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靜毅
(河南省鄭州新東方學校 450000)
對于一個基礎的板塊模型,地面是光滑的,下面長木板質量為M,初速度為0,小物塊質量為m,初速度為v0,記m與M之間滑動摩擦力為f.如圖1所示,一段時間后,m的速度為v1,M的速度為v2,M向前位移為x,m與M的相對位移為d.
我們可以得到三個公式,三個公式如下:
2.對物塊m列動能定理:
3.對系統(tǒng)列能量守恒(或者說聯立前2個方程):
接下來,我們用韋恩圖的方法對這三個公式以及板塊模型進行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把這個韋恩圖再豐富一下,如圖4所示.
然后我們會發(fā)現,這1個韋恩圖實際上就直接包含了3個能量方程.這是韋恩圖法的第一個好處,直接以一己之力表現三個方程的信息.
第二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助學生們理清能量關系.很多同學在初學機械能的時候,都對能量的邏輯關系把握不到位,往往不能深刻認識到其中的能量轉化動向,導致列方程慢,甚至會列錯方程,而這個韋恩圖法,可以讓學生對能量的認識更加深刻,更加清楚能量內在的邏輯關系.同理,這個韋恩圖法可以推廣到很多有關能量的理解當中,比如電磁感應中復雜的能量關系,都能用韋恩圖讓學生對里面的能量轉化有更深刻的體會.
而且,我們從這個韋恩圖中可以直觀的看出,滑動摩擦力f與相對位移d的乘積就是產生的熱能(即損失的機械能);m一部分機械能通過滑動摩擦做功實現了向M機械能的轉移.
我們知道,靜摩擦力做功實際上就是實現了機械能內部的傳遞,如果我們利用一下等效的思維,即沒有產生相對位移的摩擦力,就等效為靜摩擦力,產生了相對位移的力,才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滑動摩擦力,所以說,摩擦力f乘以M的位移,實際上相當于最大靜摩擦在做功,就是實現了系統(tǒng)內機械能的內部傳遞,如圖5所示.
我們目前畫的韋恩圖,沒有考慮各塊兒能量的多少,沒有比例關系,只是說這些能量被分成了三部分.如果再精益求精一點,可以把f·x與f·d的比例也表示出來,如圖6所示.
這樣表示之后,滑動摩擦力做功有多大的比例是轉移機械能,又有多大的比例是產生了熱量,就一目了然了.
如此一來,整個板塊模型的能量關系就更加清晰了,同學們對于能量的理解,對于能量轉化的掌握,對于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做功特點及功能的認知也會更深刻一些.用這個韋恩圖法講解板塊模型的能量問題,不僅僅是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理解更加深刻,更是能把這些知識點連成一個知識網,有助于學生體會物理學科知識聯系性強的特點,對學生的幫助是極大的.
舉一反三,就像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這個韋恩圖的方法和思路,可以運用到很多能量的題型講解當中,都能讓學生對這里面的能量邏輯關系有更清晰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