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貫徹到了各個教學階段,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發(fā)生了變化,各個教學活動都應當以學生的成長作為核心展開。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要求高中生物學教學需要實現(xiàn)更高的教學目標。本文將主要圍繞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意義以及培養(yǎng)高中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生物課堂;核心素養(yǎng);策略探討
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通過有效的手段構建自由、民主、開放的課堂情境,以加強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高中生物課程的育人價值。為實現(xiàn)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目標,近年來高中生物課堂運用了多種高效教學的理念與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適用性。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探討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途徑,現(xiàn)作如下的論述。
一、教師角色定位要準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模型建構教學中,教師永遠只能是引導者和成果交流組織者,模型建構所需要的材料、工具都應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清所用材料種類、數(shù)量和選擇原因。完成模型建構的團隊需要在自愿的原則下自發(fā)地組成,而教師可對人數(shù)、性別、成績等細節(jié)處提出要求,以確保各個小組都能順利地完成。
二、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在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景的過程中,教師才能夠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實踐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所以教師在針對生物知識內容的講解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前提下,也可以將生命教學的觀點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這樣才能夠在充分利用教材的過程中,挖掘不同的教學素材,并且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在落實不同的教學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參與度,并且能夠讓學生對于不同的學習知識內容,都可以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分類學習的意識,才能夠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對于不同的知識點都可以進行合理有效的討論。
三、注重生物實驗,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也是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之一,生物教學中涉及到的實驗內容是比較多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實驗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很多知識僅通過理論講解,學生難以理解,這就需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在實驗探究中進而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例如,在高中生物“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去仔細觀察物質出入細胞的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膜的通透性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同學們認為半透模兩側溶液溶度具有什么樣的關系??梢韵茸寣W生思考,不用急于給出答案。之后在為學生演示細胞失水和吸水的實驗探究,在探究完這一內容之后再提出剛才的問題,這時很多學生都能夠考慮到用質壁分離來進行兩側溶液濃度的檢測,進而得出正確的理論。生物是一門探究性較強的學科,在生物學科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實驗,利用實驗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本質內涵。
四、互動探討,引導答疑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構建意義的方式而獲得。學生之間分工合作并交流討論,充分表達個人觀點,同時吸收其他優(yōu)秀小伙伴的精彩觀點及思維邏輯。不僅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收獲知識,活動探究還搭建了師生間溝通的橋梁,建立了融洽關系,促進共同進步。解決問題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開展教學。學生個體會在自我積累的基礎上,聯(lián)系新的問題情境,通過互動探討交流過程,碰發(fā)思維的火花,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糾正引領學生思維,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五、堅持科學論證,引導學生理性思維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對于科學知識的探索必須在理性思維的引導下,因此,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忽視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備良好的理性思維,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知識,更積極地去探索生物學現(xiàn)象,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科學論證為導向,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理性思維,去思考和探索生物學事物或現(xiàn)象。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有意識的搜集生活中的案例,結合教學內容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通過思維的不斷摩擦與碰撞,加深學生對相關生物規(guī)律的認識。
六、歸納總結知識點,逐步滲透科學思維
傳統(tǒng)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更多的是以重點知識為主,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使得學生的興趣不足,學生很多情況下也只是被動式的接受知識內容,通過死記硬背去學習,這樣便會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這樣也不利于科學思維的形成。所以,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總結能力,從而進一步升華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逐漸掌握知識內容,形成科學思維意識,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意識到生物理論和知識的重要性,逐漸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意識,不能只是停留在死記硬背層面上。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對知識不斷的總結與升華,激發(fā)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欲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從而更好的投入到高中生物學習活動當中。
隨著核心素養(yǎng)理念在教學工作過程中的不斷推進,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在進行生物的教學工作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策略在模型建構、經(jīng)典實驗教學活動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并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使抽象生物知識具體化,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使學生能夠通過對生物知識的靈活運用有效解決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春紅.基于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生物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1):15-16.
[2]李明凱.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高中生物課堂[J].清風,2020(24):73.
[3]肖安慶,顏培輝.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60-62.
26985005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