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強云
英語教學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挖掘潛力的任務,還肩負著塑造靈魂、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德育重任。德育滲透是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以期讓德育滲透卓有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寓德于教。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是德育的載體,一些慣用語、對話、課文等都蘊含豐富的德育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應在傳授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同時,善于捕捉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有機滲透這些元素,落實德育工作。
如在七年級上冊的Unit 1 This is me 教學中,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自我介紹或對朋友、同學等的介紹,掌握和熟練運用一些慣用語和常用句型,發(fā)展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語言交際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人物進行個性化介紹,如性格特點、業(yè)余愛好等,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了解,讓學生與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誼,同時學會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不足,從而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在教學My day 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安排作息時間、一日活動等,學會科學地安排時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守時習慣;在教學DIY 時,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識,使其積極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在教學What a brave young man 時,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林濤奮不顧身大火救人的精神,通過理解林濤在記者采訪中的回答—We must be careful with the fire,意識到火的危害,并注意小心用火,同時結合課后練習了解如何小心用火,提高防范意識;在教學The story of Xi Wang 時,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品質;等等?,F行教材中無處不蘊含著德育元素,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這些素材,實現寓德于教的目標。
創(chuàng)設德育滲透情境,寓德于啟。在英語教學中,除了要充分挖掘教學的德育素材,巧妙滲透德育,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巧妙設計日常交際活動,讓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學會與人溝通,不僅提升學生語言能力,還讓學生學會溝通、合作,共同學習、相互幫助,完成學習任務,并借助交際活動,啟迪學生心靈,以收到寓德于啟的效果。
如在A good read 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討論性的話題“How do you become good learners?”,組織學生圍繞話題進行討論,交流各自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取長補短、端正學習態(tài)度,從而養(yǎng)成刻苦學習的習慣。
教師還可以借助PPT 呈現一些生動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習的樂趣。如在教學The story of Xi Wang 時,教師可以借助PPT 呈現獵人捕殺野生動物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寓德于做。教學不僅是認知的過程,還是情感培養(yǎng)的過程。新課程倡導參與、體驗,倡導情感的培養(yǎng)和規(guī)范。要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應從學生日常行為的規(guī)范入手,通過規(guī)范行為實現寓德于做的目標。
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的Unit 1 Welcome to the unit時,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自我介紹,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運用“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等交際用語。教師不妨要求學生平時相互見面、見到教師等用英語問好,這樣既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也利于學生養(yǎng)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課上、課間、課后,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學生約束自己的言行。如課堂上點名某位學生回答問題,他不知道時,引導學生運用“Sorry,I don't know.”;學生不會時,要求其他學生不能嘲笑他人,讓他們記住“Don’t laugh at others.”;當學生學習不努力、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時,讓學生明白“No pains,no gains”;等等。只有不斷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才能讓德育落到實處。
巧妙結合生活實際,寓德于趣。德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最終目的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提升學生品質。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等,巧妙設計趣味性的活動,以達到寓德于趣、寓德于行的效果。
如在爸爸、媽媽生日時,鼓勵學生給爸爸、媽媽制作賀卡,寫上祝福,倡導他們用英語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等,以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使其學會感恩,從而實現道德品質的升華。
赫爾巴特曾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痹谟⒄Z教學中,教師應挖掘德育素材,巧設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等,有效滲透德育,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合作,讓德育潤物無聲,促進學生真正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