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雁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xù)蔓延,這一突發(fā)性國際公共衛(wèi)生事件嚴重影響到建筑企業(yè)海外項目實施,施工進展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經濟效益下行。在新冠疫情持續(xù)發(fā)展成為常態(tài)化的趨勢下,如何降低海外項目薪酬成本支出,將直接影響到項目最終效益。筆者結合單位海外主要國別市場的重點項目,分析勞務來源、薪酬標準、各國針對疫情期間保護當地勞動者而出臺的相關政策,研究可采取降低薪酬支出的具體措施。
一、海外項目運行情況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筆者單位海外正在實施合同的項目共計27個,其中正常施工的項目13個,半停工的項目6個,停工的項目8個,停工與半停工項目分布在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贊比亞、莫桑比克、玻利維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別。截至2020年5月底,海外各實施項目(含項目管理標)1~5月份完成產值6272萬美元,占全年產值計劃22460萬美元的28%,對標年度產值已有一定程度的滯后。截止6月7日,全公司境外項目(機構)共有中方人員702人:其中在冊職工235人,其他中方人員467人;共有外籍勞務1344人。公司在海外的中、外方人員均無疑似病例,無確診病例。
二、項目勞務來源和薪酬組成
1.中國勞務來源方式。筆者單位海外項目中方勞務人員來源主要是參建公司通過自主招聘和勞務派遣兩種方式。
2.當地勞務來源方式。各項目分別根據所在國不同的政策要求進行當地勞務的招聘,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第一,項目人力資源部門通過本地勞務招聘網站,刊登招聘信息,從而獲取適合的面試者并進行邀約面試。第二種是通過內部推薦,當地中資企業(yè)或合作伙伴向項目推薦所需人員,從而安排面試和考核。
3.第三國勞務。馬來西亞輕軌項目所使用的第三國勞務由勞務公司統一管理。
4.勞務薪酬組成。中國勞務工資組成主要是由固定合同工資或者合同工資+效益工資組成。當地勞務工資組成大致分為兩類,如招聘當地管理人員的工資為合同工資;而招聘當地勞務工資則主要由基本工資+全勤獎+加班費+各類補貼(不同國別有細微補助差異,如交通補貼、飯補、降溫、通訊補貼等)組成。第三國勞務薪酬管理和發(fā)放由勞務公司統一管理。
5.海外項目勞務薪酬調查。 (1)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東標段。中方派遣勞務12800~15300元/月,中方自招勞務9000~16000元/月,疫情期間在崗員工工資不變,放假員工不發(fā)工資。當地勞務990~1900元/月,疫情期間除必要在崗勞務正常發(fā)放工資,其余均已解除合同。
(2)馬來西亞吉隆坡輕軌項目。當地外聘管理人員8300~26000元/月,政府已發(fā)布相關政策,疫情期從4月份開始降薪30%;第三國勞務約4230元/月,4月份外聘普工由24人縮減至6人(勞務分包公司進行管理)。
(3)玻利維亞公路項目。中方勞務約12000~16000元/月,當地管理人員6250~12500元/月,疫情期剩余留守人員工資正常發(fā)放,為固定合同工資。當地普工約2300~3100元/月,疫情期間2300元/月;機械司機約3400~8800元/月,疫情期間3400~4100元/月;不發(fā)全勤獎和加班費。
(4)安哥拉指揮部。中方勞務4000~6000元/月+2000績效獎金,中國外聘專家15000元/月,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員工,工資不變。當地普工約360~390元/月,機械司機約710~950元/月,疫情期間,放假29人,除扣司機安全獎勵(約120元),其余工資照常發(fā)放。因政策規(guī)定疫情期間禁止以員工不在工作場所為由終止勞動關系。
(5)贊比亞電力改造項目。廚師、技術人員為合同工資4500~8000
元/月,績效2000元/月;當地司機、保安948元/月,疫情期間在崗正常發(fā)放工資;普工657元/月,疫情期間停工,只發(fā)基本工資為406元/月。
(6)巴基斯坦達蘇水電站項目。中方現場管理人員15000元/月、中方炮工12000元/月;當地高級工程約4350~6930元/月、工程師及翻譯約1730~4350元/月、現場帶班約1730~1950元/月、機械駕駛員約1300~1730元/月、炮工約867~1300元/月,疫情期間,終止當地勞務勞動合同55人、放假5人,1名中方人員在國內臨時調整崗位;其余在崗員工,工資不變。
(7)援孟加拉國橋梁項目。中方普工11000元/月、中方技術工種13000元/月,疫情期間在崗員工,工資不變。當地普工1000元/月、特殊工種1500~3600元/月,疫情期間離職150多人,調休25人,工資普遍上漲200元/月。
三、部分國家疫情期間發(fā)布的相關政策
1.阿爾及利亞。政府3月23日宣布規(guī)定,所有企業(yè)在疫情期間可以裁員50%的員工,但仍需要給被裁員者正常支付工資,日后由國家進行補貼。(若勞動合同在疫情期間到期,則可不續(xù)簽,不發(fā)工資;若勞動合同在疫情期間未到期,裁員后需給被裁員工發(fā)工資)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東標段項目,雇傭當地勞務所簽訂的都是短期合同,并在3月底到期后均未續(xù)簽,不受上述政策影響。
2.馬來西亞。政府在疫情期間發(fā)布行動管制令,主要劃分為六個時間階段;其中對于勞務薪資方面,政府人力資源部門主要有以下幾項要求:第1階段,3月18日至3月31日,雇主須支付全額薪資,不可強行讓員工使用年假;第2~6階段,4月1日至6月9日,雇主在與雇員達成約定的情況下,可自行選擇減薪比例。裁員先行辭退外國員工,如必須辭退本地員工,須遵循“后入職,先辭退”的原則。
3.玻利維亞。政府勞工部發(fā)布了在疫情期間正常支付勞工工資的公告。
4.安哥拉。政府于5月10日發(fā)布“維護法律和勞資關系”的措施:禁止以員工不在工作場所為由終止法律和勞動關系;禁止在緊急狀態(tài)下中止合法就業(yè)關系。
5.贊比亞。政府于5月8日頒布《雇用法典豁免條例》:不管雇員為雇主連續(xù)工作多長時間,從2020年5月8日起,雇主沒有義務向其支付年假福利金;當雇主處于財務危機之時,可以要求雇員進行強制休假,并且不用給雇員發(fā)錢;外籍員工和處于管理層的贊比亞籍員工不再有權享受離職金。
6.巴基斯坦。政府將3月24日至5月31日定為國家的公共假日,根據疫情的發(fā)展情況還會對假期進行延長,并未明確規(guī)定在此期間施工企業(yè)要對在崗員工支付假期加班工資。公司巴基斯坦水電站項目未支付加班工資,且業(yè)主也不同意支付。
四、海外項目降低薪酬成本的情況
1.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東標段。(1)終止當地勞務合同447人、中方自招勞務放假28人,放假期間不發(fā)工資。(2)國內無法赴前線人員,分流勞務派遣人員3人,職工7人、調休8人。疫情期間僅保留設備保安人員。(3)中方人員在符合相關規(guī)章制度下實行一人多崗,提高在職人員的用工效率。
2.馬來西亞輕軌項目。(1)疫情期間,解除合同2人。(2)據政府人力部門的相關文件,允許在雇員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減薪。因此在獲得當地雇員同意前提下,4月份整體減薪30%。
3.玻利維亞公路項目。(1)疫情前,雨季解除合同420人;疫情爆發(fā)后,終止合同5人;當地在崗人員剩30人,僅發(fā)放基本工資,有效降低了薪酬支出。(2)因疫情影響無法赴國外一線施工的國內中方人員均已經進行崗位調整。(3)減少在崗勞務人員的加班工資、滿勤獎,僅發(fā)放基本工資;精簡非重要崗位人員,安排勞務律師單獨談判進行辭退,只保留必要的人員,減少薪酬支出。
4.安哥拉指揮部。(1)安哥拉籍勞務人員放假29名,不發(fā)工資。(2)因疫情影響,回國休假的6人無法及時返安,2調整崗位;4人息工,按公司息工標準發(fā)放薪酬。
5.安哥拉RED項目。(1)終止當地勞務合同167人。(2)無法赴前線人員,已安排在國內臨時調整崗位,按國內薪酬標準發(fā)放工資。
6.贊比亞電力改造項目。(1)疫情期間當地員工放假6人,不發(fā)工資。(2)疫情期間3人無法入境,2人調崗,1人息工,均按國內薪酬標準發(fā)放工資。
7.巴基斯坦水電站項目。自當地疫情爆發(fā)以來共終止勞務合同55人、放假5 人,均為當地勞務。
8.援孟加拉國橋梁項目。(1)疫情期間安排孟籍員工調休20多人,安排管理人員調休5人,疫情爆發(fā)后解除合同150人。(2)受疫情影響,國內管理人員1人調整崗位,10人息工。
五、疫情期可采取降低薪酬成本的措施
自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對國際建筑企業(yè)海外項目的施工進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為降低項目薪酬成本支出,可采取調整崗位、放假、減薪、停發(fā)補助、解除合同、一人雙崗制等措施:(1)因疫情影響無法赴海外一線施工的國內中方人員,可進行臨時崗位調整,由公司人力資源部安排到其它項目進行工作;未安排臨時工作任務,按公司息工標準發(fā)放薪酬。(2)根據業(yè)主在疫情期間的施工安排,合理安排勞務人員調休、放假;(3)根據所在國針對疫情期間的薪酬政策,在勞務人員同意的前提下,依法合理減薪;(4)減少勞務人員加班工資、滿勤獎等相關補助,僅發(fā)放基本工資;(5)精簡非重要崗位人員,安排當地外聘律師單獨談判進行辭退,只保留必要的人員;(6)以貨幣獎勵的形式推行一人雙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了用工成本,同時也符合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
六、結束語
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了海外項目勞務人員來源方式、薪酬標準及組成,并結合數個海外項目實施的方案,提出了疫情期間控制海外薪酬成本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海外項目在疫情期間的薪酬成本支出,也為公司后續(xù)遇到類似突發(fā)事件提供了應對方法。
(作者單位: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海外事業(y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