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峰
(睢寧縣人民醫(yī)院放療科,江蘇 徐州 221200)
肺癌屬于一種惡性腫瘤,在臨床較為常見,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1]。近年來,臨床日益深入地研究了肺癌,發(fā)現(xiàn)要想對肺癌患者預(yù)后進行有效改善,關(guān)鍵是要盡可能早地診斷與治療。但是,肺癌與良性腫瘤具有類似的癥狀特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臨床早期診斷與鑒別診斷的難度[2]。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本院肺癌與良性腫瘤患者80 例的臨床資料,分析了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X 線診斷與CT 診斷的臨床價值。
回顧性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本院肺癌與良性腫瘤患者80 例,依據(jù)診斷方法分為CT 診斷組(n=40)、X 線診斷組(n=40)兩組。CT 診斷組患者中男性24 例(60.0%),女性16 例(40.0%),年齡29~86 歲,平均(48.2±8.3)歲。在年 齡 分 布 情 況 方 面,29~44 歲11 例(27.5%),45~59 歲12例(30.0%),60~86 歲17 例(42.5%)。X 線 診 斷 組 患 者 中男 性23 例(57.5%),女 性17 例(42.5%),年 齡29~86 歲,平均(48.4±8.5)歲。在年齡分布情況方面,29~44 歲10例(25.0%),45~59 歲11 例(27.5%),60~86 歲19 例(47.5%)。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
納入標(biāo)準:1)年齡均在18 周歲及以上;2)均接受病理診斷。排除標(biāo)準:1)有其他疾??;2)具有較差的依從性。
1.3.1 X 線診斷組
采用直接X 線攝像系統(tǒng)(YISO,德國西門子),對患者進行指導(dǎo),使其取正側(cè)位站立,將管電流、管電壓分別設(shè)定為28~32mA、60~70kV,充分掃描患者肺部及四周組織。
1.3.2 CT 診斷組
采用64 排螺旋CT 機(SOMATOM DEFINIRTION,西門子),對患者進行引導(dǎo),使其保持平靜呼吸后憋氣,將電流、電壓、層厚、螺距分別設(shè)定為90~95mA、150kV、10mm、2mm。將掃描起點、終點分別設(shè)定為肺尖部、肺底部,發(fā)現(xiàn)疑似病灶后給予患者肘靜脈注射100mL 60%碘海醇,對顯影進行增強。最后將層厚、螺距分別調(diào)整為3mm、2mm,對病變部位進行薄層掃描。
1)CT 診斷與X 線診斷在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的臨床價值;2)CT 診斷與X 線診斷在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的影像學(xué)表現(xiàn)。
CT 診斷組40 例患者中,病理診斷陽性29 例,陰性11 例;CT 診斷陽性26 例,陰性14 例。將病理診斷設(shè)定為金標(biāo)準,CT 診斷的敏感度為86.2%(25/29),特異度為90.9%(10/11),準確度為87.5%(35/40),陽性預(yù)測值為96.2%(25/26),陰性預(yù)測值為71.4%(10/14)。X 線診斷組40 例患者中,病理診斷陽性29 例,陰性11 例;X 線診斷陽性21 例,陰性19 例。將病理診斷設(shè)定為金標(biāo)準,X 線診斷的敏感度為65.5%(19/29),特異度為81.8%(9/11),準確度為70.0%(28/40),陽性預(yù)測值為90.5%(19/21),陰性預(yù)測值為47.4%(9/19)。CT 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yù)測值、陰性預(yù)測值均顯著高于X 線診斷(P<0.05)。見表1。
表1 CT 診斷與X 線診斷在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的臨床價值比較
CT 診斷組患者中毛刺或鋸齒狀、分葉征或邊緣不規(guī)則 比 例62.5%(25/40)、27.5%(11/40)均 顯 著 高 于X 線診 斷 組35.0%(14/40)、7.5%(3/40)(P<0.05),但 兩 組 患者中全肺活肺葉一側(cè)不張、周圍型孤立性結(jié)節(jié)狀病灶比例32.5%(13/40)、20.0%(8/40)vs30.0%(12/40)、25.0%(10/40)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2。
表2 CT 診斷與X 線診斷在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的影像學(xué)表現(xiàn)比較[例(%)]
肺癌屬于一種惡性腫瘤,在臨床較為常見,發(fā)病率、病死率均較高,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肺癌早期癥狀表現(xiàn)不顯著,因此極易被忽略,造成確診時,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已經(jīng)向中晚期發(fā)展,最佳治療時機喪失[3]。因此,盡可能早地診斷與治療肺癌患者能夠促進其存活率的有效提升?,F(xiàn)階段,在肺癌與良性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X 線、CT 影像學(xué)檢查是臨床通常采用的方法,其中X 線胸片檢查雖然能夠?qū)⒁欢ǖ脑\斷效果獲取過來,但是缺乏清晰的成像,極易被醫(yī)師忽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誤診率、漏診率的提升[4]。CT 檢查具有較快的檢查速度、較為便捷的操作,患者在檢查期間不會有任何不適感出現(xiàn),具有較高的配合度,極易為患者所接受[5]。CT 逐層掃描能夠清晰顯示各個層面肺部情況,幫助臨床及時發(fā)現(xiàn)細胞病灶及病灶四周變化,從而為疾病診斷提供有效依據(jù),并降低誤診率、漏診率[6]。
相關(guān)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7],在肺癌與良性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胸部CT 診斷較X 線胸片放射診斷更能促進診斷鑒別率的有效提升,更為清晰地顯示病情受累情況。本研究為了分析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X 線診斷與CT 診斷的臨床價值,回顧性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本院肺癌與良性腫瘤患者80 例,依據(jù)診斷方法分為CT 診斷組(n=40)、X 線診斷組(n=40)兩組,統(tǒng)計分析CT 診斷與X 線診斷在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的臨床價值、影像學(xué)表現(xiàn),結(jié)果表明,CT 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yù)測值、陰性預(yù)測值均顯著高于X 線診斷。CT 診斷組患者中毛刺或鋸齒狀、分葉征或邊緣不規(guī)則比例均顯著高于X 線診斷組,和上述研究結(jié)果一致。
綜上所述,肺癌與良性腫瘤鑒別中CT 診斷的臨床價值較X 線診斷高,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