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 楊志艷
上海市長寧區(qū)安順路幼兒園 胥夢超
在幼兒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展現、表達與數學知識技能的學習一樣重要。數學交流是數學思維能力表達的一種重要途徑,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交流能力,因此讓孩子們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發(fā)展數學交流能力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將從數學交流的概念和內涵、數學交流的意義以及大班幼兒數學學習中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和分析。
數學交流是一個重要的思維工具,能夠幫助幼兒分享數學想法,闡明對數學的理解,加深對數學概念和原理的學習。數字交流有很多含義,包括組織數學思維以向自己、同伴和教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分析他人的數學思維,精確地使用數學語言等。
數學交流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美國學校數學課程與評價標準》中指出:“數學交流就是指用文字、符號、動作等作為載體,對數學的概念、關系、規(guī)律、應用等的認識和感受進行表達、接受和轉換的活動?!?/p>
在許多關于數學交流的研究中,不同的學者對數學交流的認識有不同看法。徐斌艷認為數學交流能力“包括對文本的理解或者數學的語言表達,也包括對數學思考、解決方式以及結果的清晰的書面或口頭表達。數學交流能力一方面能夠接受數學事實、理解數學事實或判斷數學事實,另一方面會表達數學事實”;王永峰等人認為“數學交流是以數學的符號語言、文字語言、圖式語言為載體,以聽、說、讀、寫、做等方式讓主體學生接受和表達數學思想和情感的一種認識活動?!?/p>
結合以上文獻分析和大班幼兒年齡發(fā)展特點,我們認為:大班幼兒數學交流能力應包括能通過傾聽、交談等方式理解他人數學觀點,并進行分析和評價;能以口頭、書面(如圖畫、圖符、符號)等方法向同伴和教師解釋數學概念、思維過程、方法和結果,這個概念能夠全面概括大班幼兒數學能力的形式和內容。
數學交流對大班幼兒的數學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兒童通過口頭和書面的數知識的交流來更好地理解和鞏固他們對數的理解。通過這種交流,他們能學會運用更準確的數學語言、數的符號系統(tǒng)來表達他們的理解。”相對于中小班幼兒來說,大班幼兒經過兩年多的幼兒園數學教育,已經形成了較高水平的數學概念和數學認知,對數學的理解也開始從具體慢慢過渡到抽象。
在進行數學交流時,幼兒需要對概念或原理進行圖像、符號與語言之間的轉換,這能夠幫助幼兒在表象、語言形式上順利過渡,對于幼兒從學前的非正式數學能力到小學的正式數學能力的轉變會有很大幫助。不僅如此,通過互相交流,幼兒可以通過傾聽他人的觀點和思維來發(fā)現自身理解上的不足并進行補充,加深和完善對概念的理解。
數學思維過程的準確性與順暢性是反映幼兒數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數學交流能使數學思維具體化,同時也能促使幼兒對思維過程進行反思,進而完善或調整思維。
通過數學交流的方式,不僅能讓幼兒加深對數學概念和知識的理解,還能促進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幼兒在與他人交流數學知識和經驗時,需要組織他們的數學思維,并通過使用數學語言進而過渡到使用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數學思維。數學交流使得兒童的數學思維“看得見”,在此基礎上也能促進兒童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推動數學元認知的發(fā)展。
同伴合作通常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已有研究表明在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相對于無談話組,談話組的同伴交流中有更多的解釋性語言。數學交流能夠促進兒童進行合作性數學問題解決。
當今幼兒大多為獨生子女,自我中心傾向嚴重,傾聽和分享能力明顯較差。在日常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傾聽與分享數學觀點的交流方式,幼兒能夠進一步在理解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任務,使得合作學習更加有效,進而提升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
“數學語言是數學思想的表現形式,是進行數學思維和數學交流的工具?!睌祵W語言是幼兒理解數學問題和表述數學問題的前提,也是幼兒進行數學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橋梁。因此,數學語言在兒童數學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數學活動過程中,首先應注意數學語言的靈活性、嚴謹性、規(guī)范性等特點,注重對數學核心概念的理解與解釋,保證兒童的數學認知盡量準確無誤;其次,應給幼兒提供足夠的交流機會,培養(yǎng)大班幼兒數學語言的聽說能力,促進大班幼兒對數學語言的學習,為幼兒數學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鼓勵幼兒進行“出聲思維”,讓幼兒說出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就為幼兒提供了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堅持任務、用語言表達并聽見自己思維的一種方式,也能夠讓教師通過觀察和傾聽幼兒的聲音來評估幼兒的問題解決過程。
數學經驗不能僅僅局限于動手操作,還應該讓幼兒將“為什么這樣做、怎么做”表達出來,促進幼兒對數學問題解決過程的思考和表達。我們當前的數學教學仍然以“輸入”為主,更多地是教師將數學知識講授給幼兒,而幼兒的“輸出”卻是非常有限的。
游戲分享時間為幼兒的“輸出”提供了一個通道,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反問的方式激發(fā)幼兒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提問幼兒“你們?yōu)槭裁催@樣做,你們是怎么完成的”,引導幼兒詳細地討論概念、符號與圖像等相互之間的聯系,引導幼兒針對在數學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經驗進行分享,這樣幼兒不僅在傾聽他人的過程中學到了間接經驗,也梳理了自己的思維過程,為下一步數學活動的探索做好準備。
小組合作數學游戲或共同解決數學任務是幼兒數學交流的大好機會。不管是數學集體活動,還是個別化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合作性的數學游戲或問題情境對于大班數學教育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運用游戲的情境性和操作性來建構對數學概念和數學關系的理解,通過對解決數學問題過程的體驗,幼兒數學交流的內容更加具體直觀、豐富,而且更容易理解。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理解和學習,引導他們用語言、符號或用準確的數學概念、術語來表達他們的思維。
教師通過向幼兒介紹和示范正確的數學術語和概念,引導幼兒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和解釋他們的結果,從而加深他們對數概念的理解。比如,在運動前可以讓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示意圖來擺放運動器械,幼兒通過互相提問、分享、質疑、驗證等過程共同完成任務,并在此基礎上共同學習關于方位的核心概念;又如,通過四人玩飛行棋活動,幼兒預測走幾步可以飛行,討論輸贏問題等,這都是幼兒數學交流機會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