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艷,楊珊珊,鐘偉英
粵北第三人醫(yī)院精神二科1、強制醫(yī)療科2、精神四科3,廣東 韶關 512200
雙相情感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心境的不穩(wěn)定,在臨床中主要劃分為兩大類癥狀,一類是抑郁相關的癥狀,其中包括心情郁悶、食欲低下、精神疲倦、做事無興趣、睡眠時間減少等;另一類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躁狂癥狀,其中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高漲、話多、思維活躍、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等。較多研究表明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自殘、自殺率高,情緒波動性大,行為邏輯具有較大的不穩(wěn)定性,嚴重影響日常的社交關系和家人的相處模式[1-2]。S100β蛋白作為一種腦特異性蛋白,廣泛分布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星型膠質(zhì)細胞及相應的腫瘤細胞內(nèi),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失后的病理生理變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總膽紅素屬于人體抗氧化因子,可以降低體內(nèi)游離自由基的濃度,減少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神經(jīng)元細胞的細胞膜被破壞,改善精神系統(tǒng)紊亂[4-5]。本研究旨在探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為臨床評估患者的病情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1月粵北第三人醫(yī)院收治的50 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符合2018版加拿大抑郁和焦慮治療網(wǎng)絡/國際雙相障礙學會雙相障礙管理指南中的診斷標準[6];②年齡18~60 歲;③楊氏躁狂評定量表(YMRS)分數(shù)低于12 分;④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得分高于17 分,⑤入院前未進行相關神經(jīng)外科手術。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障礙者;②精神分裂、邊緣型人格障礙者;③煙酒、藥物濫用者;④自殺和暴力傾向嚴重、精神發(fā)育遲滯者。選擇同期我院50例體檢身體健康的志愿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24 例,女性26例;年齡22~46歲,平均(34.32±3.79)歲;雙相障礙Ⅰ型21例,Ⅱ型29例。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21~45歲,平均(35.23±3.84)歲。兩組受檢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所批準,兩組受檢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觀察指標與檢測方法 (1)比較兩組受檢者的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兩組受檢者入院后空腹狀態(tài)抽取靜脈血10 mL,靜置15 min 后采用離心機對其離心,提取上層血清冷凍待檢,使用貝克曼庫爾特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儀對血清S100β進行檢測,采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總膽紅素進行檢測。(2)比較觀察組患者中不同臨床類型患者的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3)分析觀察組患者的血清S100 β、總膽紅素水平與YMRS 和HAMD評分的相關性。
1.3 YMRS 和 HAMD 評 分 標 準[7]YMRS 主 要對患者躁狂程度進行評價,量表總分為60 分,包含11個項目,患者匯總得分超過30分為嚴重躁狂,29~20分為重度躁狂,19~13 分為中度躁狂,12~6 分為輕度躁狂,低于5 分表示正常,無躁狂。HAMD 采用24 項版本,總分為76分,患者匯總得分超過35分為嚴重抑郁,35~21分為中度抑郁,20~8分為輕度抑郁,低于8分表示正常,無抑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血清S100β、總膽紅素與YMRS 和HAMD 評分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S100β和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S100β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總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S100β和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表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S100β和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shù)S100β(g/L)總膽紅素(μmol/L)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50 50 0.11±0.02 0.30±0.09 14.572<0.05 12.20±1.85 7.18±1.03 16.764<0.05
2.2 不同臨床類型患者的血清S100β和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抑郁躁狂患者的血清S100β水平明顯高于抑郁患者和躁狂患者,總膽紅素明顯低于抑郁患者和躁狂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抑郁患者和躁狂患者的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臨床類型患者的血清S100β和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表2 不同臨床類型患者的血清S100β和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注:與抑郁患者比較,aP>0.05;與躁狂患者比較,bP<0.05。
臨床類型抑郁躁狂抑郁躁狂F值P值例數(shù)12 15 23 S100β(g/L)0.24±0.05 0.26±0.07a 0.48±0.09ab 55.974<0.05膽紅素(μmol/L)7.52±1.03 7.55±0.96a 6.70±1.00ab 4.390<0.05
2.3 觀察組患者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與YMRS和HAMD評分的相關性 觀察組患者YMRS評分為(36.68±9.96)分,HAMD 評分為(32.13±10.01)分。經(jīng)Spearman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與YMRS、HAMD評分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患者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與YMRS、HAMD 評分的相關性
雙相情感障礙是“躁郁癥”,可導致患者的心境、精力、活動水平以及日常工作能力的異常改變。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不同的“心境發(fā)作”期經(jīng)歷著異常強烈的情緒狀態(tài):過度愉快和興奮的狀態(tài)被稱作“躁狂發(fā)作”,極端低落和無望的狀態(tài)被稱作“抑郁發(fā)作”[8]。兼具躁狂和抑郁癥狀的心境發(fā)作被稱為“混合狀態(tài)”。隨著心境的改變,患者的精力、活動、睡眠以及行為也會發(fā)生極端的變化,常伴有思維聯(lián)想復雜化、注意力渙散、悲觀厭世、猶豫不決、睡眠需求減少及自殺行為等表現(xiàn),導致人際關系破裂,對工作、生活及學習造成社交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9]。
血清S100β蛋白是中樞神經(jīng)特異蛋白,主要由星形膠質(zhì)細胞產(chǎn)生,以二聚體活性形式大量存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在細胞增生、分化、基因表達、細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影響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維持鈣穩(wěn)態(tài),并對學習記憶等發(fā)揮一定作用,促進腦的發(fā)育[10]??偰懠t素是肝臟的代謝產(chǎn)物,它是由紅細胞破壞以后產(chǎn)生的間接膽紅素,進入到肝臟以后經(jīng)過肝臟的酶代謝成直接膽紅素,當紅細胞過多的破壞,肝臟沒有很好的膽紅素的轉(zhuǎn)化能力、代謝能力,都會導致膽紅素的升高,對人體大腦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的損傷[11]。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血清S100β水平的表達明顯較正常組高,總膽紅素水平低于對照組,抑郁躁狂組血清S100β水平明顯高于抑郁組和躁狂組,總膽紅素低于抑郁組和躁狂組,通過分析是由于:(1)血清S100β水平的上升與神經(jīng)元鞘膜上的蛋白分解緊密相關,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由于局部神經(jīng)元細胞凋亡,神經(jīng)鞘膜受損導致血清S100β在腦脊液中釋放增多,突破血腦屏障的限制,從而導致患者外周血中的S100β水平升高[12-13]。(2)總膽紅素水平的降低可直接導致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基自由基、脫氧自由基的中和反應減弱,加劇了神經(jīng)元細胞膜被自由基造成氧化性的破壞作用[14]。(3)血腦屏障可以限制血液中的神經(jīng)毒性物質(zhì)、炎癥因子、免疫細胞等進入大腦系統(tǒng),受損的血腦屏障導致炎癥因子水平升高,激活了NF-κB 信號通路,促進炎癥反應的進一步發(fā)展[15]。此外,本研究經(jīng)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與YMRS、HAMD 評分均呈正相關,提示它們在雙相情感障礙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相互協(xié)同的作用,但血清S100β、總膽紅素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之間的關系仍需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綜上所述,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疾病分型、癥狀YMRS、HAMD 評分,與血清S100β水平的升高、總膽紅素的降低密切相關,可在臨床雙相情感障礙診斷的應用中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