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宏志
摘要:道路建設為全國經濟發(fā)展提供了交通運輸保障,為了確保路基路面的質量,除了控制大型重型車輛通行外,還應加強道路施工過程中對路基路面的建設,本文從路基路面建設對整體道路質量控制進行分析,以提高道路質量。
關鍵詞:道路施工;路基路面;質量控制
引言
近些年,我國交通道路建設發(fā)展比較迅速,提高了全國各地之間的經濟交流,但在道路建設方面也逐漸顯露出一些問題,尤其是公路方面,正常來講,一條完整的公路是由路基和路面構成,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論哪一個環(huán)節(jié)質量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條道路的質量及正常通行。為此,國家相關部門加強了道路建設項目的質量監(jiān)管力度,并對道路建設項目中的設計、施工、審查等環(huán)節(jié)相應出臺了監(jiān)督管理措施。道路施工過程中,若路基路面出現(xiàn)質量問題,不僅會縮短道路的使用壽命,還會威脅行駛在該路段車輛的安全,增加人們的安全隱患。為了控制道路施工過程中路基路面的質量,本文對其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要點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道路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1.1路面不平
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路面不平的情況是很常見,造成路面不平的常見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路面設計存在問題,在道路施工前設計施工路段時,未與實際情況結合考慮,導致路面不平坦;二是路面施工過程中,使用設備時因操作不當或人為忽視等因素使得路面不平坦,如壓路機對路面施工時,因壓路次數(shù)不統(tǒng)一,可能會使一些區(qū)域受力不均勻,出現(xiàn)高低不平的情況,導致路面不平坦。另外,路面不平坦還可能與施工材料的質量有關,若摻有雜質也會是施工后的路面不平坦。如果道路施工后路面不平坦就允許通行,會使車輛行駛不順,還可能會引發(fā)車禍。
1.2路基承載力差
在道路建設中,為了確保路基路面的質量,對路基的要求會很高,如果路基的承載力不足,即便路面鋪設完美,在后期通行車輛后,也會出現(xiàn)路面凹凸不平的情況,甚至會使整個路面塌陷,尤其在大車路過,更容易出現(xiàn)路面破損的情況。路基好比建設一棟樓時的地基,如果地基未打好,即便上面建設再完美,也會影響整個項目的質量。對道路施工項目而言,路基承載力差,會增加施工成本,還會增加后期的維修道路的工作量,且還會縮短道路的使用壽命。
1.3層次結構設計不合理
目前,我國道路施工多采用混泥土材料進行鋪設,這樣能提高道路的質量與使用壽命,但這種施工材料有較強的科學性要求,如果在道路設計中其層次結構設計不合理,會影響路面的承受力,還會使整個道路的質量受到影響。另外,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技術及綜合素質不足,也會影響層級結構的施工質量,增加整個道路施工風險。
2 道路施工過程中路基的質量控制要點
在道路建設項目中,路基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檢驗該項目設計團隊對路基結構體厚度的認識。路基結構體的厚度是決定該項目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由面向土基的回填工作決定。確保路基建設過程中,其壓實度合格后,再提高路基的質量就需要改善路基的抵抗力,這時就需選擇合適的材料改善其結構。
2.1選擇合適的路基土質
在道路施工過程中,路面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在施工路基上,因使用的土壤質量不佳,可能會影響路面的強度,無法保證道路質量。因國內地質大部分為疏松土質,故在路基施工過程中,應考慮加強路基的牢固性,尤其在山體之間施工項目中,為防止邊坡因施工或外界雨水浸泡等導致滑坡,應做好邊坡的排水工作,若發(fā)現(xiàn)施工地段的邊坡土體變形,應及時針對問題策劃出合理的處理方案,以減少滑坡事件發(fā)生。另外,在路基施工前,相關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設計符合施工地段的方案,避免施工后出現(xiàn)安全隱患,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還應避開雨天等天氣,以免施工過程出現(xiàn)安全問題。了解施工地段的土層結構后,結合實際情況用些砂性土,以確保路基的穩(wěn)固,使道路施工順利進行。
2.2提高路基的承載能力
路基的承載能力是評價公路質量的重要標準,主要是指道路正常通行后路面承受的最大重量。為了延長道路使用年限,應提高道路路基的承載能力,而提高路基的承載能力,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施工上應嚴格控制砂、石、土的使用比例,同時還應在混合泥漿和砂時確保其比例符合實際需求,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標準;二是在施工上應嚴格檢測土層結構,確保使用壓力機后能提高路基的強度,同時在后期鋪設路面時嚴格要求各層的結構,確保其厚度等符合要求。通過對道路的科學設計與合理施工,能提高路基的承載能力,尤其是大型重型車輛,保證道路在運行中的穩(wěn)定性,降低路面的破損程度,提高其使用壽命。
2.3提高路基的壓實度
在道路施工項目中,為了將路基建設好,應先將土壤壓實,確保土壤中的含水量不會影響路基的質量,故為避免土壤中含水量過多,施工應選擇在晴天進行;而土壤含水量過少也會影響路基的穩(wěn)定性,無法建成強而密的路基。為了確保路基的穩(wěn)定性,可在土壤中適量摻入寫生石灰,混合后可使路基更具穩(wěn)定性,之后再采用壓路機將路基壓平、壓實,同時還應保證路基的均勻性。
3 道路施工過程中路面的質量控制要點
3.1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在道路施工中,最后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鋪設路面,在此過程中,目前主要采用瀝青混凝土進行鋪設,以提高路面鋪設的質。首先,應選用優(yōu)質的混凝土,避免摻有過多雜質,與瀝青混合后才能確保路面的平整度;其次,在處理混凝土過程中,應確保瀝青的溫度與濕度的比例,使形成的混凝土硬化度符合標準;最后,再利用現(xiàn)代先進機械設備將路面壓平、壓實,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與穩(wěn)固性。
3.2控制路面的裂縫
在道路建設項目中,施工完成后,有很多因素會影響路面質量,使路面出現(xiàn)裂縫,故應加強控制路面裂縫措施的管理。如果在路面出現(xiàn)裂縫后,沒有及時做好防護補救措施,遇到雨水天氣就會加大路面受損面積和損壞程度,嚴重還會破壞路面的內部結構,影響整體道路的質量。目前,控制路面的裂縫主要從鋪設路面的材料入手,應控制瀝青與混凝土之間的比例,利用瀝青對溫濕度的高度敏感性,嚴格控制加入瀝青的配比,避免因材料不合格導致路面出現(xiàn)裂縫。另外,還應對出現(xiàn)裂縫的路面做出及時補救措施,避免路面裂縫程度加重。
3.3控制水破壞
道路的路面對水最為敏感,在道路施工過程中,若雨水進入路面內部,會使內層構造造成損壞,從而影響整個路面的質量,為了避免路面的水破壞,可從四個方面入手:第一,選擇路面鋪設材料時,盡量選擇黏性較強的瀝青,可提高路面的防水性和平整度,減少因路面出現(xiàn)裂縫導致的水破壞問題;第二,修建道路時,應到實地進行考察,盡量將道路建設在比較高的位置,可減少積水對路面的損害;第三,該項目的監(jiān)管人員應對防水措施進行嚴格監(jiān)督,確保防水措施有效落實,做好道路的排水系統(tǒng),減少積水,保證路面的完整性;第四,在道路施工完成后,若發(fā)現(xiàn)路面出現(xiàn)裂縫,應及時進行有效的補救措施,避免雨水滲入路面內層損壞結構,影響路面的整體質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道路施工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不利于路基路面質量的因素,如雨水天氣、土質結構、材料配比及后期維護等,為了加強道路建設中路基路面的質量,應結合施工具體過程改進施工方案實現(xiàn)質量控制,這樣不僅能提高道路建設的整體質量,還可減少后期維護道路的成本,為促進各地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安全的交通基礎設施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麗.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9(15):78.
[2]王茜.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分析[J].建材與裝飾, 2018(47):2.
[3]姜帥旭.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分析[J].科學與財富, 2020.
[4]邵東東.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分析[J].甘肅科技, 2020, 36(13):3.
35705019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