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
土龍山暴動
由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沖積而成的三江平原,豐饒肥美,是黑鈣土中的上品,其中又以依蘭、寧安、密山一帶為最,而土龍山則為依蘭之最。
土龍山原是依蘭縣的一個行政區(qū),位于依蘭、樺川、勃利三縣交界處,因西北角有一龍形山巒而得名。這里是通往縣城的一處門戶,東北多山地,西南多平原,來才河、松木河、七虎力河、八虎力河橫貫全區(qū),土壤肥沃,河川秀麗,更是莊稼人的樂土,光緒三十年(1904年)即有人來此開發(fā)。在土龍山暴動前,全區(qū)40多個自然屯劃為6個保,有居民7萬余人,可用耕地約13萬坰,其中開墾三年以上的熟地占一半左右,盛產(chǎn)大豆、小豆、高粱、玉米、谷子、粳子等農(nóng)作物。
于是,日本侵略者就盯住了這里。
1936年,關東軍擬定了一個《滿洲農(nóng)業(yè)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草案,被日本廣田內閣采納,并將其定為七大國策之一,偽滿傀儡政權則將其作為三大“國”策之一。
所謂“百萬戶移住計劃”,就是擬在1937年到1957年間,從日本本土向中國東北地區(qū)移住100萬戶、500萬人。當時預計,20年后東北人口將達5000萬。而這500萬人加上自然繁殖,日本人可占東北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自1894年甲午戰(zhàn)爭開始后,日本不斷對外侵略,僅日俄戰(zhàn)爭的傷亡即在10萬人以上,這些人幾乎都出自農(nóng)家。日本國土狹小、耕地有限,農(nóng)村勞動力過剩。九一八事變后,關東軍弄出個“滿洲國”,再弄出個“百萬戶移住計劃”,許多日本人就開始漂洋過?!瓣J關東”了。
這本來就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移民,更不用說前期都是殺氣騰騰的全副武裝了。像1933年2月進駐樺川縣孟家崗的“彌榮”開拓團,又名“吉林屯墾第一大隊”,大隊長是市川益平中佐。開拓團完全是日軍編制,493戶編為四個中隊、12個小隊,除每人配備步槍或手槍外,還有四挺重機槍、兩門迫擊炮。
鬼子的算盤扒拉得很精明——移民后,這些人不但可以解決自身的困苦,卸掉本土的負擔,還能為“帝國”增產(chǎn)糧食,又加強了“滿洲國”的警備力量。像第一批武裝移民到達佳木斯后,駐防當?shù)氐囊粋€日軍大隊隨即撤走了。而向中蘇邊境地區(qū)移民,對于日軍北進、防蘇南下,更是意義非凡。待到“百萬戶移住計劃”成功,連居民結構都會發(fā)生重大改變,那就是“鐵打的‘滿洲國”了。
被視為“開拓之父”、供奉于各地開拓團神社中的東宮鐵男,是關東軍陸軍步兵大尉、“滿洲國”軍事顧問,任職于吉林“剿匪軍”司令部,于1932年夏率司令部進駐依蘭。松花江兩岸的肥沃土地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在“剿匪”之余,一個念頭就萌生了——鑒于本土向臺灣移民計劃失敗的教訓,他極力主張集團性質的武裝移民。
在這樣的掠奪下,移民地區(qū)的中國老百姓怎么活呀?
且看1933年6月12日樺川縣民眾代表李東升等人《給哈爾濱日本總領事森島的請愿書》:“樺川縣永豐區(qū)孟家岡、霍家營、八里崗、永平崗四屯村民,共有官發(fā)地契的熟地1195坰,荒地4535坰,大房96間,小房150間,井26口,磨5個。本年貴國屯墾軍到來,把我等四屯的土地、房屋全部歸其所有。由于我等所購置的土地,及親手建筑的房屋被屯墾軍占據(jù),多數(shù)村民將要失業(yè),很多人會因為沒有生活出路而離鄉(xiāng)背井。我等以農(nóng)為業(yè),以生產(chǎn)五谷為收益,各戶都靠此養(yǎng)育老幼,但現(xiàn)在這些土地已非我等所有。我等本來是有土地和房屋的,但被屯墾軍占有,使得我們無土地耕種而不能糊口,無房屋居住又如何得以安身,若遇匪兵,欲遷往適當?shù)赜蛞矡o資金,這是何等困苦之境況。喪失土地,沒有生產(chǎn)資本,我等就會餓死。因而,我四屯村民選出李東升、王經(jīng)九等6名代表來哈,向總領事請求對貴國屯墾軍占有的土地房屋發(fā)給相當?shù)膬r款以示撫恤,僅防我等離散,以安民生?!?/p>
如果稍微有點兒人性,能拒絕這樣的合理要求嗎?
第一個武裝移民點是樺川縣孟家崗,第二個就是依蘭縣土龍山地區(qū)。
開拓團要種地,地從何來?低價收買。
為準備日后大規(guī)模移民,1933年10月,第10師團向關東軍司令部提出報告,要在依蘭、樺川、勃利、寶清、虎林、密山收買可耕地165萬坰,占6縣可耕地的60%。其中,依蘭是35.5萬坰,占75.5%。收買價格原來宣布熟地每坰10元,荒地每坰1元,但實際操作時卻一律變成了每坰1元。而當時依蘭土地的買賣價格,上等熟地每坰121.4元,中等熟地82.8元,下等熟地58.4元;上等荒地60.7元,中等荒地41.4元。
與這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圈地運動同時進行的,是收繳民槍。
1934年2月中旬,由關東軍司令部、拓務省、第10師團和東亞勸業(yè)公司派員組成土地收買機構,派出特別工作班第二班來到依蘭,誰家不交出地照,就闖進去翻箱倒柜。有時收地的這撥還沒走,收槍的那撥又來了,鬧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在東北,民間槍支早已有之,除了打獵,還用來看家護院、保護地面,九一八事變后散落的槍支更多。大年過后,4月就該忙活備耕了,你把地給搶走了,叫莊稼人指望什么生活?就算你想買、出10倍的價錢,那也得莊稼人樂意賣呀!
火上澆油的是,孟家崗一帶的開拓團缺乏農(nóng)具、牲畜,有的連種子也沒有,就硬搶當?shù)剞r(nóng)民的,甚至到土龍山地區(qū)搶劫。
有老人說:祖祖輩輩只聞“官逼民反”,這回是讓日本子逼得沒活路了,“起哈子”了!
往年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到二月二“龍?zhí)ь^”,鄉(xiāng)下的鞭炮聲是不斷的??蛇@年如果鞭炮聲突然間響起來,人們就會心頭一緊,趕緊看看是不是收槍收地照的人來了。
土龍山五保甲長景振卿、二保保董曹子恒,利用春節(jié)拜年訪友,到大洼、來才河、雙龍河一帶串聯(lián),首先拉起一支隊伍。
五保保董兼自衛(wèi)團團長謝文東,表面不動聲色,暗地里也在活動。
謝文東的形象,用王鈞老人的話講,身材短粗胖,像個地缸子似的,有些拔頂。
謝文東是奉天省寬甸縣人,1887年出生,念過幾年私塾,16歲當家,種過地,拉過腳,放過蠶,賣過牲口,因買地欠債,債主逼債,鋌而走險綁票,被官府緝拿,攜家跑到鳳城縣之后,又遠走高飛到依蘭縣土龍山西太平屯落戶。
謝文東力氣大、有頭腦,又廣交各路人物,到土龍山第二年就當上了保董兼自衛(wèi)團團長,九一八事變后,曾在李杜的自衛(wèi)軍任團長。1933年春耕時,被老百姓稱作“屯匪”的孟家崗開拓團搶去八虎力農(nóng)民的耕牛,農(nóng)民來找謝文東,他讓農(nóng)民去縣城告狀。不久,“屯匪”又來搶劫,謝文東和景振卿武裝自衛(wèi),打死了幾個開拓團成員。
縱觀偽滿十四年,土龍山暴動前,大體可算摧毀張學良統(tǒng)治的基礎階段。日本人攻打義勇軍,搶占大中城市,沒收鐵路、礦山、銀行等,還未直接危及到一般的私有財產(chǎn),特別是農(nóng)村的有產(chǎn)階級。為了收買漢奸,拼湊傀儡政權,日本人每占領一地,還會拜訪當?shù)孛?、大戶,說些撫慰的話。但它的侵略行徑和既定方針,注定是要跟有產(chǎn)階級的利益發(fā)生沖突的。第一輪是圈地,第二輪是歸屯,而歸屯也不無圈地的成分。
謝文東有房十余間,土地45坰,牛馬20多頭(匹),大車兩掛。這在南滿地區(qū)就是大地主了,而在北滿地區(qū)連個中不溜的也算不上??蛇@個時候,不管你是什么階級,都被日本人刀摁脖子了——要“收買”他的土地,或是要他歸屯。如果不走,就一把火燒了他的大院套。
3月初,從縣城傳來準信,說日本人就要來土龍山收繳地照了。
“跟日本子講理去,不講理就反他娘的!”群情激昂。
3月8日,謝文東、景振卿帶領人馬向太平鎮(zhèn)進發(fā)。一路上,不管種糧大戶還是普通莊稼人,挎著匣子槍的,扛著步槍、老洋炮的,不斷有人加入,會集了兩千多人。他們要保衛(wèi)土地,保衛(wèi)田園,保衛(wèi)賴以生存的命根子。
太平鎮(zhèn)是僅次于縣城的大鎮(zhèn)。偽縣長關錦濤聞訊,趕緊前來“滅火”,說這是上邊命令的,希望鄉(xiāng)親們體諒他的難處。
暴動農(nóng)民代表說:“這事你做不了主,讓日本子來?!?/p>
3月9日上午,暴動農(nóng)民占領偽警察署,關錦濤躲進同興成燒鍋大院,在炮樓里沖外面的隊伍喊:“張學良的奉軍都打不了日本人,你們不是白給嗎?明天飯塚太君還要帶兵來,別拿雞蛋碰石頭了,趁早回家準備繳槍繳照吧。”
這小子的本意是恫嚇,結果等于送了情報,把第10師團63聯(lián)隊長飯塚朝吾大佐送進了鬼門關。
這是一場莊稼人打的漂亮的伏擊戰(zhàn)。
3月10日上午,天空瓦藍,大地銀白,陽光照在雪地上有些刺眼。太平鎮(zhèn)西四公里左右的白家溝,一個正卡在通往縣城的公路拐彎處的屯子,幾百名暴動農(nóng)民大清早就在那里等上了。土龍山地肥人富,只有十來戶人家的白家溝,就有三個挺有名的大院套,一側是“奉天楊院套”,另一側是“大門曹家院套”“田矮子院套”,都有炮樓。公路兩側的其他制高點上,老洋炮、大抬桿和今天可辦一次“萬國槍展”的各種雜色步槍,都在雪地里支上了。
10點來鐘,房頂上的瞭望哨喊“來了、來了”。前面一輛大汽車,駕駛樓上架著機關槍,后面兩輛小汽車,最后又是兩輛大汽車。車隊駛上白家溝的后崗,順坡下行到拐彎處時發(fā)現(xiàn)路障,車未停穩(wěn),槍聲就響了。頃刻間,步槍、匣子槍、老洋炮的吼聲就把白家溝填滿了。
敵人以為是誤會了,坐在小汽車里的偽警察大隊長蓋文義打開車窗大喊:“別打了,俺是蓋文義?!?/p>
飯塚見勢不好,立即指揮日偽軍退到路邊的一片墳地里頑抗。戰(zhàn)后成了戰(zhàn)利品的五挺機槍,要是布置停當,發(fā)起威來,暴動農(nóng)民絕不會只犧牲一人??傻谝魂噥y槍,就把首車的機槍手打死了,飯塚的指揮刀還沒揮舞幾下就斃命了。
敵人向縣城方向奔逃,暴動農(nóng)民開始追擊。這時,太平鎮(zhèn)那邊組織了200多人的馬隊趕來增援。周圍老百姓聽說跟繳槍繳照的鬼子打起來了,也紛紛拿著槍和棍棒鐵齒什么的,往白家溝跑。
白家溝一戰(zhàn),擊斃日軍17人,偽軍警除蓋文義被打死外,全部活捉。
關于土龍山暴動的文章、資料,許多都用了“震動中外”四個字。美國的《紐約時報》當時就曾做過報道。
“百萬戶移住計劃”出自關東軍之手,關東軍從一開始就把“滿洲國”政府撇在一邊,直接通過東亞勸業(yè)公司“收買”土地,引起偽滿當局日本官員的不滿。土龍山農(nóng)民暴動,打死飯塚大佐(死后晉升為少將),這下子抓住了口實,紛紛指責軍方胡來。勃利、樺川、寶清等縣參事官,還派出代表去“首都”新京(長春)陳述意見。關東軍對一些意見不肯接受,代表們便向偽民政部提出辭呈。一通撕咬后,正趕上第10師團換防,即將移民善后工作移交給偽民政部。偽吉林省總務廳長三浦武美親赴依蘭任依蘭班班長,在進行軍事“討伐”的同時“宣撫民眾”;大肆宣傳普通百姓是上當受騙的,只要棄戈歸田,既往不咎,仍是良民;并宣布新的土地“收買”政策——荒地、熟地平均每坰2至10元;對“屯匪”則嚴加管理、教育,以減少與中國人的糾紛、沖突。
對于缺少土地的日本農(nóng)民來說,中國東北這片豐饒的黑土地,無疑是極具誘惑力的。土龍山暴動后,日本移民的熱情不那么高漲了,已經(jīng)移民的有些也離開了。第一批移民10萬戶的計劃,實際上只完成了5萬多戶。
由于義勇軍抗戰(zhàn)失敗,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尚在初始階段,就在這時土龍山人民發(fā)出了憤怒吼聲,其意義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非同凡響的。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