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吉, 程尚華
(1. 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 山東 青島266111;2. 山東蓬萊巨濤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山東 煙臺265607)
埋弧焊工藝由于熔深大、 生產率高、 機械化程度高, 適用于中厚板結構的長焊縫焊接,在造船、 壓力容器、 橋梁、 鐵路車輛、 工程機械、 管道、 核電站結構、 海洋結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是當今焊接生產中使用最普遍的熔焊方法之一[1-2]。 在焊接厚板時, 通常使用多絲串列埋弧焊, 當發(fā)現(xiàn)電弧因受磁偏吹影響導致穩(wěn)定性下降時, 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焊接電流的大小, 隨著電流逐漸增大, 電弧所受到的力也逐漸變大, 甚至影響焊接穩(wěn)定性, 可以說電流是影響焊接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3]; 另一方面,可通過接地極選擇和電源的斯科特接法消除磁偏吹對電弧的影響。 目前實際生產線采用雙電源雙絲交直流埋弧焊, 利用前導的直流電弧獲得較大的熔深, 而后導的交流電弧作用在前絲所形成的金屬熔池上, 以便減小與前絲電弧間的相互影響與磁偏吹, 同時改善焊縫的外形和表面光潔度[4-7]。 同時, 當前導電極為交流時,由于其熱效率相對小, 焊接工藝參數(shù)相對增大, 使得熔池溫度更高, 熱循環(huán)過程相對較慢, 冶金反應更為充分, 更有利于焊縫中微量元素的擴散, 提高焊縫性能, 防止焊縫出現(xiàn)氣孔和熱裂紋[8]。 鑒于此, 本研究針對厚壁直縫鋼管, 采用藥芯焊絲氣體保護焊FCAW-GS 橫焊打底、 雙絲交流埋弧焊接系統(tǒng)平焊填充的組合方式進行了焊接工藝試驗研究。
本試驗選用HY E36-Z35 鋼板, 板厚32 mm,主要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見表1 和表2。 根據(jù)焊接材料等強匹配原則, 為保證焊接接頭與母材具有同等的抗拉強度和抗淬硬脆化, 選用京群氣體保護藥芯焊絲GFL-71Ni (Φ1.2 mm / AWS 5.20/E71T-1J) 和 林 肯 埋 弧 焊 絲L-S3 (8500 焊 劑)(Φ4.0 mm/AWS 5.17/F7A8-EH12K H8), 以滿足強度、 塑性、 韌性等技術要求, 焊材的化學成分見表3, 力學性能見表4。 焊接設備采用雙電源LINCOLN AC-1200, 采用AR862A 型紅外測溫槍監(jiān)測預熱及層間溫度, 采用KYORITSU 型萬用表測定焊接電流及電壓。
表1 試板的主要化學成分
表2 試板的主要力學性能
表3 焊材的主要化學成分
表4 焊材的主要力學性能
本試驗采用X 形坡口組對形式, 坡口角度60°, 組對焊縫間隙1~3 mm, 鈍邊尺寸1~2 mm,試板尺寸為32 mm×200 mm×1 000 mm。 分別采用藥芯焊絲氣體保護焊FCAW-GS 進行橫焊焊道1和焊道2 的打底及埋弧焊平焊焊縫填充, 藥芯氣體保護焊電源極性為直流反接, 采用CO2(25%) +Ar (75%) 混合氣體保護。 埋弧焊電源極性為雙絲雙弧交流, 焊劑采用林肯8500 焊劑,前絲與后絲間距為20~25 mm, 后絲與前絲的交角為10°~15°, 焊絲干伸長為25~30 mm。
焊接前對焊縫坡口區(qū)域打磨清理, 除去坡口表面及附近的鐵銹、 油脂等影響焊縫性能的雜質, 打磨范圍為距離焊縫坡口邊緣20~30 mm 區(qū)域, 直至打磨光亮為止, 然后采用丙酮或酒精進行擦洗。 為降低鋼材的淬硬程度, 延緩或改善焊縫的冷卻速度, 以利于氫的溢出和應力條件的改善, 降低接頭的延遲裂紋傾向, 選取預熱溫度≥85 ℃, 控制層間溫度≤200 ℃。FCAW-GS 橫焊焊道1 和焊道2 打底焊接完成后, 需對FCAW-GS 橫焊打底進行清根處理,再進行焊縫坡口另一面的焊接, 焊接順序如圖1所示, 焊接結束后緩冷至室溫, 焊接工藝參數(shù)見表5。
圖1 焊接道次示意圖
表5 焊接工藝參數(shù)
焊接完成24 h 后, 對焊接試板外觀進行檢驗, 無咬邊、 焊瘤、 余高過高及表面裂紋等缺陷; 無損探傷 (MT、 UT、 RT) 檢驗結果均滿足標準要求。 根據(jù)AWS D1.1[9]及美國材料與試驗協(xié)會標準ASTM A370[10], 切取試樣對焊縫進行宏觀金相分析和常規(guī)拉伸、 彎曲、 維氏硬度、 -40 ℃低溫夏比V 形沖擊試驗 (試樣10 mm×10 mm×55 mm) 等力學性能測試。
焊縫接頭宏觀形貌如圖2 所示, 從圖2 可以看出, 填充金屬與母材熔合良好, 宏觀斷面未發(fā)現(xiàn)未熔合及裂紋等焊接缺陷。 拉伸試驗結果顯示, 試樣抗拉強度為525 MPa。 彎曲試驗后, 所有側彎試樣表面光滑無開裂現(xiàn)象發(fā)生。對焊縫接頭在-40 ℃的10 個不同位置各取3 個試樣進行夏比V 形沖擊試驗, 沖擊功平均值見表6, 從表6 可知, 平均沖擊功均遠大于34 J(-40 ℃), 表明焊接接頭低溫韌性良好, 但相比焊縫的其他區(qū)域而言, 焊縫中心是韌性相對薄弱區(qū)。 分別對焊縫、 母材及熱影響區(qū)所屬的10 個區(qū)域進行維氏硬度測試, 各區(qū)域測取3 個硬度值, 其平均值見表7, 從表7 可知, 焊接接頭中的焊縫金屬、 熱影響區(qū)、 母材的硬度檢測值均小于350HV10, 滿足AWS D1.1 焊接規(guī)范的要求。
圖2 焊縫接頭宏觀形貌
表6 夏比V 形沖擊試驗結果
表7 焊接接頭硬度檢測結果
(1) 采用藥芯焊絲氣體保護焊(FCAW-GS)橫焊打底與雙電源雙絲交流埋弧焊 (SAW) 焊接系統(tǒng)平焊填充組合的方式進行了焊接工藝試驗, 焊接過程中雙絲交流電弧穩(wěn)定, 得到了成型良好且力學性能優(yōu)異的焊接接頭。
(2) 焊縫接頭宏觀形貌和力學性能測試表明, 焊縫接頭滿足AWS D1.1 焊接規(guī)范的要求。
(3) 該工藝已經成功應用于厚壁直縫鋼管的焊接, 長期的焊接生產實踐表明, 產品質量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