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春,彭鳳翔,高蓉梅,陳竹
(武警四川總隊醫(yī)院檢驗與病理科,四川 樂山 614000)
近年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其中甲狀腺乳頭癌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是較為常見的病理類型。甲狀腺微小乳頭癌是屬于乳頭癌中的一種亞型,具有特殊性、隱秘性,該病灶體積通常低于1cm,由于該腫瘤體積過小,且臨床無明顯的表現(xiàn)癥狀,患者診斷準確率相對較低,極易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的情況,延誤患者的病情,危機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冰凍病理、石蠟病理等診斷判斷腫瘤的性質(zhì),石蠟病理是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金標準,具有權威性,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由于受到時間限制,無法及時獲得準確的結果,為進一步提高甲狀腺微小乳頭癌疾病治療效果,需在手術中獲得快速的診斷結果,根據(jù)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確定病灶切除范圍,提高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為此本文主要對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如下。
本次實驗的起止時間為2016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將280 例疑似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且全部患者均行手術治療,通過病理檢查確定病理性質(zhì)。參與本次實驗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49 例,女性患者為131 例,患者的年齡為45-73 歲,平均(59.62±3.58)歲。經(jīng)過手術石蠟病理切片確診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265例,15例患者為良性甲狀腺結節(jié)。
術中冰凍病理診斷:首先,應采集標本,在手術進行中,由術者確定病變部位,若在采集標本過程中發(fā)現(xiàn)病灶部位出現(xiàn)鈣化灶,應優(yōu)先取材,同時,需對病灶各個方面采集標本。術中冰凍病理診斷使用的儀器為恒溫的冷凍切片機器,對采集的標本進行冰凍處理,冰凍溫度為-15℃-20℃,冰凍完成后需對標本進行切片處理,切片薄厚為4-5μm,需將切片的標本放置于固定液中,在固定液中浸泡的時間為1min,對標本進行水洗,隨后采用蘇木素染色,時間為3-5min,并完成分化、堿水內(nèi)返藍處理,返藍處理時間為20s,再次進行伊紅染紅,時間控制為15s,最后進行脫水、封固處理,脫水變成透明色、中性樹膠封固,使用在光鏡對制作好的標本進行觀察。
術后石蠟病理診斷:對行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剩余組織進行冰凍處理,冰凍標本后使用中性甲醛溶液進行固定,切片,厚度為3-5um,染色方法為HE 染色,同樣于光鏡下對標本組織進行觀察。
對比術中冰凍病理診斷與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結果。
選取SPSS 17.0,用率(%)描述診斷結果,行χ2檢驗,當P<0.05 時,統(tǒng)計學有意義。
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結果:診斷符合率為94.29%(264/280),靈敏度為99.62%(264/265),特異度為93.33%(14/15),見表1。
通過對術中冰凍病診斷、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特異度、靈敏度進行對比分析,數(shù)據(jù)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結果
表2 對比二種病理診斷結果[(%)]
甲狀腺微小乳頭癌是眾多甲狀腺疾病類型中的一種,該病病灶低于1cm,臨床表現(xiàn)癥狀缺乏特異性,且生長速度較為緩慢,發(fā)病時間為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可長時間存在于甲狀腺組織中,一旦病情發(fā)展至晚期,可快速對周圍組織侵襲,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甲狀腺微小乳頭癌病灶較小,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困難程度,臨床中應通過有效的診斷方法提高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準確率,已為患者確定最佳治療方案,改善患者預后[2]。
目前臨床中針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以病理診斷為主,將術后石蠟病理切片結果作為診斷金標準,但該種診斷方式通常于手術完成后得出結果,獲得診斷結果時間較長,無法及時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jù),可能導致患者二次手術,不僅增加了患者疾病治療的痛苦,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3]。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中冰凍病理診斷在臨床中得以應用,應用于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的診斷中價值極高。術中冰凍切片病理診斷主要是指在手術實施過程中,通過采集病灶標本,及時快速的完成病理組織取材,隨后對其進行染色等相關處理,在光鏡的輔助下完成對病理組織形態(tài)的觀察,以快速確診患者病情,該種診斷方式可為患者手術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依據(jù),利于醫(yī)師及時對手術方案進行調(diào)整[4]。
與其它甲狀腺乳頭癌相比較,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病灶組織較小,且由于其具有一定隱匿性,導致術中冰凍切片病理診斷結果仍然存在一定漏診率和誤診率,這也要求臨床醫(yī)師應選擇多種方式對疾病進行病理診斷,以降低疾病的漏診率和誤診率[5]。醫(yī)學者對其漏診及誤診原因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術中病理切片診斷結果主要是由于病理組織較小所導致的,在獲取病理組織時無法獲得有效的病變組織,也有可能在采集病灶組織時,病灶組織中包含了較多且復雜的良性多發(fā)結節(jié),所獲得有效的病灶組織雖然可完成術中冰凍病理診斷,但診斷結果并不具有準確性,為進一步保證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的準確率,要求醫(yī)師應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以及相關查體檢查,盡可能通過影像學等多種方式發(fā)現(xiàn)甲狀腺中的微小乳頭狀癌,在采集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組織時,應對組織的嚴格控制,必要時可觸摸病灶組織,以采集最佳的、可疑的病變組織,避免遺漏[6]。若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將甲狀腺組織完全切除,還需降低對患者腺體的破壞程度,保護周圍組織,必要時應對病變位置進行標記,以確保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標本采集的準確性。術中冰凍病理診斷應用于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手術治療中,對病理醫(yī)師的要求較高,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保證標本采集的有效性,才能夠從冰凍病理診斷結果中獲得有利的信息,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jù),避免患者進行二次手術治療[7]。
從本文的探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在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中患時,其診斷符合率與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結果相比較,數(shù)據(jù)較低,但是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診斷符合率、特異度、靈敏度數(shù)據(jù)之間無明顯差異,由此可以說明,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符合率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