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莉娟、曾飛
(1.井岡山市交通運輸局,江西井岡山343600;2.吉安市公路建設和養(yǎng)護中心井岡山分中心,江西井岡山343600)
作為一項起源于歐洲的技術,溫拌瀝青技術在我國出現(xiàn)的時間相對較晚。但是近些年來,這項技術已經(jīng)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借助多樣的形式對瀝青溫拌改性材料進行調(diào)整,并將拌和溫度降至最低水平,進而提升整體的可塑性,有利于后期的各項應用。整體上來看,這項技術有利于將瀝青的黏度降低,為混合料和易性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可能,進而保證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完成相關的混合料攪拌。除此之外,還可以降低施工環(huán)節(jié)中的有害氣體排放,降低整體能耗,延緩瀝青老化的速度。
SBS 改性瀝青新型溫拌劑:作為一種常見的極性聚乙烯蠟,A 型溫拌劑整體的熔點到達100℃。從整體上來看,其化學性質相對穩(wěn)定。一旦溫度升高,可以將瀝青完全溶解,進而降低聚合物分子的摩擦力,保證整體的黏結度,確保流動性的提升;B 型溫拌劑是一種典型的三甲基氯化銨,以白色粉末狀的形式存在,很容易溶解于異丙醇中。一旦發(fā)生震蕩,就會產(chǎn)生足夠多的泡沫,因此被廣泛應用在瀝青乳化和防水涂料乳化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
當SBS 改性瀝青加熱到指定溫度之后,需要將A型和B 型的兩種溫拌劑依次填入其中。在相對恒溫的狀態(tài)下,按照1000r/min 的轉速進行長達10min 的攪拌。之后通過4000r/min 的轉速攪拌相同的時間。最后,嚴格按照1000r/min 的轉速再次進行攪拌,直到混合料中的氣泡消失為止。
在試驗的階段中,主要根據(jù)《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 E20—2011)規(guī)范,對A 型材料以及B 型材料進行測定,同時在測定的階段中對材料攝入度、軟化點、針入度、延伸度等參數(shù)進行全面評價。
3.1.1 在改性瀝青中加入A型或B型溫拌劑,當溫度達到25℃時,其針入度遠遠小于普通的SBS 改性瀝青。這從側面說明,加入溫拌劑之后,可以全面提升瀝青抵抗變形能力。在溫拌劑不斷增加的前提下,改性瀝青的針入度也會隨之減小,但是會在減小速度上存在不同差異。當處于較小摻量(0%~0.5%)時,即使溫拌劑摻量增加,也不會對其造成明顯的影響;等到摻量達到0.5%~1.5%時,不會受到溫拌劑摻量的整體影響。一旦摻量超過1.5%,那么溫拌劑就會對其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3.1.2 當改性瀝青中加入A型溫拌劑,其整體性能會隨著數(shù)量的增加進而提升。從側面表明,SBS 改性瀝青的高溫性能受到A型溫拌劑的顯著影響;倘若溫拌劑摻量偏低,SBS 改性瀝青和B型溫拌改性瀝青之間的軟化點相對較小。假如摻量大于0.1%,隨著溫拌劑的增加,整體的軟化點也會隨之增加。在相同的條件下,B型溫拌改性瀝青整體的軟化點遠遠低于A型溫拌改性瀝青。
3.1.3 改性瀝青如果加入了A型溫拌劑,那么整體的延度就會縮小。至于加入B型溫拌劑,其整體的延度會高于普通的瀝青水平。結合延度基本情況,全面反映出瀝青低溫性能的本質。整體上來看,A型溫拌劑可能給瀝青的低溫性帶來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至于B型溫拌劑,它能夠有效改善其低溫性特征。
從旋轉薄膜加熱試驗的情況來看,需要嚴格計算瀝青老化之后的殘留針入度比,把握軟化點增量,明確最終的延度保留率。在溫拌劑摻量增加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2 種溫拌改性瀝青在老化前后整體的軟化點增量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減少。從側面說明,這兩種溫拌劑可能給SBS 改性瀝青帶來影響,尤其是會降低老化敏感度。隨著溫拌劑的摻量增加,最終表現(xiàn)出的效果會更加明顯[1]。
為了能夠更好地呈現(xiàn)出溫拌劑的影響,需要對瀝青和礦料黏附性進行全方位確認。及時測試2 種溫拌改性瀝青與花崗巖的黏附性,通過結果可知,當溫拌劑摻量到達一定的百分比時,2種溫拌改性瀝青和其他材料之間的黏附性能夠達到五級的高標準。由此觀之,瀝青能夠容下這兩種溫拌劑。與此同時,也不會影響其他方面的性能。
ACMP1、ACMP2 和ACMP3 共同組成了ACMP 改性瀝青。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首先對改性瀝青摻量進行首次確定。通常來說,將其控制在6±1%左右。倘若進行冬季施工,還需要額外增加改性劑用量。在使用溫拌改性劑的環(huán)節(jié)里,通常會選擇泵送的方式進行灌入。一般來說,要將施工的溫度控制在120℃以下。
從ACMP 改性劑整體的性能來看,具有良好的降溫效果。在運輸瀝青混合料的環(huán)節(jié)中,應該通過物理降溫的形式進行處理,這樣可以保證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在每一次運輸?shù)沫h(huán)節(jié)里,需要及時清掃運輸現(xiàn)場。尤其是在鋪設路面時,始終確保輪胎處于相對清潔的狀態(tài)。如果溫度低于標準水平,出現(xiàn)了嚴重的結團結塊現(xiàn)象,應該立馬放棄使用。
和一般的瀝青施工條件一樣,ACMP 瀝青混合材料并不會對環(huán)境有著嚴格的要求。進入鋪設階段,首先要全面把握周圍的溫度,使其到達80℃以上。如果溫度過低,需要增加一定的活化劑,確保溫度維持在合適的水平,以更好地推動各項施工流程進行。當進入碾壓階段之后,還要隨時關注溫度的變化,看碾壓質量是否達到相應的要求。結合過去的工程經(jīng)驗和試驗數(shù)據(jù),通常認為80℃是最為理想的溫度類型,這樣可以保證整體的碾壓效果。倘若在碾壓環(huán)節(jié)中遇到溫度偏低,需要通過反復增壓的方式進行,使其處于相對良好的壓實狀態(tài)[2]。
結合ACMP 瀝青混合材料的相關內(nèi)容,全面把握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并做好養(yǎng)護時間的控制。在施工完成后的五小時之內(nèi),避免其他車輛駛入施工區(qū)域。隨時關注道路變化狀況,強化日常養(yǎng)護流程,使其能夠始終處于良好的施工狀態(tài)。
在鋪設作業(yè)進行時,通常會選擇溫度相對較好的季節(jié)。養(yǎng)護要結合時令要求,并安排專業(yè)人員進行質量檢測[3]。
工程結束之后,需要做好交付前期的各項檢查工作。從技術規(guī)范出發(fā),仔細檢查施工項目的狀況。檢查環(huán)節(jié)中,應當明確瀝青表面的完整度。一旦出現(xiàn)嚴重的狀況,應該及時和相關的單位取得聯(lián)系。
綜合以上敘述,在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階段,新型溫拌改性瀝青路面技術的應用,能夠滿足當前路面建設的需求。所以在該技術應用時需要根據(jù)項目實際的情況做好材料的配比試驗,并且對施工工藝、施工過程進行合理安排,如此才能夠達到整體技術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