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瑤瑤
生命、自由和財產被普遍認為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人身自由作為一項基本人權,是現(xiàn)代各國憲法嚴加保護的、最基本的公民權利,是公民享有和行使其他權利、保障社會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在法治文明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各個國家以及國際公約對人身自由給予高度重視,我國憲法和部門法對人身自由都有相關規(guī)定。現(xiàn)階段,我國對公民人身自由權保障仍存在一些問題,司法實踐中非法剝奪或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案件時有發(fā)生。本文對我國憲法中的保護規(guī)定,就“趙作?!卑笇ΜF(xiàn)存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公民人身自由的保障相應的對策。
一、關于人身自由權保障的法律規(guī)定
我國憲法對人身自由權的規(guī)定:自54憲法以來,我國歷部憲法無一例外的對人身自由權加以保護。54憲法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法院決定或者人民檢察院批準,不受逮捕”,這是公民人身自由權首次上升到憲法層面的規(guī)定,同時也明確了公權力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程序。直到82憲法對于人身自由權的保護相較前幾部憲法更為完善,也更加重視,是一部體現(xiàn)人民意志的根本法。憲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同時也規(guī)定了廣義的人身自由即人格尊嚴、住宅安寧、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充實了憲法保護內容。82憲法首次將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一章置于總綱之后、國家機構之前,突出了人身自由權的重要性。2004年憲法修正案在“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頭一條即33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3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也體現(xiàn)了對人權的憲法層面保護。
二、我國人身自由權保護存在的缺陷
憲法欠缺保護公民人身自由的程序性條款。在保護人身自由方面,民法、刑法都有相應的規(guī)定,憲法與普通法的規(guī)定不盡相同,具有規(guī)制公權力的作用,當人身自由受到公權力侵害時必然需要憲法的保護。對無辜的公民來說,蒙冤被判處監(jiān)禁、無期徒刑乃至死刑,嚴重侵犯了其人身權利。趙作海案中,被刑拘以后一直關押在看守所,趙作海本是無辜之人,在一個月內做了九次有罪供述,就連他的妻子也被迫提供不利于被告人的證詞,刑訊逼供是決定性因素。究其本質,憲法相關規(guī)定更多的站在國家機關的角度,而缺失對公民人身自由剝奪或限制的程序性規(guī)定。
法院審判權容易受到眾多主體的干預。在趙作海案中,檢察機關曾三次認為證據(jù)存在重大缺陷,將材料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堅持疑點不排除就不受理,但是公安機并沒有做出有實質意義的補充偵察。2002年八九月份,公安機關在清理超期羈押專項檢查活動中,將該案提交商丘市政法委研究,政法委組織專題研究會,經過會議集體研究,由書記個人說了算,認為此案具備了起訴條件。此后,上級部門負責人對此案做出“快審快判”的批示,要求檢察院必須在20天內起訴到法院,商丘市委政法委把結論都定好了,檢察院“決定”受理此案并起訴、法院“依法”判決趙作海死緩,只不過是個形式。商丘市政法委推動公、檢、法機關違反原則辦理案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謂“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在趙作海案的后期辦案中根本無從談起。
三、完善公民人身自由權保障的建議
落實保護人身自由的程序性條款。建議在憲法中增加以下人身自由保護的程序性條款:第一,我國刑訴法中規(guī)定了“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即任何人不能被強迫證明自己有罪,憲法作為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也應有所體現(xiàn)。第二,嚴禁刑訊逼供,司法工作人員在取證時,不能對被告人采用肉刑或變相肉刑暴力取證。第三,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證據(jù),不得作為定案的證據(jù)。實體法規(guī)定了人身自由權的內容,程序法應當對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權的方式、步驟、空間、時限有所規(guī)定,應盡快把保護人身自由的程序性條款落實到憲法修正案中,使憲法更好的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權。
保障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第一,轉變各級黨委和政法委員會對法院的領導,政法委員會是黨委領導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任務是宏觀指導、協(xié)調、監(jiān)督、檢查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部門開展工作,維護社會穩(wěn)定。應當明確黨對審判機關的領導是政治和精神層面的領導,而不是直接對審判工作進行干預;完善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制度,領導干部不得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不得對案件的證據(jù)采信、事實認定、司法裁判等作出具體決定。第二,完善人大對法院審判工作的監(jiān)督。人大可以通過聽取法院的工作報告、對法院工作進行詢問、質詢、視察的方式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監(jiān)督制約;對非法干涉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行為進行打擊,監(jiān)督法院獨立審判地位不受侵犯,糾正一些錯案,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得以實現(xiàn)。
四、總結
憲法具有限制公權力、保障公民權利的作用,人身自由權是公民享有和行使其他權利的基礎。中國法治的完善需要趙作海案這樣的個案來推進,但于公民個人來講這樣的代價太大了。為此,應當及時采取措施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障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將公民的人身自由權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虎.限制公權視角下人身自由的制度保障[D].江蘇:揚州大學,2012. DOI:10.7666/d.Y2258466.
[2]張春紅.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保障[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3. DOI:10.7666/d.Y2352300.
[3]韓明.論人身自由的法律保護[D].山東:山東大學,2010. DOI:10.7666/d.y1790081.
[4]衣春霖.論人身自由權的制度保障——憲法學視野下的探索[D].山東:山東大學,2008. DOI:10.7666/d.y1350659.
[5]鄧霞.我國憲法對人身自由權的保護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20):59-60.
[6]方菲.趙作海案:“被害人”回家了[J].方圓,2019(Z1):100-101.
[7]張千帆著. 憲法學導論 原理與應用 第3版[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4.04.
(青島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