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杏榮,顧成娟,樸春麗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深圳醫(yī)院<福田>,廣東 深圳 518000)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體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現(xiàn)以骨盆區(qū)域疼痛或不適、排尿異常等癥狀為特征的一組疾病[1],屬中醫(yī)“精濁”“淋證”“白濁”等范疇?,F(xiàn)代醫(yī)學認為,CP 的發(fā)病與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盆底肌功能失調(diào)、免疫功能失調(diào)等因素有關。治療上,以抗生素、α 受體阻滯劑、盆底肌功能康復治療、精神心理干預等治療為主。但以上干預措施療效不確切,病情易反復、纏綿,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長期臨床實踐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可以提高療效,有明顯的優(yōu)勢?!堵郧傲邢傺字形麽t(yī)結合診療指南》[1]中指出,CP 的中醫(yī)證型在發(fā)病的不同階段有所不同,病變早期多為濕熱下注,中期多為濕熱瘀阻,后期虛實夾雜,多伴有脾腎虧虛。濕、熱、瘀、滯、虛貫穿在CP 的不同階段。研究表明,本病以濕熱下注和氣滯血瘀兼夾證型即濕熱瘀阻型最為常見[3]。總結全國名老中醫(yī)治療CP 用藥規(guī)律的研究亦顯示,使用頻率最高的是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的藥物[4]。針對濕熱瘀阻型CP,仝小林院士常用黃柏、生蒲黃、橘核三味小方加減治療,效果理想。
現(xiàn)代人平素生活不規(guī)律,嗜食辛辣厚味或過度飲酒,損傷脾胃,濕熱內(nèi)生,滯于下焦;且長期缺乏運動,久坐久臥,氣機不暢,氣滯血瘀;工作生活壓力大,肝氣郁結,郁久化火生熱,相火妄動。上述均為濕熱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病因,長期生活方式難以改變,導致病情纏綿難愈,易復發(fā)。CP 主要癥狀分為4 類,包括盆腔疼痛癥狀、下尿路癥狀、精神心理癥狀和性功能障礙癥狀。仝小林認為濕熱瘀阻型CP 患者在辨證上,需在以下3 個要點上與疾病后期進入虛寒階段者進行鑒別,即辨尿之寒熱,辨痛之虛實,辨陽痿之身心。
辨尿之寒熱,濕熱瘀阻型CP主要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色黃濁,尿道灼熱感,排尿困難,伴陰囊潮濕;而疾病后期,腎陽虧虛者,則以小便不利或小便多而清,滴瀝不盡,伴腰酸乏力,畏寒肢冷,陽痿早泄,遺精等癥狀為主。
辨痛之虛實,濕熱瘀阻以實證為主,可出現(xiàn)會陰或肛門墜脹及疼痛,疼痛特點為下腰、少腹、會陰等部位固定不移的疼痛,尿頻、尿痛,伴舌質(zhì)紫暗;而虛證之疼痛則表現(xiàn)為小腹隱痛,痛勢綿綿,伴腰膝酸冷疼痛等。
辨陽痿之身心,CP 可伴發(fā)陽痿等性功能障礙。出現(xiàn)陽痿癥狀,首先需辨明虛實,實證多見于平素思慮過多或憂思郁怒的患者,致肝氣郁結,宗筋所聚無能而成痿,清代《雜病源流犀燭·前陰后陰源流》中稱:“有失志之人,抑郁傷肝,肝木不能疏達,亦致陰痿不用”,多伴情緒抑郁或焦慮不安,遇事不感興趣,善太息等“心”的癥狀;虛證多見年老體衰或久病的患者,因精不化陽,陽事不振而致陽痿,可見陰莖疲軟,舉而不堅,甚者勃起困難,伴有面色晄白,畏寒肢冷,頭暈耳鳴,排尿清長等“身”的表現(xiàn)。
針對濕熱瘀阻的病機,治療上,應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法,兼理氣止痛。仝小林選用黃柏、生蒲黃、橘核組成三味小方,靈活加減,療效理想。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有清熱燥濕、滋陰降火、瀉火除蒸等功效,性寒沉降而潤,擅于瀉腎火、清下焦?jié)駸帷,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柏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堿類,含量高達3%以上,主要包括鹽酸小檗堿、藥根堿、巴馬汀、掌葉防己堿等原小檗堿型四氫異喹啉類生物堿[5],有明顯的抑菌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作用[6-7],對于CP 感染與免疫功能失調(diào)兩大病因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蒲黃味甘,性平,歸肝、心包經(jīng),有止痛、止血、行血之功效,蒲黃生用性涼,活血作用較炒制更強,適用于火熱夾瘀之證?!侗静菡x》言:“蒲黃,專入血分,以清香之氣,兼行氣分,故能導瘀結而治氣血凝滯之痛?!爆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蒲黃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如柚皮素、槲皮素、香蒲新苷等,同時含有鞣質(zhì)等止血成分,及甾類、烷烴類、糖類化合物[8],具有抗凝促凝、促進血液循環(huán)、鎮(zhèn)痛等功效。生蒲黃中總黃酮及總多糖的含量較高,故活血、抗凝的作用更強,炒蒲黃、蒲黃炭則鞣質(zhì)含量增加,鞣質(zhì)具有收斂性,則止血作用更強[9]。濕熱瘀阻型CP更注重活血化瘀及清熱,故用生蒲黃。
橘核味苦,性平,歸肝、腎經(jīng),有理氣、散結、止痛之功效。經(jīng)鹽制后引藥下行至腎經(jīng),抗炎止痛作用更佳?!侗静菥V目》載橘核能治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其主要活性成分為檸檬苦素類,具有鎮(zhèn)痛抗炎[10]、抗菌、抗腫瘤、抗氧化、殺蟲等藥理作用,其中鹽炙后橘核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增強[11]。
三藥合用,則CP 患者下焦?jié)駸岬们?、氣機舒暢、瘀血得消。臨證可根據(jù)臨床癥狀靈活加減,如會陰疼痛明顯加丹參30 g;排尿擾亂加川萆薢30 g,車前子30 g;性功能低下加蜈蚣粉1.5 g(分沖),川芎30 g;小便混濁加苦參9 g,土茯苓30 g。
《中國藥典》2015 年版規(guī)定以上3 味藥的臨床用量范圍分別為:黃柏3~12 g,蒲黃5~10 g,橘核3~9 g。仝小林方藥量效關系研究認為,劑量是方劑重要的構成部分,劑量的變化可影響方劑的療效發(fā)揮,故在臨床上根據(jù)疾病的緩急輕重,相應的藥物及劑量則各有不同。仝小林臨床用黃柏劑量常在9~30 g,治療下焦?jié)駸彷^重的疾病時多用30 g,生蒲黃常用9~15 g以達活血之效,橘核常用9~30 g。應注意的是,黃柏苦寒,易傷脾胃,不宜大量長期服用。同樣,《本經(jīng)逢原》謂橘核“惟實證為宜,虛者禁用。以其味苦,大傷胃中沖和之氣也。”此兩者均用于實證患者,療程不宜過長,虛寒、羸弱患者應謹慎使用。
苗某,男性,62 歲,2007 年4 月5 日初診。主訴:間斷口干多飲、尿頻尿急7 年?;颊? 年前因口干多飲、多尿,尿頻尿急于當?shù)蒯t(yī)院就診,當時查空腹血糖18 mmol/L,餐后2 h 血糖約20 mmol/L,予口服二甲雙胍、拜糖平、玉蘭降糖膠囊,血糖控制范圍:空腹血糖在7~9 mmol/L 左右,餐后2 h 血糖11 mmol/L左右。既往:慢性前列腺炎病史??滔掳Y見:易汗出,尺膚皮膚潮紅,四肢皮膚瘙癢,睡眠正常,尿頻尿急,夜尿2~3 次,大便每日1 次,不成形。舌暗紅,苔黃膩,脈沉滑。就診時:身高176 cm,體質(zhì)量80 kg,BMI 25.83 kg/m2;3 月12 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血清)4.47 mmol/L,膽固醇6.38 mmol/L;4 月3 日B 超檢查結果:1.前列腺增大,實質(zhì)回聲不均伴鈣化;2.殘余尿約52 mL。西醫(yī)診斷:2 型糖尿病,糖尿病泌汗異常,十二指腸潰瘍,慢性前列腺炎。中醫(yī)診斷:消渴,淋證;中醫(yī)辨證:寒熱錯雜,濕熱瘀阻。治法:辛開苦降,清熱燥濕,行氣化瘀,兼收斂固澀。處方:黃連15 g,干姜6 g,黃柏15 g,知母15 g,煅龍骨30 g,煅牡蠣30 g,浮小麥30 g,生大黃1 g,水蛭面(分沖)6 g。7劑,水煎服,日1 劑。
2007 年4 月12 日二診:患者服上方1 周,汗出明顯減少,皮膚瘙癢減輕,大便成形,每2 日1 次,但仍尿頻尿急,夜尿2~3 次。4 月11 日測8 次血糖波動在4~11.7 mmol/L之間。原方基礎上加蒼術30 g,桑枝30 g,橘核9 g,沉香面3 g。服法同上。
2007 年4 月20 日三診:患者服上方1 周,患者已無多汗,四肢皮膚瘙癢減輕70%,尿頻尿急減輕20%,飲食、睡眠正常,夜尿2 次,大便日1 次,質(zhì)偏干??崭寡?.6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原方基礎上去煅龍骨、煅牡蠣、浮小麥、生大黃、水蛭面、桑枝、沉香面,加用生蒲黃15 g,丹參30 g,車前子30 g。服法同上。
服藥2 周,患者尿頻尿急明顯減輕,夜尿1 次,四肢皮膚瘙癢較前明顯減輕,出汗癥狀消失,食欲、睡眠、大便均正常。
按:患者中老年男性,患消渴病多年,中焦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nèi)生,脾虛不運,故見大便不成形;脾氣虛,不能固攝,兼濕熱蒸騰,故易汗出;濕濁日久化熱入絡,致寒熱錯雜,濕濁瘀阻于下焦,膀胱氣化不行,則尿頻尿急、夜尿多。故治療早期以辛開苦降、清熱燥濕化瘀、兼收斂固澀為主,方中黃連、干姜合用辛開苦降,調(diào)運中焦;黃柏、知母相須為用,清化膀胱濕熱,為滋腎瀉火之良劑;加用煅龍骨、煅牡蠣、浮小麥收斂固攝止汗。二診及三診時汗出癥狀已消失,尿頻尿急、夜尿多等不適癥狀更為突出,考慮下焦?jié)駸狃鲎?,故予黃柏、生蒲黃、橘核三味小方聯(lián)用以加強清熱燥濕解毒、行氣化瘀之功效,加用蒼術、丹參、車前子等藥,則濕熱得清,瘀阻得通,療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