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 腎臟內(nèi)科, 河南 駐馬店463000)
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常用的替代性治療方法之一,治療過程中易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 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嚴重的負性情緒, 進而造成其自我效能感降低[1]。 因此, 為進一步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要求血液透析患者具備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因對疾病知識了解不足, 導致其出院后病情控制不佳, 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故患者對于出院后的護理仍具有較大需求, 開展延續(xù)性護理臨床意義重大[2]?;诖?, 本研究旨在探討延續(xù)性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 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8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6 例, 均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相關診斷標準[3],符合血液透析適應證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3 例。 對照組男24 例, 女19 例; 年齡30~74 歲, 平均年齡 (54.12 ± 1.38) 歲。 觀察組男25 例, 女18例; 年齡31 ~73 歲, 平均年齡 (54.33 ± 1.45) 歲。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患者病情進展,為患者提供環(huán)境護理、 用藥指導、 飲食指導、 導管護理以及出院指導、 心理護理等。 觀察組患者實施延續(xù)性護理: ①成立延續(xù)性護理小組, 由護士長擔任小組長, 護理成員由??谱o士擔任, 護理前小組成員均接受延續(xù)性護理內(nèi)容、 注意事項以及實施方案等的培訓。 ②護理前由小組成員收集患者的基礎信息、社會情況、 透析情況以及心理狀況,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方案, 全面監(jiān)督患者的日常生活, 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 ③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 告知患者家屬疾病的轉歸, 評估患者及親屬的心理動態(tài), 鼓勵家屬多與患者進行交流, 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 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溫暖。 ④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院內(nèi)知識指導, 通過視頻講解、 PPT 等形式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以及延續(xù)性護理內(nèi)容, 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與護理措施, 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 講授血液透析治療的相關知識; 指導患者記錄每日鍛煉情況、 飲食情況以及服藥情況, 保證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⑤理論知識講解完畢后, 通過模擬演練、 多媒體等宣教方式為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家庭技能培訓。 首先為患者及其家屬播放血液透析操作視頻, 通過視頻演示步驟詳細講解具體操作過程, 使患者及其家屬對血液透析過程充分了解, 減輕患者的恐懼及緊張情緒, 提升患者的治療積極性; 隨后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掌握居家血液透析的正確操作、 護理措施、 環(huán)境要求以及常見問題的處理等; 最后, 開展運動指導和飲食指導。 ⑥詳細記錄患者的聯(lián)系方式, 建立微信群或QQ 群, 每周在群內(nèi)發(fā)放透析指導、 藥物指導、 運動指導、 飲食指導等網(wǎng)絡健康教育專題, 在群內(nèi)部發(fā)放相關專家論壇鏈接、 疾病知識網(wǎng)頁、 相關書籍等, 每周定時由主治醫(yī)師或專家線上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定期電話隨訪, 主要監(jiān)測患者的用藥情況、 運動情況、 液體攝入情況以及飲食情況, 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最大幫助, 叮囑患者定期回院復診。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自我效能、 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 ①通過GSES (自我效能量表) 評價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共10 條目, 分值1 ~4 分,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效能越好。 ②通過SDS (抑郁自評量表) 和SAS (焦慮自評量表) 評價患者的負性情緒,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 ③通過WHOQOL-BREF 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包括生活環(huán)境、 社會關系、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四個方面,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自我效能、 負性情緒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GSES 評分、SDS 評分、 SAS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護理后, 觀察組的GSES 評分高于對照組, SDS 評分、 S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GSES、 SDS、 SAS 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GSES、 SDS、 SAS 評分比較 分)
時間 組別 n GSES 評分 SDS 評分 SAS 評分護理前 觀察組 43 2.14±0.35 50.35±4.17 47.08±4.03對照組 43 2.03±0.43 50.24±4.36 47.64±4.25 t 1.301 0.120 0.627 P 0.197 0.453 0.266護理后 觀察組 43 3.67±0.25 40.57±3.68 38.48±3.29對照組 43 2.43±0.61 46.84±4.22 43.92±3.74 t 12.334 7.343 7.162 P 0.000 0.000 0.000
2.2 生活質量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WHOQOL-BREF 各項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護理后, 觀察組的WHOQOL-BREF 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目前, 臨床常采用血液透析方法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治療, 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 控制患者病情進展, 但血液透析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 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必要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 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往往缺乏針對性, 單一用藥指導、 導管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措施已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血液透析患者對護理的需求[4]。 延續(xù)性護理是在患者出院后為其持續(xù)提供全面護理服務的一種護理模式, 實現(xiàn)了對患者由院內(nèi)至院外的延續(xù)性監(jiān)督與護理指導,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5-6]。 本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 觀察組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 SDS 評分、 S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延續(xù)性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 可能是由于延續(xù)性護理能夠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院外護理指導, 與患者和家屬保持持續(xù)溝通,使患者克服恐懼心理, 激勵患者保持治療的信心; 同時, 密切跟蹤患者的病情進展、 飲食情況以及生活規(guī)律等, 對于幫助醫(yī)護人員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為患者提供的個性化干預措施也顯著增強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 本研究結果也顯示, 觀察組護理后的WHOQOLBREF 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延續(xù)性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 分析原因在于: 通過授課形式能夠使患者及其家屬全面了解血液透析的方法、 注意事項, 通過電話隨訪、 網(wǎng)絡平臺隨訪等能夠有效督促患者保持日常行為管理能力, 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 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的WHOQOL-BREF 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的WHOQOL-BREF 評分比較 分)
時間 組別 n 生活環(huán)境 社會關系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護理前 觀察組 43 8.14±1.03 11.36±1.24 9.37±1.28 12.03±1.24對照組 43 8.07±1.21 11.25±1.08 9.06±1.15 12.15±1.08 t 0.289 0.439 1.181 0.479 P 0.773 0.662 0.241 0.634護理后 觀察組 43 11.82±2.12 14.28±1.87 14.55±1.72 15.35±1.41對照組 43 10.82±2.03 13.24±1.63 11.86±1.43 14.21±1.46 t 2.234 2.749 7.886 3.683 P 0.028 0.007 0.000 0.000
綜上所述, 延續(xù)性護理可有效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 緩解其負性情緒, 改善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