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方春田,彭唯
作者單位:1洪湖市人民醫(yī)院,a腫瘤科,b婦產科,湖北 荊州433200;
2洪湖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湖北 荊州433200
宮頸癌作為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性疾病之一,早期確診并采取恰當?shù)闹委煼绞绞莾?yōu)化病人結局的最佳方式。對于腫瘤分期較早的ⅠB~ⅡB 期宮頸癌病人,根治性手術是首選方式,直接開展手術或是先行新輔助化療目前仍存在爭議。新輔助化療是一種術前應用的保守治療方式,通過靜脈給予化療藥物預先減小病灶體積,為后續(xù)手術實施奠定基礎。本研究選擇接受新輔助化療的宮頸癌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其化療前后宮頸癌組織惡性生物學行為的差異,具體從宮頸癌相關增殖基因、侵襲基因、自噬基因三方面展開闡述。
1.1 一般資料
2015 年4 月至2018 年1 月間在洪湖市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ⅠB~ⅡB 期宮頸癌病人157 例,均接受術前新輔助化療+根治性手術治療。留取新輔助化療前后宮頸癌組織標本各157份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1.2 入組及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1)病理組織確診原發(fā)性宮頸癌;(2)首次確診、入院前未經任何治療;(3)順利完成新輔助化療及后續(xù)手術,標本保存完好、相關數(shù)據(jù)收集完整;(4)本人或近親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類型原發(fā)惡性腫瘤性疾病;(2)合并宮頸組織嚴重感染;(3)無法耐受新輔助化療所致毒副作用或者自主中斷治療。
1.3 新輔助化療
入組病人接受紫杉醇、順鉑聯(lián)合化療,具體如下:紫杉醇140 mg/m溶入5%葡萄糖液500 mL 中,靜脈滴注,d1;順鉑75 mg/m溶入5%葡萄糖液250 mL 中,靜脈滴注,d3。以21 d 為1 療程,連續(xù)化療2療程后行根治性手術。1.4 宮頸癌病灶中惡性生物學行為相關基因表達量檢測
新輔助化療前后,均留取病人的宮頸病灶組織標本,采用熒光定量PCR 法檢測其中惡性生物學行為相關基因的表達量,具體包括增殖相關基因:FOXP3、HOXA7、USP22、Sox2、TSLC1;侵襲相關基因:FAK、MACC1、GRP94、PRPS2、TPX2;自噬相關基因:Beclin1、LC3-B、PI3KC3。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選擇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以x ± s 描述定量資料,t 檢驗;以例數(shù)結合率描述定性資料,行χ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2.1 增殖相關基因
新輔助化療后,宮頸癌組織中FOXP3、HOXA7、USP22、Sox2 mRNA 的表達量低于新輔助化療前,TSLC1 mRNA 的表達量高于新輔助化療前,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2.2 侵襲相關基因
新輔助化療后,宮頸癌組織中FAK、MACC1、GRP94、PRPS2、TPX2 mRNA 的表達量低于新輔助化療前,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表1 ⅠB~ⅡB期宮頸癌病人157例新輔助化療前后各157份宮頸癌組織標本中增殖相關基因表達量的比較/x ± s
表2 ⅠB~ⅡB期宮頸癌病人157例新輔助化療前后各157份宮頸癌組織標本中侵襲相關基因表達量的比較/-x ± s
2.3 自噬相關基因
新輔助化療后,宮頸癌組織中Beclin1、LC3-B、PI3KC3 mRNA的表達量均高于新輔助化療前,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表3 ⅠB~ⅡB期宮頸癌病人157例新輔助化療前后各157份宮頸癌組織標本中自噬相關基因表達量的比較/x ± s
ⅠB~ⅡB 期宮頸癌病人的治療以根治性手術為主,目前較多學者推薦在術前應用新輔助化療,旨在殺滅微小轉移灶并縮小腫瘤體積,為后續(xù)手術實施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新輔助化療能否為早期宮頸癌病人帶來較大的臨床獲益存在爭議,本次研究對比新輔助化療前后原發(fā)性宮頸癌病人癌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差異,為此類病人術前輔助治療提供借鑒。
宮頸癌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首先表現(xiàn)為其無限增殖潛能,多種增殖相關基因共同調控癌細胞的這一行為。FOXP3 對維持Treg 細胞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推測其在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目前已經在人類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性疾病中存在該基因的過度表達。HOXA7包含轉錄因子,在早期發(fā)育過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已經在胃腸道惡性腫瘤細胞中發(fā)現(xiàn)該基因異常高表達,敲低該基因后腫瘤細胞增殖活力下降。USP22參與組蛋白H2A的泛素化,可調控基因轉錄、表達。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宮頸癌組織中存在USP22 基因異常高表達,可促進Hela 細胞增殖且降低機體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Sox2 是發(fā)現(xiàn)最早的干細胞轉錄因子,可維持胚胎干細胞多潛能性、器官發(fā)生及細胞分化。作為原癌基因,Sox2 可促進細胞周期進展并增強其增殖能力、抑制細胞凋亡。TSLC1 是最先發(fā)現(xiàn)于肺癌組織中的抑癌基因,該基因有助于保持上皮間緊密連接并抑制細胞遷移。目前已經在膀胱癌、卵巢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組織中發(fā)現(xiàn)其表達減少甚至缺失,且在宮頸癌細胞實驗中利用腺病毒過表達TSLC1 后,發(fā)現(xiàn)癌細胞的增殖能力下降。文中宮頸癌病人接受術前新輔助化療后,病灶組織中FOXP3、HOXA7、USP22、Sox2 mRNA 的表達量較治療前下降,TSLC1 mRNA的表達量較治療前增加,證實新輔助化療可有效抑制宮頸癌細胞的增殖活力。
宮頸癌進展必然伴隨著癌細胞的侵襲轉移,其本質是多種促侵襲基因異常高表達、侵襲抑制基因異常低表達。FAK 是存在于細胞質中的非受體酪氨酸激酶,參與細胞內多條信號通路傳導。研究發(fā)現(xiàn)FAK 在多種實體瘤及非實體瘤中國均存在異常高表達,在調節(jié)癌細胞運動、遷移方面具有重要意義。MACC1 是HGF/c-Met 信號通路中的關鍵調節(jié)因子,與啟動子結合激活該通路后,可調控下游分子轉錄并促使c-Met 本身發(fā)生磷酸化,促使腫瘤細胞發(fā)生侵襲轉移。GRP94 屬于葡萄糖調節(jié)蛋白,具有調控新陳代謝等重要作用,目前該基因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備受關注,研究證實其過度表達與癌細胞淋巴結轉移及腫瘤復發(fā)相關。PRPS2 是核苷酸合成關鍵酶,是促進腫瘤發(fā)生的關鍵基因,在Burkitt’s 淋巴瘤模型中存在PRPS2 過表達,且特異性敲低PRPS2 基因表達后Burkitt’s 淋巴瘤細胞凋亡活性增加。TPX2 的表達水平與細胞周期密切相關,是調節(jié)細胞有絲分裂的蛋白質,在宮頸癌細胞中過表達TPX2 可抑制癌細胞凋亡并增強其侵襲能力。文中宮頸癌病人接受術前新輔助 化 療 后,病 灶 組 織 中FAK、MACC1、GRP94、PRPS2、TPX2 mRNA 的表達量較治療前大幅下降,證實新輔助化療可有效抑制宮頸癌細胞的侵襲活力。
自噬參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在腫瘤發(fā)生早期自噬可清除致癌分子并防止其在細胞內堆積、發(fā)揮抑癌作用;隨腫瘤進展,自噬可幫助腫瘤細胞逃避缺血缺氧等造成的應激狀態(tài)并提高其生存能力、促進腫瘤發(fā)展及耐藥性形成。Beclin1 是一種重要的自噬相關基因,經活化PI3K 而形成自噬小體、增加細胞自噬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Beclin1 基因表達缺失的小鼠易發(fā)生腫瘤性疾病。LC3-B 是細胞自噬的標記性分子,其表達量與細胞自噬活性相關,與Beclin1 聯(lián)合形成細胞自噬中心,其異常低表達參與多種惡性腫瘤發(fā)生。PI3KC3 是PI3K 的核心結構,可促進Atg21 等自噬蛋白結合到膜上并形成PAS,參與自噬延伸,將受損、變性蛋白質運輸?shù)饺苊阁w中進行消化降解。文中宮頸癌病人接受術前新輔助化療后,病灶組織中自噬相關基因Beclin1、LC3-B、PI3KC3 mRNA的表達量均大幅增加,證實新輔助化療可有效增強宮頸癌細胞的自噬活力。
綜上所述,ⅠB~ⅡB期宮頸癌病人接受術前新輔助化療,可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及侵襲活力、增強自噬活性,為后續(xù)根治性手術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推薦在日后同類病人中普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