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 要:長年來,我國英語教學工作深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無法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更加無法掌握到學習的主動權(quán)。一時間“啞巴式”英語當?shù)?,阻礙了英語教學工作的發(fā)展與完善。為進一步改革傳統(tǒng)英語教學,完善當代中學英語互動教學模式,本文將從教學情境、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課后作業(yè)等多個方面進行闡述,望能為英語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英語;實踐
為了讓新時代人才更加適應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需求,靈活掌握英語,并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與交流,方便生產(chǎn)與生活。各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啞巴式”英語,提出適合當今社會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邮接⒄Z教學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英語的效率,給教師教學提供了便利。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基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課,一般是由教師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進行講解,教學主動權(quán)在教師手中,學生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枯燥單調(diào),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應從學生著手,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點展開,創(chuàng)設相應的英語課堂教學情境。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關于食物話題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蔬菜、水果等食物的仿真道具,并讓學生提前認讀本節(jié)課的單詞。正式開始上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至操場、室內(nèi)體育館等開放的活動范圍較大的地方,再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對抗。第一輪以比賽說食物的單詞的形式展開,說出的最多的那組獲勝;第二輪以比賽拼單詞的形式展開,教師隨機出示食物仿真道具,學生在答題板上快速拼寫,拼寫正確的小組積分,累積最多獲勝。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仿真道具組織學生現(xiàn)場進行對話演練,在模擬生活場景的情況下,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掌握課文中的“would like”相關句型。這種教學方式一改傳統(tǒng)的跟讀、死記硬背的方式,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去理解與運用英語,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靈活設計課堂問題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英語作為語言類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最常見的互動手段,因此,師生間的雙向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啞巴式”英語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英語專業(yè)知識的講授,使學生淪為了應試答題的機器,忽略了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培養(yǎng)。當學生進行語言輸入后,新的語言知識得不到及時的鞏固與強化,便會出現(xiàn)學后忘前的現(xiàn)象,導致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大打折扣。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一改傳統(tǒng)模式,減少了課堂中的無效提問,精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便于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
同樣在學習食物這個話題時,由于食物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從生活著手選取常見食物進行導入,在課程剛開始時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導入部分,教師可以問學生“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或“Which food do you like best?”學生會調(diào)動思維從生活中尋找自己喜歡的食物,增加詞匯積累量。在課堂對話訓練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相應的句式,讓學生就自己的實際情況將對話補充完整,再進行小現(xiàn)場演練。基于這一模式下的對話訓練更加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
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助于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及時針對學生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點撥或引導,以此來完善英語課堂教學,總結(jié)出更多實際可行的具有教學意義的教學方法,對于初中英語教學大有裨益。
三、借助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相較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摒棄了單一固化的刻板教學方式,將學習主動權(quán)交還學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師精心設計的學習活動中時,便能享受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這也從根本上促進了初中生課堂英語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倡導團隊合作競爭,對于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競爭意識、榮譽感等各方面的培養(yǎng)均有幫助。該學習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科學合理的分組下,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合作過程中得到或多或少的提升。因此,在開展活動前,教師需輔助學生進行分組,盡可能確保每一小組分組的差異性與合理性。
比如,在學習新課前,教師便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該單元的單詞進行分類整理,便于識記。如在學習季節(jié)有關的單詞時,學生便可以將單詞以“spring”“summer”“fall”“winter”四個季節(jié)進行歸類——“warm”描述的是春天的天氣,“fly kites”是春天常做的事情,所以這兩個單詞歸類為“spring”。以此類推,將所有的單詞分別歸類于四個季節(jié),原本復雜無序的單詞以一定的條理重新排列起來,便于學生認讀。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單詞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在合作學習中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四、借助開放式的課后練習,強化課堂所學的知識
課后練習是課堂學習完成后,進行復習鞏固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課后練習主要包括抄寫單詞短語,做語法練習等書面作業(yè),以及課文背誦、識記單詞等口頭作業(yè)。這類作業(yè)枯燥無聊且難度較大,學生被動地完成作業(yè),效率極低?;咏虒W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課后練習應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jié)合,使英語回歸生活,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提高英語學習的樂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后練習中,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比如,當學習了八年級下冊《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后自己動手打掃房間,打掃完房間后,就自己完成的事項繪制表格。每完成一項就在對于項目后畫“√”,對自己表示鼓勵。這種開放式的課后練習,不僅能讓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還能讓學生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與身邊事物的情感,學會珍惜事物,同時感受到勞動的不易,學會尊重自己與他人的勞動成果。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新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通過創(chuàng)設實際情境,精心設計課堂提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布置開放式課后練習等多種途徑來促進新型互動教學模式的形成,提高初中生英語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馬玲莉.探究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4):94,111.
[2]王錦山.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7(12):59.
21565005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