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210009)
一題多解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和靈活度大有裨益,所以一題多解在解題教學中深受教師重視.然而,從一題多解的教學效果看,有時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不少教師往往是展示方法各自講解,將多種解法簡單地堆砌后靜態(tài)組成一堂課,這樣,在學生看來各種方法之間就是孤立的,很難實現(xiàn)方法的遷移.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呈現(xiàn)各種方法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通過一道題的多種解法讓學生學會對一類問題從多個思維角度思考,體會各種解法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真正做到讓一題多解落地生根.下面筆者結(jié)合一節(jié)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習題課來闡述如何提升一題多解的有效性教學.
圖1
(1)由個體的一題一解組成整體的一題多解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投影展示學生的解題方法.
(2)分析整體的一題多解助力生成個體的一題多解
學生提煉各種方法的解題過程,教師同時在黑板上畫出解題過程路線圖:
(3)讓個體由“一道題的多解”學會“一類題的分析”,讓多解落地生根
師:這三種解法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生4:都用到了消元的思想,不同在于消元的方法不一樣.
生5:第一種是結(jié)合韋達定理消成關(guān)于點D,C橫坐標x1和x2的式子,第二種是直線代入橢圓消成與點C坐標有關(guān)的式子,第三種是用點差法消成與點D坐標有關(guān)的式子.
師:下次再遇到這個題目時,你能獨立想到這三種解法嗎?
(學生小聲討論,表示比較困難)
生6:下次我要學會先從結(jié)論出發(fā),再想有哪些方法.
師:很好!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選哪種做法?為什么?
生7:我會選解法2,因為本題直線CD斜率已知,用點C坐標來表示直線方程與橢圓聯(lián)列就可以用韋達定理解點D的坐標了.
生8:我會選解法3,我們知道由點差法可得點C,D坐標的關(guān)系式,而CD斜率已知,由這兩個式子就可以統(tǒng)一點C,D的坐標了.
生1:我還是會選擇解法1,因為由目標式我最先能想到的就是韋達定理的形式.
師:很好!剛才兩個同學都提到本題的特征——CD斜率已知,這樣點C,D的坐標有一個等量關(guān)系,所以本題選擇消成與點C或點D坐標有關(guān)的式子會簡單一些.
(1)提煉解題過程路線圖,生成各種解題方法——“導之有方”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時間,教師往往讓會做的學生來講述解題過程.由于該生對自己的解法熟悉,對于別的同學可能存在的思維受阻點往往是一帶而過的,實際的效果常常是少數(shù)優(yōu)秀的學生能聽明白,更多的學生還停留在似懂非懂的階段.筆者認為,教師投影學生的解題方法后要給全體學生思考的時間,再請不同的學生來提煉解題過程路線圖.動態(tài)呈現(xiàn)各種方法生成的過程能讓更多學生理解方法的來龍去脈,加深對各種方法的理解.提煉別的同學的解題路線也有助于學生厘清自己的解題思路,突破自己的思維受阻點,為后面分析各種方法的異同點作好準備.
(2)對比方法間的異同,尋找多解的源頭——“導之有力”
(3)由一道題多解生成一類題多解、優(yōu)解——“導之有效”
一道題的多解不是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應該通過對一題多解的分析,讓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拓寬學生的思維寬度,延展學生的思維深度.以本節(jié)課為例,通過對這道題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在遇到解析幾何中的證明定值問題時,采用“自下而上”的思維方式,從結(jié)論出發(fā),透過對目標式的分析再結(jié)合題目的具體特征選擇合理的消元方式達到一類題的多解甚至優(yōu)解.如果教師能長期堅持這樣做,一定能讓每道題的多種解法在更多學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優(yōu)化他們的思維品質(zhì),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