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再帕爾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北京 100081)
回鶻摩尼教文獻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神祇比較多,名字不好記,每一位神一般有好幾個名字。摩尼教諸神名稱的命名一般采用四種形式:直接借用古敘利亞語的名稱來命名;翻譯古敘利亞語名稱來命名;與馬自達教神話人物的名稱聯(lián)系起來命名;根據(jù)人物性質(zhì)來命名。①因此,一個神在不同的場合可能以不同的名稱出現(xiàn),如“凈風”在粟特語中通過古敘利亞語名稱的翻譯來命名為Wad?iwanta(g);通過與馬自達教神話人物的名稱聯(lián)系起來命名為Wi?parkar。回鶻語在借用伊朗諸語形式的同時,也采用了本語的形式。
摩尼教經(jīng)典的古敘利亞語原版保留著摩尼最初的思想,但是當摩尼教諸神的名字傳到其他民族的語言和文化時出現(xiàn)了古敘利亞語原版所沒有的形式,這種現(xiàn)象摩尼在世時就出現(xiàn)。比如,大明尊Abbā d?Rabbū?ā的名字在中古波斯語被翻譯成Zurvān,是瑣羅亞斯德教的最高神。也就是說,當摩尼教眾神和眾天使的名字翻譯成伊朗諸語時經(jīng)常變成瑣羅亞斯德教的神祇。因此,Abbā d?Rabbū?ā在中古波斯語被譯為pīd ī wuzurgīh,或直接被瑣羅亞斯德教的神Zurwān 所替代。同樣,摩尼教的初人Nā?ā Qa?māyā被稱為Ohrmazd Bay,即瑣羅亞斯德教的阿胡拉馬自達(Ohrmazd),這些神的名字在漢語翻譯成佛教的神。比如qaryā“呼神”在漢語翻譯成佛教的觀音(梵語Avalokite?vara)。
為了便于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祈求摩尼教神靈,回鶻摩尼教徒們通過文獻形式整理了主要神靈的名字及其作用。教徒們在進食前提起這些神靈的名字,由選民帶頭宣讀。比如一篇Pelliot Chinois 3049[B]號的殘片中提供進食圣餐前的祈禱詞,其中包括大部分神靈的名字:②
ün a?nuq? ?g t??ri. sav a?nuq? xormuzta t??ri. ?grün?ü ??türügli a?nuq? wi?parkar t??ri. y?rüg a?nuq? kün t??ri. bilg? bilig a?nuq? ay t??ri. kertü a?nuq? kanī rō??n t??ri. amranmaq a?nuq? t?n tura t??ri.kertgünm?k a?nuq? yel t??ri.tük?llig a?nuqi yaruq t??ri.tat?γliγ a?nuq? suv t??ri.s?rinm?k a?nuq? ot t??ri.am?l yava? a?nuq? frī rō?an t??ri. tüz k??üllüg a?nuq? vam t??ri. suysuz yazuqsuzta a?nuq? ax?i?pat t??ri.tük?l urun?aql?γ a?nuq? k?k t??ri xan?. ?ktir a?nuq? wi?aγni t??ri. bulun? a?nuq? t?gr?tkü?i t??ri. alq?? a?nuq? yer t??ri xan?.?gm? a?nuq? xro?tag t??ri.üdrülmü? bulun? a?nuq? padwaxtag t??ri.yaruq ton a?nuq? kü?lüg t??ri.yaruq a?nuq? uluγ nom qut?.qamaγ?n tük?lligl?r ol.
音為?g t??ri(善母)。言為xormuzta t??ri(先意)。使人聽到快樂(之聲)為wi?parkar t??ri(凈風)。義為kün t??ri。智為ay t??ri。真為kani ro??n t??ri。愛為t?n tura t??ri。信任為yel t??ri。完美為yaruq t??ri。甜為suv t??ri。忍為ot t??ri。溫和為frī rō?an t??ri。公正為vam t??ri。無罪無辜為ax?i?pat t??ri。信心為k?k t??ri xan?。報答為wi?aγni t??ri。成就為t?gr?tkü?i t??ri。贊美為yer t??ri xan?。夸贊為xro?tag t??ri。選中的成就為padwaxtag t??ri。光明長袍為kü?lüg t??ri。光明為uluγ nom qut?。全部完美的為他(?zrua)。
另一篇Pelliot Chinois 3407 號(Clark,224 頁)殘片的內(nèi)容與以上文獻一致。內(nèi)容不全的ch/U 6818[v]號文獻(Clark,226頁)的內(nèi)容稍微不同:
[ün]a?nuq? ?g t??ri. sav a?nuq? xormuzta t??ri. ?grün?ü ??türügli a?nuq? wād?īwanta t??ri. y?rüg a?nuq? kün[t?]?ri.bilg? bilig a?nuq? ay t??ri.kertü a?nuq? kanī rō??n[t?]?ri. amranmaq a?nuq? t?n[tura t??ri.]
音為?g t??ri(善母)。言為xormuzta t??ri(先意)。使人聽到快樂(之聲)為wād?īwanta t??ri(凈風)。義為kün t??ri。智為ay t??ri。真為kani ro??n t??ri。愛為t?n tura t??ri。
這些神的名字在摩尼教文獻中反復出現(xiàn),以下具體解釋其來源和作用。
國度敘利亞語帕提亞語漢語回鶻語希臘語拉丁語Reason hawnā bām相qut νο??(Nous)mensimages/BZ_36_531_2741_618_2768.pngMind madde‘ā manohmēd心?g εννοια(Ennoia)sensusimages/BZ_36_807_2739_895_2766.pngIntelligence reyānā u?念k??ül φρονησι?(Phronēsis)prudentiaimages/BZ_36_1098_2741_1189_2768.pngThought ma??av?ɑ andē?i?n思saqin? ενθυμησι?(Enthymēsis)intellectusimages/BZ_36_1396_2740_1539_2767.pngUnderstanding tar‘i?ā parmānag意tuymaq λογισμο?(Logismos)cogitatioimages/BZ_36_1730_2739_1852_2766.png
與大明尊相對應的是黑暗王國的最高主宰黑暗魔王(貪魔)mlex ?e?oxā。他住在黑暗之國,也有五個國度:黑煙之國、焰火之國,邪風之國、臭水之國和黑暗之國。
瑣羅亞斯德教的最高神是善神Ahura Mazda(有Ohrmazd、Ahuramazda、Hourmazd、Hormazd、Harzoo、Hurmuz 等不同的形式)和惡神Angra Mainyu(Ahriman)。他們分別負責創(chuàng)造善、惡兩種事物。該教在薩珊王朝時期出現(xiàn)了異端派——Zurvanism(察宛派),其中Ahura Mazda 降級為最高神Zurvan(察宛)的雙胞胎兒子之一。即該派認為Ahura Mazda 和Ahriman 不是最高神,還有比他們更高的無始無終的神,叫Zurvan(意為“時間”)。Ahura Mazda 和Ahriman 只不過是他的雙胞胎兒子而已。世間一切均為Zurvan 神所創(chuàng)造。Zurvan 神在摩尼教里變成光明王國的至高神。該詞在回鶻語的形式為?zrua/zrva。在其他語言中的形式:
馬自達教③中古波斯zurwān,中古波斯by zrw’n,帕提亞語zrw’bγyy,粟特語zrw’bγyy、’zrw’bγyy,由粟特語借入回鶻語?;佞X語又稱之為uluγ ilig t??ri xani“偉大尊貴的諸神之王”。
?imnu“魔王”:瑣羅亞斯德教的惡神Angra Mainyu(Ahriman),是善神Ahura Mazda 的兄弟,Zurvan神的雙胞胎兒子之一,負責創(chuàng)造邪惡。在摩尼教指光明之神的對手黑暗之神,古波斯語的’hriman一詞通過語音演變,在粟特語中變成?imnu,④由粟特語借入回鶻語。在其他語言中的形式: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hriman,撒布拉干(?ābuhragān)’hrmyn,中古波斯語’hrmyn,帕提亞語’hrmyn,粟特語?mnw。
Az:貪欲、貪魔,是魔王之子。在其他語言中的形式:
撒布拉干’’z,中古波斯語’’z,帕提亞語’’z,粟特語’’z“欲望、貪欲”。āz是回鶻摩尼教和佛教文獻中常用的一個詞。此名源自瑣羅亞斯德教的魔鬼A?i Dahāka。回鶻語文獻中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為az y?k“貪魔”。其中,y?k“魔鬼”<粟特語<中古印度語yakkha,梵語yak?a。
第一次召喚出的諸神:初際時光明和黑暗相互對峙著,互不侵犯,斷然分開。初際末期,黑暗發(fā)現(xiàn)光明王國,并趁其不備,對其進行侵犯,光明王國陷入一片混亂。大明尊見勢不妙,就召喚出善母。
?g T??ri:生命之母(善母)。善母自己又召喚出先意,由他來對付侵略者。
生命之母在敘利亞語ama d?y,中古波斯語m’dr‘y zynd’n。
在馬自達教,生命之母被稱為:帕提亞語’rd’w’n m’d,粟特語’rδ’w’n m’?“公正母”;粟特語r’mr’? wxβγyy“快樂之神”。
生命之母:粟特語’δδm’t。
Xormuzta T??ri:先意(初人),世間第一個人和神,天堂之主。
在瑣羅亞斯德教,原來指最高神(善神)Ahura Mazda(阿胡拉馬自達)。在薩珊王朝時期出現(xiàn)的異端派Zurvanism(察宛派)里,Ahura Mazda 被降級為最高神Zurvan 的雙胞胎兒子之一。在摩尼教里,Ohrmazd Bay(阿胡拉馬自達)用來指Na?a Qadmaya“初人”。在馬自達教中:波斯語Ohrmazd,撒布拉干’whrmyzd by,中古波斯語’whrmyzd by,帕提亞語’whrmyzdbg,粟特語xwrmz ?’βγ。由粟特語借入回鶻語。
Be? T??ri:五神(五明子),先意召出五明子作為他的兒子。五明子指氣、風、明、水、火。先意把這些光明元素作為甲胄,披掛上陣,與黑暗作戰(zhàn)。先意最后一敗涂地,而五明子被暗魔吞噬。
回鶻語中五明子分別稱為tintura t??rii、yil t??ri、y(a)ruq t??rii、suw t??rii、oot t??rii。
初人五子在敘利亞語?m?’’lh’zywn’“五神”,帕提亞語pnj rw?n“五光明”。
五明子在馬自達教神話里的名稱為: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amahraspandān,撒布拉干’mhr’spnd’n,中古波斯語mhr’spnd’n,粟特語mrδ’spnd。回鶻語中也有mardaspand的形式,借自粟特語。
Tintura:氣(清凈氣),初人的第一個兒子。
在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frawahr、frawardīn,撒布拉干pr’whr,中波斯語pr’whr,帕提亞語’rd’w frwrdyn,粟特語’r?’w frwr?yy。
Yil:風(妙風),初人的第二個兒子。其他語言中的形式:
撒布拉干w’d,中古波斯語w’d,帕提亞語w’d,粟特語w’?。
Yaruq:光(明力),初人的第三個兒子。
撒布拉干rw?n,帕提亞語rw?n,粟特語語rwx?n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ardawahi?t,粟特語’r?xw??
Suw:水(妙水),初人的第四個兒子。
撒布拉干’b,中古波斯語’b,帕提亞語’b,粟特語’’p。
Ot:火(妙火),初人的第五個兒子。
撒布拉干’dwr,中古波斯語’dwr,帕提亞語’dwr,粟特語’’?r。
第二次召喚出的諸神:先意蘇醒過來后向善母呼救,善母又向大明尊乞援。于是大明尊第二次召喚,召出了明友、大般和凈風三位明使。
Fri-rō?n T??ri:光明之友(明友,樂明佛),他的使命是負責制造日月。其他語言中的形式:
敘利亞語?byb nhyr’“光明之愛”,撒布拉干rw?n’n xw’ryst,帕提亞語fryrw?n,粟特語fryy rw?n βγyy。
Wām T??ri/Tang T??ri:黎明之神(大般,造相佛),意為建筑師,負責營建一座新樂園,讓得救的光明分子到里面居住,同時還負責筑造城墻,不讓黑暗走出他的境域?;佞X摩尼教贊美詩以粟特語vam vaγi-nu? ba?“大般贊美歌”開頭,回鶻語中稱為tang t??ri。如ta? t??ri k?lti,ta? t?nri ?zi k?lti“黎明之神來了,黎明之神親自來了”
直接借用敘利亞語名稱的形式:
大建筑師:敘利亞語bn rb’,帕提亞語b’myzd,粟特語β’m βγyy
翻譯敘利亞語名稱的形式:
大建筑師:敘利亞語bn rb’,撒布拉干r’z‘y wzrg,中古波斯語干r’z‘y rw?n
Wi?parkar T??ri/Wad?iwanta(g)T??ri:凈風、凈活風、生命之靈,萬物之創(chuàng)造者。凈風意為活躍的精靈,負責救出先意和降服暗魔。拉丁語叫Spiritus Vivens。
翻譯敘利亞語名稱的形式:
活躍的精靈:敘利亞語rw?’?y’,帕提亞語w’d jywndg,粟特語w’d jywndg、w’δ jywndyy。
中古波斯語w’x? zyndg
與馬自達教神話里的人物名稱聯(lián)系的形式:
中古波斯語w’x? zyndg。阿維斯陀Vaiiu? uparō.kairiiō,粟特語wy?prkr。
五子:凈風五子(五妙身),管理整個世界。凈風為了救助先意而創(chuàng)造他們。凈風及其五子一起把先意救出黑暗,并用黑暗群魔的尸體和皮膚造成了蒼穹和地界,用光明創(chuàng)造了日月。五子的每一位負責世界的一部分。他們的特點是——理性:光輝衛(wèi)士(持世明使)、思:榮耀之王(催光明使)、智慧:阿達姆斯(降魔勝使)、思想:尊貴之王(十天大王)、理解:持地者(地藏明使)。
Ax?i?pat T??ri:光輝衛(wèi)士,持世明使,負責提住這個世界。拉丁語叫Splenditenens,是活躍精靈的第一子。
與馬自達教神話里的人物名稱聯(lián)系的形式: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dahibed,撒布拉干dhybyd.
通過人物性質(zhì)來命名的形式:
粟特語x?y?pt βγw?;佞X語的形式借自粟特語。
T?gr?tgü?i T??ri:催光明使,負責旋轉(zhuǎn)天體。拉丁語叫Gloriosus rex,在其他語言中,他是活躍精靈的第四子。
與馬自達教神話里的人物名稱聯(lián)系的形式: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zandbed,撒布拉干zndbyd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spendārmad,粟特語z’y spnd(’rm)t
Wi?agni T??ri:智慧,阿達姆斯降魔勝使,他持盾執(zhí)矛,負責驅(qū)趕暗魔的救兵。拉丁語叫Adamas,是活躍精靈的第三子。
與馬自達教神話里的人物名稱聯(lián)系的形式: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wisbed,撒布拉干wysbyd,wysbyd yzd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wahrām,粟特語w?γnyy βγyy。
回鶻文獻中有addmuz ro?(a)t??ri“光明的阿達姆斯神”,Adamas在希臘語αδαμαζ,敘利亞語’dmws nwhr’,帕提亞語、粟特語adamus。
K?k T??ri Xani:尊貴之王,十天大王,負責用他的光芒收集光明的微粒碎屑。拉丁語叫Rex honoris,在其他語言中,他是活躍精靈的第二子,撒布拉干p’hrgbyd“守護神”,粟特語sm’n x?yd“天王”。
Yer T?ngri Xani:地藏明使,持地者,負責用肩膀托住整個世界。在拉丁語叫Atlas“巨人”,他是活躍精靈的第五子。
翻譯敘利亞語名稱的形式:
敘利亞語tr‘yt’,撒布拉干prm’ngyn yzd.
與馬自達教神話里的人物名稱聯(lián)系的形式: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mānbed,撒布拉干m’nbyd、m’nbyd yzd。
Xro?tag T??ri(呼神)——Padwahtag T??ri(應神):呼喚—應答:凈風走到黑暗地獄的邊緣,大聲疾呼先意,先意應聲回答。這一呼一應便產(chǎn)生了呼神和應神。(回鶻語oq?γl?“呼喊”、ünt?gli“應答”)。凈風聽到先意的應聲后,就深入到地獄邊緣里,伸出右手抓住了先意,把他舉出地獄,讓他升到大般所建造的新樂園里,成為新樂園的主人。接著,凈風又重返到地獄的深淵里,把黑暗死樹連根拔掉,不讓其再生長。然后返回到戰(zhàn)場,擒殺眾惡魔,終于制止了黑暗對光明的入侵。
呼神:敘利亞語qry’,撒布拉干xwndg,中古波斯語xwndg,帕提亞語xrw??g,粟特語xrw?tg“被叫者”
應神:敘利亞語‘ny’,中古波斯語、帕提亞語pdw’x?g,粟特語pδw’x?q“回答者”。
第三次派遣者:敘利亞語’yzgd’“使者”,帕提亞語hrdyg fry?tg“第三次派遣者”,粟特語’?tykw pr’?t’k“第三次派遣者”。
I?ugma burxanlar光明使節(jié)(明使),保持月亮和太陽的運轉(zhuǎn),并負責季節(jié)的輪流。
Kün T??ri“日神”:撒布拉干xwr、xwrx?yd“太陽”,中古波斯語xwr、xwrx?yd,帕提亞語hwr、xwrx?yd,粟特語xwr、xwr βγyy“太陽,太陽神”。
Yi?o:光明耶穌,負責亞當和夏娃。
由于暗魔造出了囚禁光明分子的人身,使得恢復光明的工作更加復雜。大明尊不得不派遣更多的明使來做這項工作,其中最大的是耶穌,漢語摩尼經(jīng)典稱為夷數(shù)。夷數(shù)到了地上以后,見亞當正在昏睡,便將他喚醒,并驅(qū)走周圍監(jiān)視他的惡魔,然后向他說教,使亞當明白自己的出身,并且告訴他光明的可貴及其面臨的危險。
從敘利亞語直接借用的形式:
光芒的耶穌:敘利亞語yy?w‘zywn’,中古波斯語yy?w‘‘spyxt’n,帕提亞語yy?w‘zyw’
與馬自達教神話里的人物名稱聯(lián)系的形式:
敘利亞語Yi?ō‘zīwā,帕提亞語yy?w‘zyw’,粟特語yy?w‘
Ay T??ri“月神”:從敘利亞語翻譯的形式:
撒布拉干m’? yzd“月、月神”,中波斯語m’?、m’? yzd,帕提亞語m’?、m’? yzd,粟特語m’x、m’x βγyy“月,月神”。
Kāni rō?n:光明童女
從敘利亞語翻譯的形式:
中古波斯語knygrw?n,帕提亞語knygrw?n,粟特語qnygrw?n、rwx?n’βγpwryc?;佞X語中除了kani(g)ro?an,還有其譯文yaruq qizi,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Sadwēs,帕提亞語sdwys
日宮十二化女:敘利亞語trt‘sr’btwlt’,中古波斯語qanyg’n rw?n’n,帕提亞語qanyg’n,粟特語βγpwr(y?)t
Sro?rt T??ri:蘇露沙羅夷、盧舍那,王國之棟梁,公正之神。
馬自達教中古波斯語Srō?,中古波斯語srw?hr’y“公正的Srō?”,粟特語srw?r? βγγy“公正之神Srō?”。
Nomquti/Dinquti T??ri:大智者。
與馬自達教神話人物聯(lián)系的形式:
馬自達中古波斯語wahman,中古波斯語whmn,粟特語whmn rw?n。
回鶻摩尼教文獻中出現(xiàn)yu?o k(?)nig w(a)hm(a)n ro?(a)n t(?)?ri。其中出現(xiàn)三位神的名字:yu?o“耶穌”、k(?)nig“光明童女”,w(a)hm(a)n ro?(a)n“光明wahman”,即nomquti。
根據(jù)人物性質(zhì)命名的形式:
拉丁語Nous,中古波斯語fr?‘ydyn“宗教的榮耀”,帕提亞語dyn fr?,粟特語δynyfrn。
Adam:亞當:拉丁語Adam,敘利亞語’dm,帕提亞語’d’m,粟特語’δ’m。
通過分析回鶻摩尼教文獻中的神祇之名,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回鶻摩尼教文獻中瑣羅亞斯德教的影響非常明顯,這當然歸功于粟特語。
注釋:
①Werner Sundermann. 1979. Namen von G?ttern,D?monen und Menschen in iranischen Versionen der manich?ischen Mythos[J].in AoF 6,pp.95-133.[1.11]。
②Larry Clark. 2013. Corpus Fontium Manichaeorum,Series Turcica II,Uyghur Manichaean Texts,Translations. Commentary.Volume II:Liturgical Texts.Brepols Publishers n.v.,Turnhout,Belgium.pp.219-220。
③瑣羅亞斯德教亦被稱為馬自達教(Mazdaism)。
④H.Junker.1925.Türkisch ?imnu Ahriman.Ungarische Jahrbücher V: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