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姝
(懷化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懷化 418099)
隨著建筑施工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建筑體的建設呈現(xiàn)出高層化和集成化的趨勢,采用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無法達到高效和安全的建設目標。裝配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建筑施工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思考,結合建設方案對施工用材統(tǒng)一進行模式化生產,再運輸到工程現(xiàn)場,經過質檢后可以直接通過組裝連接的方式完成建設,整體的工程成本和建設效果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在應用裝配式施工技術時,要關注與不同建設環(huán)節(jié)的匹配性,結合預制構件的特點靈活變通,提高項目建設質量。
裝配式施工是當前建筑施工現(xiàn)代化發(fā)展中的一項重要技術革新,國家于2013年頒布了關于綠色建筑發(fā)展的相關文件,其中也包含預置裝配式建筑的相關內容,為建工技術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在進行項目建設施工之前,建材生產廠家直接按照建設方案中的要求進行原材料的加工處理,使其結構、形式等滿足施工要求,通過運輸和質檢環(huán)節(jié)后,能以現(xiàn)場組裝的方式完成建設。這種工藝可以應用在建筑施工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包括墻體建設、框架建設等,整體的結構質量與現(xiàn)澆施工基本相同,強度也能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越來越多的建筑項目應用這種技術提升工程效率,幫助施工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與傳統(tǒng)的澆筑施工建設過程相比,裝配式施工的環(huán)節(jié)更加簡單,更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設的效率和縮短建設周期,對控制人工和建材方面的成本支出具有積極作用。由于裝配式工程建設中使用了大量輕質墻板,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有較大的應用價值,能更好地保證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自身重力過大而產生地質沉降或結構變形問題[1]。在裝配式建設工程中,大量的前期加工任務都可以在工廠中完成,不需要占用過大的施工圍擋面積,對社會環(huán)境和公共交通的影響程度進一步降低,項目開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加明顯。在提倡綠色施工的背景下,應用裝配式建設技術能更好地避免工程損耗與浪費,所有的建材都在工廠內提前利用機械設備進行建模和生產,工藝的標準性和統(tǒng)一性得到了保證。裝配式建設技術的成本更加直觀可控,施工過程中的突發(fā)問題較少,更有利于開展高效的現(xiàn)場管理。
在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過程中,對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考慮構件之間連接的穩(wěn)定性,提升建筑結構的防風抗震效果。常見的連接工藝包括注漿、焊接和套管等,要求根據裝配式構件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工藝,并保證連接過程中的一一對應性,對一些較為薄弱的零件可以通過加固處理的方式優(yōu)化其性能。在墻體建設中,要考慮隔熱保溫、持久耐用和稱重負荷等要求,并根據使用需求提前設計好打孔連接的位置,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在裝配式工藝中,要盡量應用模數化和參數化的方式進行設計和施工,嚴格保障裝配式工程的建設質量,使工廠加工的預制構件之間形成良好的匹配效果。預制構件在生產加工后需要經過質檢和養(yǎng)護,著重關注零件的尺寸、平整度等結構參數,對一些鋼筋混凝土構件要進行無損檢驗,避免內部存在空隙或裂痕。
各類預制板和梁體澆筑等過程都涉及吊裝工藝,在施工時必須要針對形式多樣化的預制結構進行合理優(yōu)化,結合其重心位置選擇合適的吊裝點,確保工程建設的安全 性[2]。首先,一部分需要將吊裝的構件和樓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澆筑的方式形成連接的吊裝工程,要求起吊時在吊裝構件的下方預留一部分空間,能使鋼筋伸入澆筑層,保證預制構件和建筑結構之間連接的穩(wěn)定性。常見的外墻安裝和樓板吊裝等都采用這種工藝。其次,對于一些梁柱和樓梯等不需要通過混凝土澆筑完成連接的工藝,可以選擇直接吊裝的方式進行施工,提前對放樣測量好的位置和預制構件的重心位置進行分析后安裝吊裝結構,到達合適的位置后由技術人員進行卸除,整體的操作過程更加簡單,安裝效率更高。
預制墻體的安裝是裝配式建設中的重要框架結構,也是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在進行安裝建設時,必須要確保其連接的穩(wěn)定性和建設質量。在施工之前要由技術人員對預制構件的結構進行質量檢驗,著重關注剪力墻內部的支撐體系強度,實際受力必須和建設方案中的參數要求保持一致。制造好的預制構件平整規(guī)則地放置在施工現(xiàn)場,由技術人員對其內部的梁柱結構進行確認,使其中軸線保持在同一平面內,認真核對內里的鋼筋和框架位置[3]。鋼筋結構需要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為了保證連接的承重能力,需要對焊接工藝進行合理優(yōu)化,一般選擇氣體保護的施焊方式,以保證焊縫質量。在焊接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連接點一一對應,充分考慮焊接點承擔的剪力和扭矩作用,整體的建設強度和剛度要能滿足施工框架建設要求,墻體通過混凝土澆筑的方式形成連接時,必須要保證其強度達到C30,另有特殊要求的以施工方案為準。
在裝配式建設中使用了大量預制疊式合板,安裝建設時必須要保證連接的緊密性,若產生縫隙和誤差,則有可能影響其使用功能。首先,在運輸和吊裝疊合板時,要做好保護層建設,避免出現(xiàn)碰撞和破損問題導致材料損耗和成本增加。在安裝時,要求疊合板與作業(yè)層之間保證300 mm的間隔,施工人員要明確安裝方向,參考建設方案中的要求對其位置進行調節(jié),盡量減少在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定位誤差[4]。其次,為了保證疊合板在安裝過程中的位置固定,施工人員需要在其底部用臨時支架作為支撐,要求在疊合板安裝完成之后對其支撐強度進行檢驗,符合建設要求后,需要將這些臨時結構拆除,避免影響其他工程的正常施工。最后,在一些較為復雜的項目中涉及雙層疊合板安裝,技術人員要嚴格按照工程方案中的要求完成建設,并在兩層結構中通過混凝土澆筑的方式提升建設強度和連接效果,經過測試強度達70%后準許拆除臨時結構。
預制式窗體是指提前對墻體中安裝的門窗結構進行加工生產,在安裝時主要利用螺栓和吊耳進行固定,窗體的安裝靈活性更強,能較好地滿足不同的建設需要。在預制式窗體的安裝中,需要提前進行位置確認,通過預留螺孔連接的方式進行定位安裝。為了保證窗體和墻體之間能形成更高強度的連接,在對螺栓進行固定時要求深入墻板內,使三者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在安裝過程中,窗體和作業(yè)面的位置要預留300 mm的空隙,有利于實現(xiàn)窗體構件的定位。預制式窗體是裝配式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建設效率更加突出,窗體的結構形式和安裝位置只能根據使用需求靈活調整,更好地保證了建設施工的統(tǒng)一性。
在進行預制式混凝土構件的安裝和施工之前,必須要對其進行質量檢驗,確保混凝土的構件模具內部光滑且不存在突刺問題,并對模板內的鋼筋結構等進行定位確認,避免影響后續(xù)的澆筑建設。模具質檢完成后,可以進入工程現(xiàn)場參與建設,施工人員要提前在模具內側涂覆隔離劑,保證能完整脫膜,要求將充分振搗混合均勻的漿體灌注到模板內。在使用一些插入式振搗設備時,要注意對模板內的鋼筋和其他零件予以隔離,防止因為誤觸影響混凝土構件的結構和質量。在混凝土干燥凝結達到一定的應用強度之后,需要再次檢驗其質量,著重關注構件的外形結構,對比建設方案中的尺寸要求。若存在一些變形問題,要及時對其進行修復處理,并將構件的表面打磨平整,以便于安裝建設。
目前進行的建工項目都需要對墻體外側進行保溫處理,鋼絲網架保溫板技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自保溫技術,主要應用在外層建設中。在施工中,需要在墻板預制過程中加入一層鋼絲網架保溫板,具有保溫效果,能將保溫結構的建設融入建筑結構施工中,更好地解決了墻體建設中的空鼓開裂等問題。在外墻模板的預制建設中直接加入鋼絲網架保溫板,在優(yōu)化建筑體保溫功能的同時,更好地對墻體實現(xiàn)了加固,有力保障了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與安全。在建工項目中,有時也會應用一些預制性的外掛保溫墻板,其安裝和預制疊合板類似,并保證了墻體的防水效果。對這類外掛保溫墻板進行澆筑連接時的縫隙可以通過自粘膠帶予以消除,還有一定的裝飾功能,將前后建設與應用建設融為一體,更好地發(fā)揮了裝配式建設工藝的優(yōu)勢。
裝配式建設項目的應用優(yōu)勢十分明顯,能更好地節(jié)約建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也是當前高層化項目建設的重要發(fā)展趨勢。在框架結構的建設過程中,可以直接在工廠完成預制板等構件的加工處理,在工程現(xiàn)場進行安裝時只需要澆筑焊接即可,施工時技術人員要注意按照建設方案逐一核對梁板的位置,包括內部的鋼筋部分,對連接技術的施工質量進行合理控制。在剪力墻的建設中,要充分考慮現(xiàn)場環(huán)境和墻體負荷,確保承載穩(wěn)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