,充分利用當前的電子數字掃描技術進行紙質情報轉化,減少人力勞動強度,同時也能讓情報工作更加豐富。與此同時要注重情報工作過程中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元素的整合和歸納收集,確保情報工作的完整性和豐富性,并為后期的情報查詢做好鋪墊。要創(chuàng)建規(guī)范性的情報信息管理平臺,尤其注重情報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建設,制定相應的情報資料查詢下載管理模式,保證情報資料能夠在合理渠道進行傳播和分享,同時要加強情報安全維護力度,以動態(tài)檢驗方式對情報資料進行巡查,并定期及時上傳云盤備份,確保情報資料具有兩套以上的存儲系統[4]。
未來社會必然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復雜化,圖書館情報工作部門應充分注重社會的發(fā)展形式,強調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既要對原有的工作人員加強繼續(xù)教育培訓,同時也要更多地吸引“新鮮血液”。首先,圖書館情報工作部門要針對目前的工作運作特點,確定人員編制需求,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出臺相關人員編制規(guī)定,為自身的人才缺口提出引進計劃。其次,要對現有的情報工作人員實行繼續(xù)教育以及考核機制,并將考核分數與人員的工資獎金掛鉤,以此激發(fā)內部人員的主觀學習能動性,促進隊伍的全面素養(yǎng)提升。最后,要更多地吸引年輕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入職,可以與各大高校相關專業(yè)進行合作,意向培養(yǎng)情報工作人才,給廣大學生提供廣闊的實習平臺,同時也針對優(yōu)秀人才進行選拔以及錄用,為自身的人才儲備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我國正處于社會變革的重要階段,社會的發(fā)展形勢使得目前的情報工作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圖書館區(qū)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數字化情報建設腳步交流緩慢,為了更好地與時俱進,需要轉變傳統的情報工作思維去探索和創(chuàng)新數字化情報工作模式,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的困境、合理開發(fā)資源、注重人才引進、加強資金籌措,實現情報自身價值為社會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