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燈亮
(利辛縣中醫(yī)院外三科,安徽 利辛 236700)
輸尿管上段結石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泌尿系統(tǒng)結石。結石在輸尿管內停留的時間過長可引發(fā)腎功能障礙。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確切,且創(chuàng)傷性較小。不足之處在于術后患者體內殘留的結石無法在短時間內排凈,其發(fā)生輸尿管梗阻、感染、疼痛等并發(fā)癥的風險較高[1]。相關的研究指出,為接受碎石術的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進行中藥治療可促進其體內殘留結石的排出,提高其結石的排凈率,減少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本文對利辛縣中醫(yī)院收治63 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聯合中藥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
將利辛縣中醫(yī)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63 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納入本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比組(30例)和聯合組(33 例)。聯合組患者中有男患者17 例,女患者16 例;其年齡為23 ~68 歲,平均年齡(45.0±1.5)歲;其結石的直徑為0.5 ~2 cm,平均直徑(1.2±0.3)cm;其中有左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5 例,右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8 例;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有8 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3 例。對比組患者中有男患者15 例,女患者15 例;其年齡為22 ~69 歲,平均年齡(45.2±1.4)歲;其結石的直徑為0.6 ~1.9 cm,平均直徑(1.3±0.2)cm ;其中有左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4 例,右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6 例;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有6 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2 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 >0.05。
為對比組患者采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經其尿道置入斑馬導絲。插入輸尿管擴張鞘,將輸尿管軟鏡置入。將鈥激光光纖插入至結石處,連接鈥激光治療儀,然后使用鈥激光擊碎結石。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輸尿管,用負壓吸引法清除殘留的結石,然后留置雙J 管。在此基礎上,對聯合組患者進行中藥治療。所用中藥方的方劑組成和用法是:三七粉3 g(沖服),甘草、雞內金各10 g,豬苓、澤瀉、牛膝、白茅根各15 g,茯苓、車前子、威靈仙各20 g,黃芪、海金沙各30 g,金錢草50 g。水煎服,每天1 劑(200 ml),分早晚兩次服下。從碎石術結束后當天開始服用,連服4 周。
1)術后2 周、4 周兩組患者結石的殘留率。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熱、輸尿管結石石街、血尿)的發(fā)生率。3)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采用軟件SPSS 19.0 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術后2 周、4 周,聯合組患者結石的殘留率(6.06%、0%)均低于對比組患者結石的殘留率(26.67%、13.33%),P <0.05。詳見表1。
表1 術后2 周、4 周兩組患者結石殘留率的對比[n(%)]
聯合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0%)低于對比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3.33%),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對比[n(%)]
聯合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03±0.25)d,對比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4.11±0.31)d,二者相比,P <0.05。
泌尿系統(tǒng)結石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患者中,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的占比高達50% 以上。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創(chuàng)傷性較小,術中利用鈥激光的光熱效應可將結石粉碎,且碎石過程中結石的移位較小。不足之處在于術后患者體內殘留的結石無法在短時間內排凈,其發(fā)生輸尿管梗阻、感染、疼痛、血尿等并發(fā)癥的風險較高。如何提高此類患者術后結石的清除率、減少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臨床上研究的熱點。中醫(yī)認為,輸尿管上段結石屬于“石淋”的范疇。此病主要是由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節(jié)、久病勞傷所致。其病位在腎,病機以腎虛為本,以砂石內結為標,兼夾濕熱、氣滯、血瘀為病,屬虛實夾雜之證[3]。本研究中所用中藥方的方劑組成包括三七粉、甘草、雞內金、豬苓、澤瀉、海金沙、車前子、白茅根、黃芪、牛膝、威靈仙、金錢草、甘草等。其中海金沙可起到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的作用;車前子可清熱利尿;白茅根可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三七可活血化瘀;澤瀉可利水滲濕、泄熱;黃芪可補中益氣;牛膝可補益肝腎、活血通經;威靈仙可降氣泄?jié)?;甘草可清熱解毒[4]?,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金錢草可抑制結石的生長,擴張輸尿管[5]。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聯合中藥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結石的殘留率,減少其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