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星火,杜大春
(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江蘇泰州 225300)
結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主要原因是高脂飲食與纖維素攝入不足,造成便秘、排泄不暢,早期沒有任何癥狀,中晚期可表現為腹脹、消化不良、里急后重、腹痛等癥狀,隨著腫瘤的進展可以堵塞腸道,導致阻塞性的腸梗阻。目前臨床針對該病首選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治療,以分離腸管、清潔淋巴后切除腫瘤,但是麻醉藥物的應用、手術操作及傷口疼痛等因素,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氧化應激反應,影響患者預后。丙泊酚鎮(zhèn)靜效果較好,是臨床廣泛使用的靜脈麻醉藥物,但部分患者使用后存在呼吸抑制、鎮(zhèn)痛效果差等缺點[1]。瑞芬太尼屬于芬太尼類μ 型阿片受體激動劑,可達到快速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效果,同時還具有藥物半衰期長的優(yōu)勢[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鹽酸瑞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對結腸癌手術患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2019 年5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的80 例行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患者分為對照組(40 例)和觀察組(40 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1、19 例;年齡55~85 歲,平均(72.45±5.36)歲;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分級[3]:Ⅰ級24 例,Ⅱ級16 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22 例;年齡55~85 歲,平均(72.85±5.46)歲;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分級:Ⅰ級23 例,Ⅱ級1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NCCN 結腸癌臨床診療指南解讀》[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經病理檢查、結腸鏡檢確診者;手術前無化療和放療史者等。排除標準: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等。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已通過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麻醉方法 手術前所有患者需禁飲2 h、禁食8 h,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生命體征,開放靜脈通道,麻醉誘導:采用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九旭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33,規(guī)格:1 mL ∶5 mg)2 mg;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華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492,規(guī)格:1 mL ∶5 mg)10 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丹東醫(yī)創(chuàng)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1022471,規(guī)格:1 mL ∶0.5 mg)0.3 mg;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guī)格:1 mL ∶50 μg)1 μg/kg 體質量;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869,規(guī)格:10 mg/支)0.6 mg/kg 體質量;丙泊酚乳狀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82,規(guī)格:20 mL ∶0.2 g)2 mg/kg 體質量。誘導完成后,進行氣管內插管和機械通氣,潮氣量設定為7 mL/kg 體質量,氧流量與呼吸頻率分別設定為2 L/min、12 次/min。麻醉維持:給予對照組患者丙泊酚乳狀注射液4~5 mg/(kg·h);苯磺順阿曲庫銨0.3~0.6 mg/(kg·h)。給予觀察組患者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00,規(guī)格:5 mg/支)10 μg/(kg·h),丙泊酚乳狀注射液4~5 mg/(kg·h)。兩組患者均觀察至術后2 d。
1.3 觀察指標 ①圍術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蘇醒、拔管、自主呼吸恢復、定向力恢復時間。②免疫功能。于麻醉前、術后1 d 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離心(3 000 r/min 的轉速,時間10 min)后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IgA、IgM、IgG 水平。③SOD、MDA 水平。麻醉前與術后1、2 d 血液采集與血清制備方法同②,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測定血清MDA 水平,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測定血清SOD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以[ 例(%)]、(±s)表示,分別采用χ2、t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圍術期指標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蘇醒、拔管、自主呼吸恢復、定向力恢復時間均顯著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s, min)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s, min)
組別例數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對照組4015.78±5.2122.33±2.4514.35±5.2432.49±0.53觀察組40 8.53±3.2414.67±2.27 7.75±3.3821.43±0.22 t 值7.47414.5056.694121.896 P 值<0.05<0.05<0.05<0.05
2.2 免疫功能 術后1 d 兩組患者血清IgA、IgM 與對照組患者IgG 水平均顯著低于麻醉前,而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Ig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g/L)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g/L)
注:與麻醉前比,*P<0.05。IgA:免疫球蛋白A;IgM:免疫球蛋白M;IgG:免疫球蛋白G。
組別例數IgA IgM IgG麻醉前術后1 d麻醉前術后1 d麻醉前術后1 d對照組401.35±0.120.88±0.05*1.08±0.050.71±0.04*7.82±0.477.08±0.62*觀察組401.36±0.150.98±0.08*1.07±0.060.83±0.08*7.79±0.517.53±0.94 t 值0.3296.7040.8108.4850.2742.527 P 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MDA、SOD 水平 與麻醉前比,術后1、2 d 兩組患者血清MDA 水平均呈顯著升高趨勢,而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清SOD 水平均呈顯著降低趨勢,而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MDA、SOD 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MDA、SOD 水平比較(±s)
注:與麻醉前比,*P<0.05;與術后1 d 比,#P<0.05。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結腸癌是一種原發(fā)于結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遺傳、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引發(fā)結腸癌。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時間短等優(yōu)點,但手術操作的刺激會誘發(fā)免疫系統紊亂,影響術后恢復效果[5]。丙泊酚是一種見效時間快的短效靜脈麻醉藥,持續(xù)輸入后無蓄積,但其鎮(zhèn)痛效果與劑量呈正相關性,大劑量的丙泊酚可擴張心肌、外周血管,影響患者生命體征[6]。
瑞芬太尼作為阿片類鎮(zhèn)痛藥,見效時間與消除時間快,在靜脈持續(xù)輸注下,能快速穩(wěn)定血藥濃度,代謝后經尿液排出[7]。此外,瑞芬太尼對機體呼吸抑制作用不明顯,對患者機體影響小,與丙泊酚聯合用藥可控制性高,反復給藥后無蓄積[8]。本研究上述結果中顯示,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各項時間指標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且術后1 d 觀察組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結腸癌手術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可促進其術后恢復,降低免疫抑制。
手術是一種有創(chuàng)診療手段,疼痛、恐懼、氣管插管、拔管及牽拉等一系列傷害性刺激易誘發(fā)應激反應,并貫穿于整個圍手術期,引起神經內分泌、代謝和免疫系統的改變,SOD 可有效清除機體內超氧自由基,對機體氧化、抗氧化有著重要意義;MDA 可加劇細胞膜損傷,通過檢測其水平可直觀反映氧化應激嚴重程度[9]。瑞芬太尼可削弱腺苷酸環(huán)化酶發(fā)生機制,阻斷神經遞質,緩解創(chuàng)傷刺激,進而避免機體免疫系統紊亂[10]。本研究中,術后1、2 d 觀察組患者血清MDA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血清SOD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瑞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可緩解結腸癌手術患者術后創(chuàng)傷刺激,減輕氧化應激反應。
綜上,瑞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可縮短結腸癌手術患者臨床恢復時間,降低免疫抑制,減輕患者術后氧化應激反應,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