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娟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西安 710000)
新媒體的發(fā)展,為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工作開展帶來動力與技術支持。通過新媒體與紅色文化啟蒙教育的結合,能夠將這一文化內容落實在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中,提升兒童對紅色文化的認識,促使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那么如何實現(xiàn)新媒體與兒童紅色文化教育的結合呢? 該文來就此進行分析。
紅色文化是革命戰(zhàn)爭時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包含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1]。紅色文化的形成,離不開革命戰(zhàn)士、黨和群眾在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造的偉大功績,涌現(xiàn)出的良好人格,展示出的崇高精神及革命遺跡(井岡山精神、紅色精神、延安精神)。少兒紅色文化啟蒙教育,目的是讓青少年在兒童階段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堅定的信念與信仰。兒童的紅色文化啟蒙教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包含熱愛祖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樹立正確的三觀等內容。通過紅色文化的教育工作可以將德育內容以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理想信念、思維品質等得到全面的培養(yǎng),以更好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
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確指出,對少兒進行德育教育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目的是提升青少年、兒童愛國意識,家國情懷,引導青少年愛黨愛人民的良好品質[2]。通過紅色文化的教育工作,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產生更直觀的認識,并在紅色文化學習中形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為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工作的開展,滿足了國家對青少年兒童政治教育要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政治素養(yǎng)與道德品質得到發(fā)展,為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實現(xiàn)了文明的傳承。在紅色文化中有非常多的值得學習的文化精神,其中提煉與凝聚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并且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得以傳承。通過對兒童的啟蒙教育,可以使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什么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使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開拓進取、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質,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動力。在教育工作中,加強對紅色文化的挖掘,將此與兒童的學習生活充分融合,激發(fā)兒童內在的愛國精神,使其在學習中傳承文明促使綜合素質發(fā)展。
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實現(xiàn)國家健康發(fā)展建設的核心。通過對兒童紅色文化的啟蒙教育,可以使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正確認識國家的發(fā)展,形成堅定的思想信念,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強大的動力[3]。兒童作為國家發(fā)展與建設的核心,其思想品質對國家發(fā)展的影響巨大,通過紅色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其在心理上認同國家的發(fā)展,并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踐行紅色文化,提升自我,以此滿足時代發(fā)展需求,促使中華民族的健康發(fā)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fā)展,人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在社會中逐漸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風氣,對兒童的思想觀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革命歷史教育的重要性。該教育工作開展不僅可以抵御外來文化的消極影響,同時可以培養(yǎng)中國人民積極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4]。最近幾年,紅色文化教育得到了廣泛的重視。新媒體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播途徑與教育媒介,為紅色教育工作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兒童紅色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并沒有展示出新媒體的特點,具體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紅色文化教育載體形式比較單一。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主要是以影視劇或者學校開展的紅色教育主題活動為主。這一教育方式比較局限,無法使兒童的思維品質得到真正的提升。第二,紅色文化兒童教育題材內容較少。我國相關的紅色文化兒童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非常少,很少有關于紅色文化方面的教育作品,無法為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動力。兒童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其思想品質與道德素養(yǎng),對國家未來發(fā)展建設的影響很大。通過對這一群體的紅色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其愛國精神與意識,使其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國家、認識國家,并為國家發(fā)展作出貢獻。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因素影響了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工作開展,無法為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中,根據(jù)兒童的特點,利用紅色文化動畫劇進行啟蒙教育,讓兒童在觀看的過程中身心得到愉悅,同時在動畫視頻中了解到中華革命的故事。對于兒童來講,動畫片具有直觀、趣味性的特點,通過紅色文化與動畫片的結合,能夠將抽象的文化資源轉化成直觀的形式,可以讓兒童在觀看過程中產生愛國情感與民族情感[5]。一般來講,兒童觀看動畫片的形式主要以家庭為主,通過連續(xù)觀看與固定時間觀看的方式,讓兒童形成主動了解紅色文化的意識,使其在視頻觀看中能夠對歷史文化、人物性格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以此達到紅色文化啟蒙教育的目的。通過動畫片與紅色文化的結合,可以優(yōu)化學生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效果變得更佳有效,從而提升紅色文化教育質量。
如《紅游記》,該動畫片是贛州市首部紅色題材的作品,主要以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qū)的革命斗爭歷史為背景,通過兒童的視角生動的展示出中央蘇區(qū)時期革命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魚水情。這部動畫片結合了兒童的審美習慣與視覺文化特點,將發(fā)生在江西瑞金的紅色革命故事,一大蘇、閱兵、紅井水、開天窗、八子參軍等26 個故事完美的呈現(xiàn)出來,動畫的方式使革命事件變得更加生動,提升了兒童參與紅色文化學習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在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中,可以將此作為教育的載體,利用動畫片中不同的故事,讓學生了解革命時期革命戰(zhàn)士為國家、民族的統(tǒng)一、自由所付出的努力,并主動學習其精神品質,以此提升學習效果,提高紅色文化教學質量[6]。
繪本就是將文字與圖畫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閱讀載體,通過繪畫的方式將故事情節(jié)有機的串聯(lián)在一起,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工作中,可以通過紅色文化繪本的運用進行教育工作,提升兒童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7]。在紅色文化啟蒙教育中,需要加強對繪本的分析與挖掘,將此以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兒童,讓兒童在繪本內容觀看的過程中了解相關的知識,形成愛國情懷,以此提升課堂活動。為了增加繪本教學的靈活性,可以引入信息技術,通過iPad、手機或者是筆記本的方式,將繪本內容以電子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隨時隨地的閱讀學習。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繪本學習效果,同時還可以提高教育質量,促使教育活動更好地開展。紅色文化啟蒙教育中,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此與傳統(tǒng)說教教育充分結合,提升教學的靈活性與便利性,提升兒童的道德品質與情感價值,促使紅色文化教育工作順利實施。
以《小英雄雨來》繪本故事為例,文章中的雨來是我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一名小英雄,他的年紀不大,但是非常熱愛我們的國家和祖國,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他用自己的行動支持八路軍的抗戰(zhàn),為國家自由民族自由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為國家的和平打敗日本侵略者貢獻了一份力量。在啟蒙教育中,可以將此作為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的媒介,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雨來對黨和國家的熱愛,感受雨來為抗日勝利做出的英雄行為與奉獻精神,使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與態(tài)度[8]。在啟蒙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兒童自由閱讀文本,通過圖片與文字的方式,了解文本內容,并進行思考是什么原因使雨來不畏懼日本人的侵略,為八路軍提供掩護的。通過兒童的深入思考,提升其對愛國民族情感的認識,提高紅色文化啟蒙教育質量。
再如《雞毛信》,《雞毛信》描寫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兒童團員海娃,在送一封十萬火急的雞毛信時,與日偽軍相遇,海娃機智勇敢,將信拴在一頭羊的屁股下,并將日寇帶入八路軍的伏擊圈的故事。為了增加這一故事的直觀性,提升兒童的閱讀效果,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播放這一繪本故事,這使整個故事內容變得更加的生動,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海娃的聰明與勇敢,并結合時代的特征感受那一時期,每一個革命戰(zhàn)士的勇敢精神與堅韌不拔的品質。通過這一繪本故事的閱讀,提升兒童的愛國情感與積極品質,使兒童在閱讀中形成堅定的思想信念與愛國情懷[9]。
在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工作中,為了提升教育的質量,可以利用紅色文化游戲進行相關的教育活動,提升兒童的思想認知。紅色文化游戲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是網絡游戲,也可以是實際活動。在啟蒙教育中,加強對不同紅色文化游戲的分析,將此運用在啟蒙教育中,提升紅色文化教育工作效果[10]。通過對當前網絡游戲的對象分析,發(fā)現(xiàn)青少年和兒童都具備網絡游戲的能力,網絡游戲是青少年網絡行為的重要形式。在啟蒙教育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網絡游戲的扮演活動,對紅色人物進行扮演,并結合游戲中的設定進行操作,使兒童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游戲的快樂與魅力,并體會到中國革命戰(zhàn)士的勇敢與堅毅。同時也可以組織實踐活動,將此作為兒童游戲的重要組成活動,對兒童進行綜合素質的教育,讓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質。
例如,《亮劍》是一款以軍事小說《亮劍》為藍本,完美再現(xiàn)亮劍風云的大型軍事陣營對抗網游。這一游戲主要是圍繞李云龍的獨立團和楚云飛的358 團開展,在這款游戲中,玩家可以扮演一名普通的官兵,士兵通過深入敵后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可以與隊伍一起伏擊敵人,通過不斷的努力與實踐后,成長為一名神勇的將軍。這一游戲中主要由李云龍和楚云飛兩大部隊組成,按照李云龍的獨立團、楚云飛的358 團抗戰(zhàn)事跡開展的。在游戲的過程中,玩家可以與李云龍一起單刀赴會擊殺日寇,也可以與楚云飛一起殺日寇,與日寇進行正面的對決。兒童在操作中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家國情懷與民族情懷,使其在實踐中形成強烈的愛國情感,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兒童的心理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利用游戲進行紅色文化啟蒙教育時,需要控制游戲的時間,避免出現(xiàn)沉迷于游戲的問題[11]。
綜上所述,在兒童紅色文化啟蒙教育工作中,該教育活動的開展落實了政治教育要求,促使文明傳承與中國偉大復興夢的實現(xiàn)。在實際教育中,因為這樣那樣的因素影響了紅色文化教育效果。但是通過紅色文化動畫片、繪本、游戲及各種紅色網絡資源的利用,能夠解決以往紅色文化啟蒙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學前兒童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培養(yǎng)其積極的情感,展示紅色文化的積極作用體現(xiàn),提升兒童的綜合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