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霞
【摘要】揚州市教育局在2018年發(fā)布了《關于大力倡導實施“五個一百工程”的指導意見》。如何將“五個一百工程”中名著閱讀的要求落到實處、展開實施,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本文著眼于“五個一百工程”名著閱讀實施所需要的資源,從學校資源的深度挖掘、家庭資源的引導開發(fā)、教師資源提升提優(yōu)、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等角度去分析,多管齊下,助力小學生名著閱讀落地開展,讓閱讀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五個一百工程” 名著閱讀 資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碎片化閱讀儼然已成為當前社會閱讀的流行方式。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語文學習中,進行“整本書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揚州市“五個一百工程”——閱讀百本名著,就是要求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如何將“五個一百工程”中名著閱讀的要求落到實處、展開實施?筆者結合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教學經驗,從“五個一百工程”名著閱讀實施所需資源的角度作一些探討。
一、深度挖掘學校資源
1.夯實基礎,保證資源供給
圖書館是學生的精神家園。我校圖書館是面向全體師生開放的。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夠閱讀到百本名著,學校特意采購了大批圖書,專門開辟區(qū)域擺放“五個一百工程”的圖書,方便學生查找、借閱;還將“五個一百工程”中百本名著的電子文檔投放在學校網站上,形成了數字圖書館。學生可在線閱讀名著、名人傳記,讓閱讀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學校設有專門的圖書借閱制度,每位學生都有借閱卡,一般借書時長為兩個月。為了鼓勵學生深入閱讀、積極思考,“五個一百工程”所屬的圖書可延長一個月歸還。
為了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學?;ù髢r錢購買了實木書架投放在教學樓每個樓層,每個書架都有盆栽點綴,書香與綠意融合,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享受讀書的快樂。以六年級書架為例,書架上的圖書由學生從家中帶過來,每本書的扉頁都貼有圖書漂流卡,上面詳細記載了這本書何時被何人借走,以及何時歸還。流動書架讓圖書漂起來了,學生的思想也跟隨作家的思緒動起來了。
在高郵市外國語學校,每個班級都設有圖書角,圖書角的書多為古今中外優(yōu)秀名著,且不斷地在補充、更新?;凇拔鍌€一百工程”的閱讀要求,每個教室都進行了精心布置,墻壁上不光有名人畫像、名畫展示,還開辟了“名著共賞”專欄。教師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關于百本名著的讀書筆記,鼓勵學生對讀書筆記進行涂繪,記錄學生的讀書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名著共賞”專欄的作品即由此產生。
學校還將一百位名人的畫像、一百首古詩、一百幅名畫等做成展示牌張貼在教學樓的墻面上,打造閱讀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讀書氛圍。這也是一種無聲的資源。
2.靶向調控,確保閱讀時間
高郵市外國語學校設有中自習,時長1小時10分鐘。結合學校和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落實“五個一百工程”中百本名著的閱讀要求,學校將12:00~12:30設置為名著閱讀時間并長期施行。
為解決學生沒空讀書和功利化讀書的問題,學校專門開設一門閱讀課,進一步保證了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課的地位和語文、數學、英語一樣,被明確印在課程表上。學校有專門的領導檢查閱讀課的實施情況,不定期聽課。
在閱讀方式上,一、二年級學生識字量小,教師就播放名著語音視頻或讀給學生聽;中高年級以學生自讀為主。閱讀期間,教師不斷穿插讀書方法的指導,與學生共同交流、討論。
另外,每年12月份,高郵市外國語學校都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經典悅讀”讀書藝術節(jié)。期間,學校會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誦讀比賽、課本劇表演、好書推薦、讀書筆記展評、詩詞背誦等。
二、引導開發(fā)家庭資源
1.摒棄功利,樹立正確觀念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閱讀是浪費時間,短時期又提高不了成績,與其這樣,不如多刷幾道題來得實在,這其實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殊不知,閱讀的過程是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的好時機,它可以讓孩子觸碰到由于自身條件限制而無法感知的未知世界,獲得許多間接經驗,從而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個一百工程”推薦的閱讀與欣賞的內容,是由揚州市教科院的專家層層篩選出來的,旨在提高學生的人文與科學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人文與科學積淀,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與科學情懷,讓文化精神力量成為引領學生成長的強大動力,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家長應該摒棄功利的閱讀思想,著眼于孩子的長遠發(fā)展,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終身習慣,受益一輩子。
2.親子閱讀,營造家庭氛圍
親子閱讀又叫親子共讀,是以書為媒介,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方式之一,同時也可以使親子關系更加密切。
我校向來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學校要求家長每月至少陪伴孩子進行四次親子閱讀,每學期還舉辦一次“親子閱讀交流會”,請一些優(yōu)秀學生家長到校來宣講他們的讀書心得。
身教大于言傳,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多讀書看報,成為孩子閱讀的榜樣。孩子讀書時,家長盡可能去陪伴孩子,最好是能和孩子進行互動。比如讀名著《草房子》時,孩子對當時的時代背景不是太了解,家長完全可以通過互動給孩子提供必要的補充。
三、升級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1.師生共讀,提升教師素養(yǎng)
“五個一百工程”對學生提出了具體的閱讀要求,其實這也是對語文教師的要求?!耙o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狈彩菍W生要讀的,要欣賞的,教師應該自己先讀、先欣賞,這只是讀書的初級階段?!耙o學生一碗水,自己要做長流水?!边@是更高的階段。古今中外名著是語文教師必讀的,除此之外,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著述也要有所涉獵,只有這樣才能擴大自己的閱讀面,教學時才能游刃有余。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學生也是一樣。不同的學生,閱讀名著的方法、速度、習慣也會有不同。教師不可強制要求學生保持同樣的閱讀進度,不然會扼殺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有效引導。比如有的學生讀書走馬觀花,一目十行,一本書讀下來卻一無所獲,這時候教師應注重讀書方法的指導,提醒他讀書要學會做批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寫下來;有的學生學習自覺性差,學習能力也低,這時候教師就要和他耐心談話,幫助他制定讀書計劃并監(jiān)督其落實。
2.動靜相宜,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為了讓學生對名著閱讀保持興趣,進一步拓展思維,學校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拓展資源,不僅通過相似文本和中外名著的比較閱讀、引進影視資源等方式持續(xù)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還通過開展知識競賽、課本劇表演,讓學生設計人物簡筆畫、畫思維導圖、續(xù)寫故事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靜”態(tài)閱讀之余“動”起來,使得名著閱讀有靜有動,動靜相宜。
以一本讀過的書為原點進行發(fā)散,找相似的文本進行延伸閱讀,可以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與認識。比如《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軒還有許多其他的優(yōu)秀作品,如《山羊不吃天堂草》《細米》《青銅葵花》《根鳥》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完《草房子》后再選擇曹文軒的其他作品繼續(xù)閱讀。還是以《草房子》為例,它不光是一部名著,還被改編成了電影,改編后的電影和原著有什么區(qū)別?是原著好還是電影好呢?將電影和名著比較,可以引發(fā)學生對閱讀的深層思考。
閱讀之余,高郵市外國語學校的讀書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知識競賽的題目很簡單,旨在檢查學生對名著熟悉的情況,在學生間形成你追我趕的讀書熱情;設計人物簡筆畫,一方面要求學生熟悉文本,另一方面也要求學生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將思維導圖引入名著導讀,能幫助學生及時將所讀內容進行梳理、概括、提煉,形象化、可視化、條理化的“圖式”相比純文字更好記憶,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課本劇表演能增加學生對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創(chuàng)造性地演繹故事情節(jié),抒發(fā)學生個體獨特的感悟;故事續(xù)寫,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也是對作品的另一種理解。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名著是社會的縮影,是歷史文化的紐帶,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以其獨特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樣也是名著閱讀的主體。學校應該整合多方位的資源,促進學生的名著閱讀落地生根,讓閱讀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
339550058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