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泰州市教學能手,靖江市名師工作室(教科研)核心成員?,F(xiàn)任教于江蘇省靖江市實驗學校。
主持人語
“非洲之父”史懷哲說:“當悲憫之心能夠不只針對人類,而能擴大涵蓋一切萬物生命時,才能到達最恢弘深邃的人性光輝?!比祟惻c自然界的其他動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員”,我們也始終面對著如何與自然界的其他動物相處共存的問題。
本單元課文的主題是“人與動物”。鄭振鐸的《貓》描寫了三只不同特點、命運各異的貓,第三只貓的受屈與死亡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責與反思,啟示我們要平等地對待生命。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康德拉·勞倫茲的《動物笑談》,描寫了水鴨子、大鸚鵡等小動物,可愛的動物們有時像搗亂的孩子一樣搞惡作劇,讓人“生氣”之余也忍俊不禁。蒲松齡的《狼》則描寫了一個屠夫晚歸時路遇兩只狡猾的狼,屠夫與它們斗智斗勇,凸顯了人類的智慧。閱讀這些文章,既可以增進我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又有利于我們形成尊重動物、善待生命的意識。
中心,是文章傳達出來的作者的基本觀點、態(tài)度、情感和意圖,也是作者寫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分析文章的中心是閱讀本單元課文最重要的要求,據(jù)此,初初給小伙伴們提出以下閱讀建議:
(1)學會默讀,邊讀邊思,閱讀時勾畫出重要語句或段落,并學做摘錄;
(2)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學會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人與動物惺惺相惜,這個世界才會溫暖而蓬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的靈魂才不會孤獨。著墨自然,讓我們在閱讀中修養(yǎng)情懷,學會與自然界的小生靈們友好相處,和諧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