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宇,王慶霞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貴陽,550009)
隨著數(shù)字信息傳輸?shù)膹V泛應用,對電連接器提出了集成化、模塊化、小型化、高密度化等要求。近年來,我國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對在軌維修、更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集信號、電源、同軸、三同軸、四芯差分、光纖等一體化耐環(huán)境框架面板組合式矩形電連接器已經(jīng)迫在眉睫。
插頭總體結構由插頭外殼、插頭基座合件、固定板、定位銷、壓板、浮動螺釘、屏蔽簧片、鎖緊片組成,見圖1所示?;霞牟孱^外殼尾端裝入,其前端臺階卡在外殼內(nèi)腔的基座定位臺階處,尾端臺階與外殼法蘭端面齊平;固定板用螺釘鎖緊后便可將基座合件卡在外殼內(nèi)部。屏蔽簧片通過鎖緊片鎖緊,定位銷采用壓板固定于外殼,浮動鉚管與外殼孔間設計為間隙,浮動功能靠此間隙實現(xiàn)。
圖1 插頭總體結構示意圖
插座總體結構由插座外殼、插座基座合件、壓板、固定板、定位套組成,見圖2所示?;霞c插座外殼的固定方式也與插頭相同,固定結構及尺寸完全相同,定位套采用壓板固定于外殼。
圖2 插座總體結構示意圖
根據(jù)機柜設備系統(tǒng)外形及安裝要求,對照現(xiàn)有成熟產(chǎn)品連接器進行優(yōu)化設計,即所具備的高可靠、耐環(huán)境、高密度、浮動并帶屏蔽功能、已在多種場合得到廣泛應用,并具備集成化、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便于系列擴展和推廣應用等特點,開展空間用框架面板組合式矩形電連接器的技術研究。
單模塊芯數(shù)多達150芯(#22接觸件),最小間距為2.54 mm×2.54 mm,耐電壓最高為1 500 V,為滿足標準化設計,每種模塊外形尺寸均一致,故不能按常規(guī)的增大絕緣安裝板組件內(nèi)部接觸件間的節(jié)點間距來實現(xiàn),須在滿足節(jié)點間距2.54 mm×2.54 mm的條件下增加爬電距離(即可能存在的空氣隙的最大長度)來實現(xiàn)。為此,我們可通過增大上下絕緣板粘接面爬電距離,配合界面采用方形凹凸臺階結構等途徑來實現(xiàn),增大爬電距離可提高空氣擊穿電壓,進而提高此處的耐電壓能力。
為實現(xiàn)一個絕緣安裝板上同時傳輸?shù)皖l(22#)、電源(20#、16#、12#)、四同軸(差分)、三同軸(1553B)等,且安裝面板間存在大范圍公差帶,接觸對須保證超長的有效插合長度,保證設備間電源、信號電路的正常連接和斷開。為此,絕緣安裝板須進行特殊的結構設計,不同規(guī)格接觸件對接界面不同,22#接觸件采用座裝孔、頭裝針的方式,低頻、電源接觸件插針采用錐形設計方式,保證連接器較長的插合長度和正常導向插合。
按要求,在環(huán)境溫度(21±4)℃,相對濕度大于70%,連續(xù)進行240h,24h測試一次連接器的絕緣電阻大于20MΩ,為此,可采用封線體、O型圈等橡膠密封件結構。
通過讓封線體壓縮包裹接觸件尾端導線,實現(xiàn)連接器尾端各接觸件之間的密封,消除或阻斷接觸件間的空氣隙,阻斷此處露水傳輸通道。連接器插合端間隙較大,連接器插合后,水汽容易沿插頭外壁(或插座內(nèi)壁)侵入型腔、結露,從而影響產(chǎn)品絕緣性能,因此在插頭外壁增加O型腔,連接器插合時,通過O型腔擠壓變形(變形量不小于0.2 mm),實現(xiàn)對結露的阻隔,降低結露對產(chǎn)品絕緣性能的影響。
由于接觸件數(shù)量非常大,對總的插拔力要求較高,因此單個接觸件其插拔力影響較大,特別考慮芯數(shù)較多的22#、20#接觸件,22#、20#接觸件采用低插拔力鷹爪插孔,插針頭部采用帶錐度結構,通過尺寸鏈核算,優(yōu)化接觸件固定結構,進一步降低整體插拔力。
根據(jù)以上分析,本研究擬在現(xiàn)有連接器平臺基礎上進行結構改進和功能升級,深入研究耐環(huán)境連接器需達到的功能與可采用的結構之間的關系,通過綜合對比進而確定最優(yōu)的方法途徑,本研究擬采用的解決措施如下:
本研究連接器采用接觸件可拆卸結構,絕緣安裝板設計為上、下兩體式以便固定撐簧圈,如圖3所示,連接器中電壓擊穿的薄弱部位為接觸件孔位間的絕緣安裝板,以及上、下絕緣安裝板粘接面。為了提高耐電壓能力,可通過提高爬電距離,將接觸件孔位間的絕緣安裝板界面設計為方形凹凸臺階狀(見圖4)來實現(xiàn)。上、下絕緣安裝板采用環(huán)氧
圖3 絕緣安裝板粘接界面結構設計
圖4 絕緣安裝板
膠進行粘接固定,環(huán)氧膠的介電強度遠高于空氣,可消除或阻斷絕緣安裝板粘接界面上的空氣隙(放電通道),避免接觸件孔位間空氣擊穿。
由于孔位排列為矩形2.54mm×2.54mm,做成方形凸臺,并采用高低錯位結構,采用該結構后,運輸過程中不易被損壞,從而保證粘接后滿足耐電壓1500V。
機柜式連接器本身無設計鎖緊機構,靠對接機構的對接保證插合到位,由于對接可能存在較大誤差,這就要求接觸對具有較長的插合長度來彌補對接機構的對接誤差,且機構在對接過程中,對連接器施力進行強制性插合,其對接條件較手握對接更惡劣,本研究采用的多規(guī)格接觸件集成設計固定結構見圖5所示。連接器采用插頭基座合件組裝插孔接觸件(22#接觸件組裝插針),插座基座合件組裝插針(22#接觸件組裝插孔),以此來獲取超長的有效插合深度,插合時接觸件有較高的強度來自動導正插合。
圖5 多規(guī)格接觸件集成設計結構
本項目連接器為可拆卸式接觸件,為滿足防結露設計,尾端采用封線體對導線密封,防止水汽進入影響產(chǎn)品絕緣性能,此外,還可對導線起到固定限位作用。連接器插合端結構采用圖6結構,機柜用連接器插合端間隙較大,連接器插合后,水汽容易沿插頭外壁(或插座內(nèi)壁)侵入型腔、結露,從而影響產(chǎn)品絕緣性能,因此在插頭外壁增加O型腔,連接器插合時,通過O型腔擠壓變形(變形量不小于0.2mm),實現(xiàn)對結露的阻隔,降低結露對產(chǎn)品絕緣性能的影響。
1-插頭外殼,2-插座外殼,3-O型圈
為降低連接器整體插拔力,本研究采用如下設計:
a)采用低插拔力鷹爪插孔
鷹爪插孔結構示意見圖7所示。該鷹爪插孔接觸對結構具有以下優(yōu)點:
圖7 鷹爪插孔結構示意圖
1)接觸件有3個接觸瓣周圈均布,簧圈采用模具成型,一致性好,接觸點數(shù)目比開槽式接觸件多,且周圈受力比單側受力更均衡;
2)該方式均能夠保證插針正常插合而不損壞接觸瓣;接觸件簧圈放于插孔內(nèi)部,通過插孔口部翻鉚固定及限位。
3)簧爪口部采用較大的圓角,插針插入時平穩(wěn)順暢,插入力小,插拔壽命長(可達5000次以上)。
b)插針均采用錐形設計
為降低整體插入力,插針頭部采用帶錐度結構,兩接觸件在對接過程中,插孔接觸瓣變形較緩慢,壓力較小,則摩擦力較小,達到插入力較小的目的,結構如圖8所示。
圖8 錐形插針結構示意圖
c)優(yōu)化接觸件固定結構
因產(chǎn)品芯數(shù)較多,不僅嚴格控制單個接觸件插拔力,接觸件裝配進絕緣安裝板晃動量大,也將導致插合與分離時插拔力過大,并減小接觸件與絕緣安裝板配合間隙,接觸件與絕緣安裝板的固定采用過渡配合,可明顯降低連接器整體插拔力。
通過本技術研究,使我國在耐環(huán)境電連接器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打破歐美發(fā)達國家在關鍵元器件上的技術壟斷,通過自主研發(fā)掌握核心技術,實現(xiàn)關鍵元器件的自主可控,填補了國內(nèi)耐環(huán)境用框架面板矩形電連接器的空白,推動空間站自主可控建設步伐,同時為國家節(jié)省大量外匯,并推動我國電連接器行業(yè)向技術難度更大、經(jīng)濟附加值更高的方向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和重要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