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雁 符麗娜 陳璐
摘要:大學生作為特殊消費群體,消費行為具有顯著的趨向性。通過對大學生水果購買行為進行全面剖析,大學生已經意識到水果營養(yǎng)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然則學生對水果營養(yǎng)價值認知和自身消費行為認知存有矛盾性。很多學生在購買水果上缺少固定行為,水果消費量較低,未能達到國家相關組織提出的要求。而且,購買渠道、種類、生活費與消費習慣是影響大學生水果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要想推動大學生形成水果購買行為,必須加強學生對水果營養(yǎng)價值的認知,水果銷售商以及學校內部組織也要為學生提供購買水果的便捷渠道,從而推動學生合理食用水果。
關鍵詞:大學生;水果;購買行為
引言
大學生是祖國發(fā)展建設的主力軍,為使其更好適應市場競爭,要注重培養(yǎng)強健體魄。而影響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飲食的營養(yǎng)性與質量?,F(xiàn)如今,學生三餐吃飽已不是難事,難的是食品是否可保證營養(yǎng)性能與品質。因水果含有諸多營養(yǎng)元素,食用水果對學生身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必須對大學生水果消費行為展開全面剖析,推動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引導學生合理購買水果,進而使其獲取身體所需營養(yǎng)成分,強身健體。
一、大學生對水果的認知
水果富含多種營養(yǎng)素,食用水果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據調查得知,5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食用水果對個體健康十分重要,40%左右的學生認為食用水果對個體健康相對重要,3%左右的學生認為食用水果有無均可,只有1%左右的學生認為食用水果對身體健康不重要。由此表明,現(xiàn)代學生可清晰認識到水果攝入與身體健康的關系,超過95%的學生認為食用水果對自身成長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交叉對比分析,認為水果對個體健康影響較大的學生購買水果頻次較高,每月購買次數要遠超于其他認知態(tài)度學生。另外,從水果營養(yǎng)價值認知角度而言,95%左右的學生認為水果能夠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維持身體活力;85%左右的學生認為水果能夠提供膳食纖維來促進身體腸胃蠕動;57%左右的學生認為水果能夠提供各種植物活性物質;而大約有55%左右的學生認為水果能夠為自身提供能量、緩解饑餓,上述認知均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也有一些學生認為水果能夠提供蛋白質,然則實際上很多水果蛋白質內在含量極低,可見水果并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由此表明,一些學生對水果營養(yǎng)價值認知存在籠統(tǒng)性,未能真正意識到水果具有的營養(yǎng)價值。但是根據進一步分析得知,學生對水果營養(yǎng)價值存在認知偏差,并不會影響學生水果購買率。
二、大學生水果購買行為
(一)購買渠道選擇
根據相關調查得知,大約有80%的大學生會選擇到學校街道攤販購買水果,26%左右的學生會選擇進入專營水果店購買水果,17%的學生會選擇到學校食堂購買水果,只有7%的學生會選擇在各大網絡平臺購買所需水果。通過對上述調查結果剖析可知,學生所處學校距離生活區(qū)街道較近,距離大型商超較遠;利用網絡渠道購買水果的學生較少,主要是受網絡水果價格、品質、新鮮度和時效性的影響。可見,水果攤位的距離和水果質量均會對大學生水果購買行為產生直接影響。
(二)購買種類選擇
大學生在購買水果時,會考慮購買的便捷性、水果新鮮程度、價格性價比、營養(yǎng)價值、個人喜好以及促銷優(yōu)惠等因素。但是,在上述各項因素中,學生主要關注水果的新鮮度、價格合理性與個人喜好,對購買便捷性、促銷優(yōu)惠以及營養(yǎng)價值考慮較小。由此可見,新鮮度、水果價格與學生個人喜好是決定其購買水果的主要因素。
(三)購買頻率數量
根據相關調查得知,大部分學生平均每周均會進行水果購買,頻率大約在1~2次,很少有學生每天購買水果。而且,每次學生大概會購買1~2斤的水果,購買量低于一斤的學生占據大多數,很少有學生會一次性購買超過兩斤的水果。產生此種情況,主要因多數學校宿舍均未安裝冷藏設備,如若購買過多水果,極易造成浪費。另外,通過對學生購買頻率與購買量展開交叉分析得知,每周購買少于一次水果的學生日均水果消費量大約在100克,每周購買水果數量在1~2次的學生,其日均水果消費量大約在107克,而每周購買水果達到3~4次的學生,日均水果消費量則達到110克左右。但是,國家政府頒布的《中國居民的飲食指南》要求居民每日攝入水果量要在200~350克,當前多數學生日均水果攝入量均未達到上述要求。
(四)水果消費能力
從水果消費能力角度對學生水果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可發(fā)現(xiàn)每月生活費不同的學生,水果購買量不同,日均攝入量也各有差異。每月生活費大約在1000或1000元以下的學生,有90%的學生每月在購買水果上花費金額不會超出50元;生活費在1000~1500左右的學生,每月花費50元左右購買水果的占據75%;生活費在1500~2000元的學生,每月花費100元購買水果的大約占據72%。通過對上述不同生活費學生每月購買水果花費金額進行比較,差異性較小,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每月購買水果花費的金額同其生活費聯(lián)系不顯著。大部分學生均能接受每月花費50元左右來購買所需水果,花費100元以上購買水果的學生數量較少。總結來看,大學生在購買水果上花費的金額基本上控制在50元,日均消費大約是1.6元,其水果消費能力較低。
三、大學生水果購買建議
大學生正處在身體成長的關鍵階段,加之學業(yè)任務繁重,必須增加營養(yǎng),多吃水果有助于強化學生身體素養(yǎng)。所以,大學生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的基礎上,要盡量多吃水果,合理搭配日常消費,將沒必要的消費省下來購買水果。而男生應向女生學習,要多吃水果。但是,在購買水果時,學生要理性消費,不可盲目攀比,也不可過于追求水果的新奇性,要注重挑選水果品質和新鮮度,拒絕購買已無法食用或者有害的水果。針對家長來講,要理解學生對水果方面存在的消費需求,適當提高學生生活費。尤其是在溫差大的地區(qū),多吃水果可以有效去火、降濕。對于大學食堂來講,要盡可能準備各種水果,保證水果質優(yōu)價廉,以供學生選擇。除此之外,大學生還可向水果銷售商提出相應意見,譬如建議銷售商在校園內設置電商體驗店,利用網絡營銷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水果,以推動學生形成購買行為。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購買水果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如何科學合理購買水果是現(xiàn)代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根據相關調查,明確大學生水果消費習慣與行為方式,指導其更好展開水果消費,增強學生體質,保持健康的精神風貌,為其日后進入社會奠定扎實身體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原媛.《健康中國行動》視域下A高校學生膳食營養(yǎng)結構特征及與其體質的關系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科技,2020,56(03):63-68.
[2]吳美琦,徐林陽,王惠,傅嘉潞,顧瑩怡.校園水果配送中的保鮮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09):91-93+75.
基金項目:南寧學院2018年自治區(qū)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811549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