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蘭
怎樣才能在教學中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教學效益呢?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呢?基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我認為教師必須優(yōu)化備課、上課等環(huán)節(jié),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一、認真?zhèn)湔n、挖掘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是優(yōu)化數(shù)學思維訓練的基礎
“教材文本”只是一個知識載體,它呈現(xiàn)給我們的無非是一些靜態(tài)的文字、數(shù)字、符號與圖片等元素。只有真正做到“深鉆細研”,才能實現(xiàn)“用教材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每一課時的備課,教師都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巧妙地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現(xiàn)實的、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
2.重點內容如何突出?難點內容怎樣突破?一般來說,重點內容必須保證在上課3~5分鐘之內讓學生感知到,并且整堂課要緊緊圍繞它進行學習、思考、訓練、達標。一節(jié)課中的難點內容如果過多,就要注意適當分散處理;對于過難的問題,可通過“溫故知新”法、設置“小臺階”、學生合作探究等辦法予以解決。
3.對課本的例題如何處理?教師在強化學生預習的情況下,如果原封不動地出示例題、講解例題,效果是不大的。最好是設計一些與例題類似的嘗試題或改編一些例題,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等變式訓練。如此一來,學生對于例題的變化將產生興趣,印象也將更深,效果自然顯著。
4.設計層次清晰的練習題,注意采用不同形式的題目(填空、選擇、判斷、解答等),努力做到層層遞進、螺旋上升。不管是新授課還是綜合課,如果我們能把這節(jié)課所涉及的典型題目、易考知識點、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及以往學生經常出錯的內容等等,通過有效的組合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練習、感受、體驗,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適時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善于總結、及時反思的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關鍵
1.教師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必須把學生的學習提高到反省認知水平,即學生必須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果。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反思提高既需要自己的獨立思考,也離不開教師的追問和點撥。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有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要證明一個等積式,可以轉化為比例式;如果比例式中涉及的對應邊一個在直角三角形,另一個在矩形中,應該怎么證明呢?”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要就題論題,直接把證明思路告訴學生;而應該抓住時機,追問學生:問題到底卡在哪里?能否轉化?原來接觸過此類情形嗎?教師對學生進行點撥,而不是講解,從而啟發(fā)學生自己尋找探究的方向,使問題得以解決。
2.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知識、活學活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引導學生完成學科知識的規(guī)律性總結,二是設計一些有層次、有梯度的基本題、開放性試題或應用性試題的問題系列,讓學生通過實際解決問題來提高能力。
三、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備好課、寫好教學文本(教案),只能說成功了一半。要想真正使課堂提高效益,教師必須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倡啟發(fā)式教學。
1.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和能力?,F(xiàn)行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活動往往需要學生剪紙、拼圖、探究規(guī)律等等,我們往往嫌麻煩,把過程給“略去了”。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這些探究活動,一是必須注意讓學生課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二是要設計合理的探究程序、引導學生采用有效的方法。教師只有做到了以上兩點,才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究活動真正得以落實。
2.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分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從而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谝陨险J識,小組合作學習自然成為符合一致性要求的切入點。
真正的數(shù)學思維訓練的課,總是給學生以藝術的享受;真正的數(shù)學思維訓練課,使我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