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宏,婁芳,李衛(wèi),李廷釗,劉紅昌
(1.安利(中國)植物研發(fā)中心,江蘇 無錫 214115;2.貴州大學 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的干燥塊根。主產區(qū)在貴州、福建和安徽,四川、重慶、云南、山東、河北等地也有引種,每年種植面積在4 000 hm2以上[1-2]。因其種子細小且成熟后自然脫落,采集困難,生產上一直使用塊根繁殖。連年使用塊根繁殖導致品種退化,抗病能力差,一些區(qū)域產量已降至750 kg·hm-2。太子參病毒病因為可通過塊根和土壤傳播,部分種植區(qū)的發(fā)病率已高達90%,成為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3-4]。本研究通過對同一來源的太子參種子、種子繁殖的第1代種參和使用多年塊根繁殖的種參作為種苗,進行病毒病及產量等的對比,以期為產區(qū)種植標準化生產提供參考。
試驗在無錫市新吳區(qū)安利農場進行。2018年從安徽宣城購進太子參的種參和種子,分別在不同地塊種植。2019年收獲種子繁殖的第1代種參、多年使用塊根繁殖的種參和種子繁殖的種子。
2020年進行太子參不同種植材料病毒病與產量的比較試驗。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A,種子繁殖的第1代種參;處理B,多年使用塊根繁殖的種參;處理C,種子繁殖的種子。每個處理面積為400 m2,處理間設10 m隔離帶。
種參種植,按照5 cm×5 cm株行距,用種量約為250萬株·hm-2;種子種植用種量75 kg·hm-2。種植期內管理一致,3月下旬使用50%苯甲·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劑防治白粉病、葉斑??;4月中旬使用30%甲霜靈·惡霉靈水劑防治根腐病,4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防治蚜蟲;5月上旬使用哈茨木霉菌防治根腐病。
在封行期(種參處理時間在3月下旬,種子處理在4月中旬)對各處理病毒病發(fā)生等級進行調查。各處理隨機選擇3塊直徑20 cm區(qū)域,按照平均發(fā)病率和發(fā)病程度確定病害級別。級別標準[5]:1級,無?。?級,只發(fā)現1~2個病株,發(fā)病率1%;3級,發(fā)現4~5個病株,發(fā)病率5%;4級,發(fā)現7~8個病株,發(fā)病率25%;5級,發(fā)現10~11個病株,發(fā)病率50%;6級,發(fā)現14~16個病株,發(fā)病率75%,部分莖葉開始死亡;7級,發(fā)現18~20個病株,發(fā)病率100%,大部分莖葉開始死亡。
待處理B倒苗后,同時采樣。各處理隨機3點取樣,每點30 m2。挖起每點的太子參,清洗,去雜,晾干表面水分后稱鮮重。烘干去須,去須后烘干稱干重。
表1表明,處理B發(fā)病率為75%,級別為6級;處理A、C為0,級別為1級。另外2018年分田種植的以種參為種植材料的發(fā)病率與級別同處理B,以種子為種植材料的同處理A、C。
表1 不同種植材料太子參病毒病發(fā)病率及級別
調查發(fā)現,各處理之間除了病毒病之外,沒有別的病害。處理B感染病毒病的植株,葉片有明顯的花斑,且遠小于健康植株;處理A、C葉片翠綠,無花斑,沒有感染病毒病(圖1)。
圖1 不同種植材料太子參的植株病毒病發(fā)病表現
表2表明,太子參產量處理A最高,其次為處理C。而處理B的產量僅有處理A的46%,各處理間差異顯著。按照四分法對太子參條數進行統(tǒng)計,處理C的條數最多,最小,處理B條數只有處理A的80.8%,最大,各處理間差異顯著。從商品等級來看,按照太子參電子交易規(guī)格標準[6],中統(tǒng)每100 g條數不超過760條。處理B為729條,剛好達到要求。而處理C和處理A則都超過了760條,為小統(tǒng)貨。折干率處理C高達3.99%,顯著高于處理A、B。
表2 不同種植材料太子參產量、條數、參折干率表現
各處理干品隨機取5 g,置于16 cm×16 cm的方格進行觀察(圖2)。處理A有多個連體太子參塊根,處理B只有1個,而處理沒有連體根塊。從塊根條數上看,處理B較少,處理C最多。
圖2 不同種植材料太子參的塊根干品比較
按照目前太子參干品統(tǒng)貨出售價格,大統(tǒng)52元·kg-1,中統(tǒng)50元·kg-1,小統(tǒng)48元·kg-1,特小統(tǒng)46元·kg-1。種苗出售價格按第1年購進價格計算,塊根20元·kg-1,種子140元·kg-1。
表3表明,如以干品出售,處理A投入產出比最大,與處理C差別不大,遠超過處理B。如果按照種苗銷售來看,其排序也與干品類似。因為處理B的種子種苗花費較高,若按照投入產出比來算,其與處理A、C的差距就更加拉大了。
表3 不同種植材料太子參產出投入差異
通過對不同太子參繁育方式種苗投入產出的對比,處理A和C兩者相差不大,而太子參干品價值,處理A遠高于處理C。種子直播成本低于塊根繁殖;塊根播種在3月中旬就封行,種子播種需要到4月上旬,故在雜草處理費用上,種子繁殖高于塊根繁殖。如單從干品產出和種子種苗投入的比值上看,兩者差異不大。
從種苗售賣的價值來看,各處理間差異和干品出售類似。在購買種苗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個頭一般或偏小的種苗,因同樣的重量可以播種更大的面積,單位成本會更低。處理C與A比較,不但數量多,而且參之間不交纏,作為種苗更具優(yōu)勢。
綜上,種子繁殖的第1代種參為太子參優(yōu)質種苗的繁育方式是有顯著優(yōu)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