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吉祥
【摘要】人口老齡化問題是當今的一大世紀難題,而中國也正面臨著這一挑戰(zhàn),并且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增加,老年人群的健康問題也逐漸成為了社會的熱點問題。多數老年人群在退休后會面臨自身角色的一大轉變,而不能盡快地適應與調整。這時,不僅會出現心理問題,身體健康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影響。近年的“全民健身”“體育強國”等國家大力發(fā)展的體育戰(zhàn)略,讓更多的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而體育鍛煉在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方面也起到了顯著的作用,(1)更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的需求,緩解心理焦慮,增加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幸福感,降低老年抑郁的發(fā)生概率。(2)適當的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也影響也是顯著的,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減少骨鈣質的流失等。
【關鍵詞】體育鍛煉;老年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1引言
從最新調查數據中心可以發(fā)現,我國大多數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其中老年群體的占比極高。由于其個人及家庭生活方式,超過大半的老年群體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健康的內涵非常豐富,包括身體、心理以及社會等多維度的良好狀況和狀態(tài)(WHO,1984)。適當的進行一些小幅度的體育與運動是非常有好處的,對預防身體疾病、延緩身體機能的退化、增強體質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在老年人生活中也可以對心理的一些問題起到積極的幫助。所以對于老年群體來說,做一些適當的體育鍛煉對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都是有很大益處的。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檢索中國期刊網,知網等電子書籍,整理核心期刊以及各類相關期刊資料和書籍,并從中分析總會出相關資料內容,這些文獻資料為撰寫本論文提供大量參考數據與理論依據。對本文的實驗以及調查結果分析起到重要作用。
3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3.1緩解心理焦慮
老年人群在正常工作到退休后,可能不能夠很好地及時轉變自身身份,在面對突然空閑下來的大量時間,常常不能合理分配與更好的安排自身時間。這時可能會出現心理焦慮,煩躁不安等不良的心理反應。著名學者王曉道(1990)就提出,正常的心理應符合以下條件:首先,智力水平正常,并且在一定程度內可以對身邊事物做出正確的反應,其心理所表現出的特征與生理年齡基本相符;情緒穩(wěn)定,積極參與活動,與社會相適應,主要是人際關系的心理適應協(xié)調;遵守社會規(guī)范,在生活中能正常表現自己,實現自身價值。生理及心理需求得到良好的滿足;自我要求與自身實際基本相符。王曉道還認為,心理水平可從適應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志水平、社會交往能力、康復力、道德愉快甚至于道德痛苦等幾個方面加以衡量?,F代社會老年群體參與的體育活動多數為群體性活動,如:廣場舞,太極,柔力球,門球,健身走,健身操類等。在老人退休后參與類似這些集體性體育活動,可以更好地減少老年群體的獨處空閑時間,增加與群體性的交流與活動,從而減少因退休產生大量空閑時間而帶來的焦慮心理。
3.2提高對老年生活的幸福感
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于生活作息的巨大變化,多出了更多的空閑時間。再加上現在青年一代與父母同居的數量也較少,多數老人退休后獨自一人或兩個老人生活,子女由于工作學習也不能給與他們更多的陪伴,再加上感覺自身與社會的脫離,孤獨感上升,幸福感明顯下降。因此多數老年人選擇參與各種社區(qū)或其他方式組成的體育鍛煉團體,這減少了老年人群體退休后的孤獨感與空虛感,讓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外界。張麗紅(2008)也指出經常參加群體性體育活動的老年人群體,在參加體育鍛煉的過程當中,能夠很好的釋放自身抑郁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而相比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老年群體,那些較少從事體育活動的人群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影響,抑郁等幾率也相對越高[1]。并且有調查證明經常參加集體性體育鍛煉的老年人能夠更快的適應自身身份的轉換,因退休而變得孤獨和憂慮的問題會大大降低,同時增強了自信心而且價值觀念更新快,很好的增強了老年人退休后的幸福感。
3.3降低老年抑郁的發(fā)生
老年人抑郁發(fā)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為突然退休后,空閑時間增多,不適應多余的時間,以及感覺自己與社會的突然脫節(jié),可能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各種落寞與沮喪的感覺襲來。這時身邊沒有人的陪伴,是老年人發(fā)生老年抑郁的最主要最多的原因。所以老年人群體在參加各種團隊性體育鍛煉活動時,和老年伙伴一起打發(fā)時間,通過體育鍛煉與更多的人交流,結識新的老年伙伴,豐富多彩的各種生活與進入到不同的社會群體,可以很好的減少自身的不良情緒。使得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減少老年抑郁的出現,或者降低老年抑郁的癥狀。翟玉喜(2009)也在文中指出參加休閑運動的確能夠愉悅身心,降低老年人的空虛無聊、孤獨落寞感等,從而防止心理變異的發(fā)生,提醒人們老年人心理疾病不容忽視。
4體育鍛煉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影響
4.1增強身體對疾病抵抗力
在人口老齡化的時代,老年人口不斷增多,出現各種疾病的情況也在不斷增加。一些老年人在工作時期不注意自身身體情況,忙于事業(yè),各種應酬與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導致留下很多的職業(yè)病,如:肩周炎,頸椎病,腸胃炎等。再加上老年人的心肌收縮力減弱,而且老年人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已經減弱,肺活量和通氣量的減少,這使得老年人身體抵抗能力下降,而經常規(guī)律地參與體育運動,可以很好地減緩身體機能下降的速度,甚至一些運動還可以緩解身體疾病帶來的不適。例如董天新(2008)的調查中指出太極柔力球運動充實了中醫(yī)理論認為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精、氣、神”內涵。其獨特的順關節(jié)運動形式,在大肌群參加活動的同時,小肌肉群也協(xié)同參加,能有效減緩肌肉萎縮和骨骼、關節(jié)的退化,在弧形控球和身體圓運動中還能有效調節(jié)身、心[2]。實驗研究證明:太極柔力球運動對肩周炎的康復有較好的療效,在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得到鍛煉。所以,老年人群在退休后堅持進行一些體育鍛煉活動可以很好地增強體質,預防一些身體疾病的發(fā)生。
4.2降低骨折等問題的發(fā)生幾率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成年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肌含量不斷減少,肌力下降,關節(jié)穩(wěn)定性降低,體內鈣質也會不斷流失,老年人身體由于骨質疏松等的原因導致骨質更加脆弱,在摔倒或受到其它碰撞的時候,是非常容易發(fā)生骨折,例如肱骨骨折,股骨骨折,脛骨骨折這些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并且老年人恢復能力較弱,一旦骨折就很難愈合。而各種資料顯示: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和關節(jié)韌帶的柔韌性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使骨骼肌肉保持一定的活性,肌力下降速度降低。羅其(2010)就指出經常進行一些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對骨骼肌肉等運動系統(tǒng)起到有利的促進作用,有效地減少人體內骨成分的流失,使骨密度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有效調節(jié)骨鈣、血鈣平衡,有效地預防老年性骨質疏松癥[3]。并且關節(jié)周圍的骨骼肌得到良好的鍛煉之后,關節(jié)穩(wěn)定性與肌力都得到一定的保障,也減少了生活中骨骼等損傷的幾率,從而更好地降低老年人群體骨折等問題的發(fā)生,以適當的體育運動保障老年群體的身體健康。
4.3減少老年人肥胖的問題
據大量調查研究可以發(fā)現,大多數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減弱,腸胃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也開始慢慢減弱,機體細胞代謝能力也明顯地下降,對脂肪的代謝能力也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如果不進行一定的體育鍛煉,機體內大量脂肪堆積,則會導致老年群體肥胖的發(fā)生,進而引起各種相關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人體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各組織器官以及機體得到了相應的活動,體內能量得到合理的消耗,減少了脂肪的沉積,使腹部肌肉群能有節(jié)律的舒縮活動,對胃腸等器官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加強了血液循環(huán),促進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幫助腸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使整體機體代謝增強,有效消除體內多余脂肪從而增進健康。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正常情況下,老年人群體在退休后都會經歷一個時間上的調整時期,這時他們可能會因為突然空出的大量閑暇時間而感到無聊,并且如果長時間沒有找到能夠占據空閑時間的事情來填補這一空缺,就會感到自身與社會的脫節(jié),再加上多數老年人獨居生活,長時間后,對獨居的恐懼,可能會使得他們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更有甚者導致老年抑郁等。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抵抗力的緩慢下降,使得更容易患一些疾病,并且恢復也更困難。因此,老年群體可以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群體性鍛煉,走出大門,去結識更多伙伴,緩解內心的孤獨感,另一方面,通過適當的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減慢身體組織器官的老化進程,保持關節(jié),韌帶骨骼肌等組織器官的活性,促進內臟器官的活動,保持良好的代謝能力。
5.2建議
老年群體應進行適當的群體性體育鍛煉,政府等相關單位也應該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對老年人體育鍛煉的好處進行合理地宣傳,讓人們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老年群體的重要性。多安排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教練以及社區(qū)工作人員進行組織帶領輔導。充分利用區(qū)域性資源,合理安排適當的運動項目。合理規(guī)劃老年人運動的場地,避免出現分布不均等問題,使老年群體降低對運動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麗紅.淺談體育鍛煉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8):215+217.
[2]翟玉喜.休閑體育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以河南省開封市為例[J].開封大學學報,2009,23(02):11-13.
[3]楊凡,黃映嬌,王富百慧.中國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和社會參與:健康促進與網絡拓展[J].人口研究,2021,45(03):97-113.
[4]邱曉軍,董天新.太極柔力球訓練對中老年肩周炎康復的影響[J].保定學院學報,2008(04):46-48.
[5]羅其.傳統(tǒng)養(yǎng)生體育對促進老年人健康的價值探討[J].搏擊(武術科學),2010,7(06):77-78.
[6]張海琳.休閑體育與老年人生活品質和健康促進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3,35(04):15-18.
[7]呂亞南,馬志君,彭博,周延成.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7,15(19):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