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佳,周永貴
(岳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湖南 岳陽 414000)
胃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該疾病在臨床具有極高發(fā)病率以及死亡率,而在疾病早期,患者無典型表現(xiàn),而隨著疾病的不斷進展,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多嚴重癥狀。隨著我國人們飲食結構以及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進而導致胃癌的發(fā)病人群不斷增加,若治療不及時,嚴重威脅患者健康[1]。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手術方式治療,主要分為開腹手術以及腹腔鏡手術治療,二者相比較,后者更具有優(yōu)勢,且安全性高,能夠延長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復發(fā)風險[2]。本研究通過分析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并對其效果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6年~2019年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納入標準:符合胃癌的診斷標準[3]。本次研究經(jīng)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觀察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5~68歲,平均(51.51±1.32)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9例,年齡36~68歲,平均(52.33±1.6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開腹手術治療?;颊呷⊙雠P位開展手術,對患者病變大小以及病變部位進行探查,將患者胃靜脈和胃動脈進行結扎,應將結腸前系膜和大網(wǎng)膜進行分離,將周圍淋巴結進行清除,與患者實際情況結合,進行全胃切除術或次切除術。觀察組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體位與對照組相同,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在患者臍部下方位置做一道切口,切口長度為1 cm,將套管針置入。并為患者建立人工氣腹,將氣腹壓力維持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3 kPa),將腹腔鏡置入,從而對患者腹腔情況進行全面探查。在患者左右腋下前線肋緣下方2 cm位置和左右鎖骨中線臍部上方2 cm部位做4個穿刺孔,并將其作為手術操作孔。將患者十二指腸進行游離,采用直線方式將吻合器切割,將十二指腸球切斷,將小網(wǎng)膜切斷,將患者淋巴結全部清除。后操作與對照組相同。術后患者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觀察組、對照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指標包含手術指標、治療效果以及兩年復發(fā)率。
2.1兩組手術指標對比:觀察組早期胃癌患者術中出血量(156.52±2.65)ml、手術切口長度(6.22±1.54)cm、住院時間(12.22±1.31)d,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2.2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顯效20例,所占比66.67%;有效8例,所占比26.67%;無效2例,所占比6.67%,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3兩年復發(fā)率的比較:觀察組早期胃癌患者兩年復發(fā)率3.33%(1/30),低于對照組的33.3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中,胃癌十分常見,而早期胃癌主要是指人體黏膜和黏膜下所發(fā)生的腫瘤[4],該階段患者未出現(xiàn)血運轉(zhuǎn)移以及淋巴結轉(zhuǎn)移情況,臨床無特異性癥狀,部分患者存在惡心嘔吐等輕微不良反應。而隨著疾病的加重,易導致其臨床表現(xiàn)更為明顯[5]。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早期給予其有效治療十分必要,不僅能夠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時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同時避免癌癥的擴散[6]。
目前臨床對于胃癌的治療一般以手術方式治療,但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雖然能夠使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手術切口較大,且患者出血量較多,術后易增加其感染風險,導致其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導致常規(guī)手術應用受到限制[7]。而隨著我國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手術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其具有諸多優(yōu)勢,比如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短、切口小、術后恢復快、術中出血量少等。而將其用在早期胃癌的治療中,取得顯著效果,并且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①在手術過程中,應將人體胃部及其周圍部位完全切除。②手術過程中保證細致性操作。③術中需清理干凈患者所有淋巴結。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腹腔鏡手術安全性高,且能夠降低患者復發(fā)率,能夠促進患者術后早期康復[8-10]。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156.52±2.65)ml、手術切口長度(6.22±1.54)cm、住院時間(12.22±1.31)d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早期胃癌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效20例,所占比66.67%;有效8例,所占比26.67%;無效2例,所占比6.67%)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兩年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早期胃癌的臨床療效比較中,腹腔鏡手術更具有優(yōu)勢,且具有極高安全性,復發(fā)率較低,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