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格格
上了大學還保留著整理錯題的習慣,因為大部分習題是圖書館借的或網(wǎng)上查的,不及時收集起來的話就全忘了。
不過對于錯題本,似乎全天下學生都可以被分為兩個極端,一方覺得“錯題本是學習的精華,怎么可能有人不整理錯題呢”,另一方則認為“怎么會有人費大勁整理錯題呢,這東西完全沒用”。
事實上在我看來,那些覺得錯題本沒用的同學,絕大多數(shù)是因為沒有用對錯題本,所以今天我們不如好好聊一聊錯題本它究竟有什么用,怎么用才算有用。
首先,最需要搞明白的一點是,錯題本不是集郵冊,不是只要機械地把題抄下來或是剪下來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地粘起來,錯題就會自動更正的。我見過很多被安利了“整理錯題”大法的同學,他們的筆記那叫一個清爽宜人,可是本人對錯題本上的題卻一點兒印象都沒有,下次該錯還是一樣錯,頂多會憤恨地感嘆一句:“虧我還花那么長時間抄這道題,一點兒用沒有!”
拜托,錯題本上的題最后是要裝進腦子里的啊。抄錯題時字跡是否工整、排版是否美觀,并不影響錯題本的使用效果;像做手賬一樣去做錯題本,其實是對錯題本的誤解,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浪費紙筆。
錯題本可以不美觀,只要自己認得清就可以。但是最好要有清晰的邏輯和目的性。在整理錯題的時候,不僅要記錄下正確的答案,還應該適當?shù)乜偨Y自己是為什么錯的,或者為什么不會。反思是進步的關鍵。
我上高中時不喜歡買那些花花綠綠的筆(主要是買不起),只好把紅黑藍三色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黑色寫題干和正確答案(不要緊接著題目寫答案,至少換一行,這樣下次看錯題本時可以蓋住答案自己思考),紅色圈出重要的解題過程或者自己失誤的部分,藍色寫從這道題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雖然我的字跡使錯題本不止一次被同學當作草稿本……但是至少對我來說是脈絡清晰的!
當然,有些低級錯誤倒也不必全部搬到錯題本上,借鑒價值不大;而有些做對的題目,如果覺得知識點密集,也不妨摘抄下來當作好題、經(jīng)典題。從這一角度來說,錯題本其實并不是單純地收集錯題,而是收集那些有價值的題。這樣,無論是平時想要定期復盤,還是考試前想要臨時抱佛腳,翻開錯題本,都是滿滿的干貨。
最后,有了錯題本應該怎么辦呢?當然是常看常做,直到將這道題和同類題掌握,這時錯題本才可以說是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
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無論是整理錯題本還是其他,都要明確目的,而不是為了獲得一種假裝很努力的自我安慰。
所以,如果你還在猶豫困惑錯題本到底有什么用,不妨按照上面所說的方式去試一試,說不定你就會發(fā)現(xiàn):錯題本,真香。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