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楠 金海燕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52)
小兒腹股溝疝主要為先天性的斜疝,若患兒年滿1歲仍未自愈需行手術治療。腹腔鏡下腹股溝疝囊高位結扎術更具有視野清晰,創(chuàng)傷較小、結扎位置高等優(yōu)勢,但對麻醉管理的要求更高[1]。七氟烷是小兒麻醉的常用藥物,在見效快、蘇醒快和對氣道刺激小的優(yōu)勢,但在麻醉過程中會隨著麻醉程度的加深而出現(xiàn)抑制鎮(zhèn)痛效應不足的現(xiàn)象,繼而增加蘇醒期躁動的發(fā)生率[2]。本研究探討丙泊酚復合七氟烷與全憑七氟烷對小兒全麻蘇醒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腹股溝疝患兒96例,均采用腹腔鏡下腹股溝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隨機將分為A組和B組,各48例。納入標準[3]:(1)年齡在6個月~6歲;(2)ASA麻醉分級Ⅰ~Ⅲ;(3)患兒父母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4]:(1)合并心臟、肝臟和腎臟功能異常;(2)對麻醉用藥過敏;(3)術前存在影響呼吸功能的疾病。A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2.52±0.56)歲,體重(15.58±3.12)kg。B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2.57±0.57)歲,體重(15.49±3.25)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患兒入室后迅速建立靜脈通路、連接心電監(jiān)護設備,給予氧氣吸入。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麻醉誘導,藥物選用咪達唑侖0.05 m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5 μg/kg、羅庫溴銨0.6 mg/kg,然后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A組在麻醉維持時七氟烷濃度為3%;而B組在A組基礎上復合丙泊酚進行麻醉,維持劑量為3.0 mg/(kg·h)。維持兩組患兒的腦電雙頻指數(shù)(BIS)在50左右,手術結束前5 min停止麻醉用藥。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麻醉誘導前(T0)、氣管插管后(T1)、氣腹即刻(T2)和手術完成時(T3)時平均動脈壓(MAP)和心率(HR);(2)記錄兩組患兒蘇醒情況;(3)參考兒童麻醉蘇醒期躁動評估量表(PAED)[5]評估患兒在進入復蘇室后10、20、30 min的躁動情況,分值越高患兒的躁動程度越明顯。
2.1MAP和HR水平 A組T0~T3時MAP和HR水平存在明顯差異(P<0.05),B組T0~T3時無明顯差異(P>0.05);在T0和T3時,兩組MAP和HR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T1和T2時B組MAP和HR水平明顯低于A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不同階段MAP和HR的水平
2.2蘇醒情況 A組拔管時間(5.71±1.53)min,麻醉蘇醒室滯留時間(58.63±9.42)min;B組拔管時間(9.35±2.56)min,麻醉蘇醒室滯留時間(48.54±10.31)min。B組麻醉蘇醒室滯留時間短于A組,拔管時間長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3躁動評分 A組躁動評分入復蘇室10 min(10.36±1.52)分,20 min(8.16±1.37)分,30 min(6.05±1.25)分;B組躁動評分入復蘇室10 min(8.25±1.53)分,20 min(6.32±1.33)分,30 min(5.81±1.24)分。B組入復蘇室10、20 min躁動評分明顯低于A組(P<0.05),但兩組入手術室后30 min躁動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
蘇醒期躁動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主要呈現(xiàn)一種自限性癥狀,當患兒在麻醉蘇醒期出現(xiàn)躁動癥狀時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fā)患兒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劇烈波動,從而誘發(fā)肺不張、出血和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患兒的生命安全構成一定威脅[6]。七氟烷具有蘇醒快、誘導迅速和呼吸抑制較弱等優(yōu)勢,但該藥物極易誘發(fā)蘇醒期躁動,且其誘發(fā)躁動的原因與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刺激物無明顯關系[7]。臨床通常會選用咪達唑侖或丙泊酚等藥物進行維持麻醉,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會增加患兒呼吸抑制或缺氧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甚至延長患兒在麻醉蘇醒室的滯留時間。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1)A組T0~T3時MAP和HR水平存在明顯差異(P<0.05),B組T0~T3時無明顯差異(P>0.05);在T0和T3時,兩組MAP和HR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T1和T2時B組MAP和HR水平明顯低于A組(P<0.05)。(2)B組麻醉蘇醒室滯留時間短于A組,拔管時間長于A組(均P<0.05)。(3)B組入復蘇室10、20 min躁動評分明顯低于A組(P<0.05),但兩組入手術室后30 min躁動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七氟烷在血液中的低溶解度可以促使其在肺泡和動脈分壓平衡之前快速提高肺泡呼氣末濃度和吸入濃度的比率,進而突顯顯著的麻醉誘導效果[8]。在此基礎上復合使用丙泊酚進行麻醉,可以借助靜脈注射的方式在短時間內(nèi)使藥效迅速分布全身,保障患者迅速進入麻醉狀態(tài),穩(wěn)定各項生命體征[9]。丙泊酚還可以激活γ-氨基丁酸受體-氯離子復合物,發(fā)揮平穩(wěn)鎮(zhèn)靜催眠的作用,抑制患兒心血管系統(tǒng)的興奮現(xiàn)象,減少患兒惡心嘔吐等癥狀,進而在抑制患兒的躁動現(xiàn)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