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錦文
接到參加橋梁制作與安裝現(xiàn)場踏勘的邀請,我立馬趕乘飛往銀川的航班。子夜時分,飛機降落在河東機場。民航巴士在街燈如晝的快速通道上疾駛。倦眼惺忪的我,卻傾心聆聽著汽車輪胎與瀝青路面摩擦出的咝咝聲,路橋工人的自豪油然而生。
我旅宿賓館的對面,便是彌散著煙火味道的豐收巷。清晨,我在豐收巷尋得一家門臉古樸典雅的粥店,點了一碗小米粥和一份孜然口味的香酥烤餅。那粥熬得到嘴就到肚的順滑。酵面的烤餅,外脆里酥,細細嚼咽余香滿口。
李茜如約陪我去太陽山踏勘。她打理著松蓬柔順的波波短發(fā),雙眸靈動如星,身穿煙灰色的過膝風衣,豐膄不失干練,親和蘊涵知性。
太陽山地處寧夏腹地的吳忠市,四門版的“牧馬人”吉普沿著高低起伏的211國道一路往南顛簸,將飛揚的塵土遠遠地拋在身面。不禁讓我想起晚唐詩人顧非熊《出塞即事二首》里的“此處游人堪下淚,更聞終日望狼煙。”
午餐安排在金積水廠擴建項目部。車剛停穩(wěn),我便直奔職工食堂。廚房簡陋整潔,鍋膛里燒煤的灶臺上嵌著三口鐵鍋。最里面擱著三層籠屜的鍋蒸著飯,中間的鍋里燒著菜,邊上稍小的鍋里在燒水。炊事員是對50歲出頭的夫妻檔?!耙蝗杖?,挺忙吧?”我主動招呼他們?!盎锸澈唵?,早上稀飯饅頭,偶爾煮回面條,中晚一飯一菜?!背盟崎_鍋蓋,我仔細一瞧,土豆茄子蒜薹胡羊雜碎的一鍋亂燉。
轉回小餐廳,正趕香味撲鼻的羊湯燉粉絲端上桌來,佐餐的蘸料,是香油、酸醋、辣椒醬和黑蒜頭。李茜一邊招呼我趁熱吃,一邊端碗埋頭連著咂了兩口湯。瞬間,豎起大拇指夸耀說:“不腥也不膻,這羊排燉的酥爛。”青花瓷的海碗里,奶白的羊肉湯淺顯地漫過米白的土豆粉絲,面上鋪著羊肋排、白蘿卜和青蒜花。
太陽山是國家西部大開發(fā)的一方熱土,更是一座深藏大漠的智能型煤化工業(yè)城。在太陽山開發(fā)區(qū),“不畏艱難、奮勇爭先”的標語牌時而撲入眼簾。園區(qū)的道路、河流、工地、廠房、寫字樓,無所不在地彰顯出生機和活力。
“太陽山將建設寧夏干旱帶上面積最大的濕地。規(guī)劃面積2447公頃,濕地率61%,鹽湖和溫泉湖拱衛(wèi)東西,苦水河自東向西流經濕地后注入黃河?!痹谝?guī)劃藍圖前,李茜繪聲繪色地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太陽山濕地綺麗的生態(tài)畫卷。
李茜的父母是“能工能戰(zhàn)”的第一代基建工程兵。她從咿呀學語就跟著教書的爺爺和奶奶,在江蘇的高郵湖畔長大?;ㄐ胖辏瑥乃姽こ虒I(yè)畢業(yè)的她,滿懷激情地來到青銅峽。我請她說說二十年的風雨歷程和酸甜苦辣。她卻饒有興致地給我描述賀蘭山洪水的洶涌,河套凌汛的壯觀,塞上叢林、草甸和鹽湖的美麗……“我們水電工程人的夢,就是用自己的汗和淚去潤澤腳下的土地?!彼D頭沖我笑笑,接著說:“學會用快樂去覆蓋曾經的痛苦,那些歷練和堅守,都會變得平淡自然?!?/p>
我們浴著日落余暉趕回銀川。李茜在“國強手扒”為我餞行。先是“三泡臺”,又叫“八寶茶”。那茶碗、碗的蓋和托,精致玲瓏。開水從茶師挎在右前臂上的銅壺嘴里注入茶碗的瞬間,茶葉緩展,杞菊懸浮,冉升的紅棗尤顯點睛之趣。茶葉是她特地挑的洞庭碧螺春,枸杞菊花養(yǎng)肝明目,紅棗甘草益氣補血,山楂片白芝麻和冰糖和胃消食。在寧夏,“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的“三泡臺”,蘊涵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敬畏之心。
我效仿李茜,左手提碗,右手拎蓋,順勢用蓋由里往外擋著浮物淺啜細飲?!拔乙圆璐?,希望我們合作愉快!”李茜淺碗邀飲。餞行的晚餐,四個寧夏特色菜,晶瑩潔白的手扒羊肉、去骨留皮的香酥雞、色澤鮮亮的金錢發(fā)菜和潤滑爽口的土豆粉塊。主食是大盤的寧夏炒餅,也叫“炒糊餑”。用事先做好的雜糧面烙餅,切出筷子寬的面條,加入新鮮時蔬在熱鍋冷油里翻炒,再添加上專門調配的佐料和蔥花,即可盛盤。貌似江南夜市排檔的炒面,筋道的口感和咸鮮的口味堪稱別具一格。
寧夏菜,清新自然,既不重油也不重糖,始終凸現(xiàn)出寧夏食材的天然要素。寧夏人,憨厚淳樸,既吃苦耐勞又克勤克儉,始終彰顯出鐵骨錚錚的內涵。
偶然的一次邂逅,卻留給我一段深刻的記憶。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