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左萬琦 譚勇 肖鵬 李鵬 冉黎春
摘 要:為明確對煙草黑脛病病株防治效果最佳的劃傷莖稈方法,利用L9 (34)正交試驗法,研究不同劃傷煙株莖稈方法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結(jié)果表明:劃傷莖稈的深度和部位是影響劃傷莖稈防效的主要因素,深度以達到髓部為最佳,部位以自莖基部縱向向上劃傷為最佳。最佳劃傷莖稈方法是自煙株莖基部縱向向上劃傷莖稈10cm、傷口深度達莖稈髓部,處理10d、20d后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效分別達79.02%、91.30%。
關(guān)鍵詞:劃傷莖稈;煙草黑脛病;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5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3-0070-03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Slitting Stem on Tobacco Black Shank
ZHANG Shuai et al.
(Youyang Tobacco Branch Company, Chongqing Tobacco Company, 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oration ,Youyang 4098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method of Slitting stem for controlling tobacco black shank,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slitting stem on were studied with L9(34) orthogonal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pth and position of slitting stem wer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efficacy; reaching the pith was the optimum depth; the optimum slitting position was longitudinal cut from the base of stem. The optimum method of slitting stem was cutting the stem 10cm from the base of the stem vertically, and the depth of the cut reached to the pith of the stem, 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79.02% and 91.30% after 10 and 20 days treatment.
Key words:Slitting stem; Tobacco black shank; Efficacy
煙草黑脛病是危害煙草生產(chǎn)的重要的土傳真菌病害,1950年首次報道該病害發(fā)生于黃淮煙區(qū),并連續(xù)多年危害嚴重,影響煙草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嚴重者甚至?xí)?dǎo)致煙葉絕產(chǎn)[1]。目前,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化學(xué)防治、生物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等。煙株發(fā)病后,化學(xué)防治仍是主要措施,但長期施用化學(xué)藥劑,導(dǎo)致煙草黑脛病菌已對部分農(nóng)藥品種產(chǎn)生了抗性[2-4]。除上述方法外,機械損傷提高植株抗性值得關(guān)注。植物受到傷害后,在數(shù)分鐘或數(shù)小時內(nèi)便發(fā)生傷反應(yīng),激活防御反應(yīng)體系,促進受傷組織愈合,保護植物體免遭進一步傷害[5],這一情況在蘋果、黃瓜、菜豆等作物上均有報道[6-8]。利用機械損傷結(jié)合其他方法防治病害亦有報道,如張新要等[9]報道了木質(zhì)牙簽泡藥插莖對青枯病的平均防效達78.59%;李大鵬等[10]報道了藥簽插莖與灌蔸相結(jié)合的方法其防治效果要明顯好于單獨使用的防治效果;王錚等[11]利用吸附水楊酸插簽的給藥方式能誘導(dǎo)煙草產(chǎn)生對煙草番茄斑萎病、黑脛病、普通花葉病、野火病和赤星病的抗性。
貴州省煙草科學(xué)研究所將浸泡過含有青枯病菌和噬菌體無菌水的牙簽插于旺長時期煙草植株莖基部用于防治煙草青枯病,并獲得了專利授權(quán)[12]。筆者參考現(xiàn)有機械損傷方法,采用美工刀劃傷莖稈的方式,經(jīng)初步驗證,其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效可達80%左右,但劃傷莖稈的主要因素及最優(yōu)方法尚不明確。為此,本研究開展了不同劃傷莖稈的方法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試驗,以期明確劃傷莖稈的關(guān)鍵操作要點和最佳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在重慶市酉陽縣蒼嶺鎮(zhèn)蒼壩村開展試驗,試驗地塊為煙草黑脛病常發(fā)田。種植烤煙品種為云煙87,處于旺長期,田塊面積0.23hm2。
1.2 處理方法 采用得力牌2001型美工刀劃傷煙株莖稈。對于待處理病株,測量煙株株高,以確定美工刀劃傷煙株莖稈的初始位點和結(jié)束位點。測量莖圍以計算煙株直徑,以確定美工刀劃傷煙株莖稈的深度,得力牌2001型美工刀可逐格推出、每推出1個格子刀片伸長0.5cm,由此可以準確把握美工刀劃傷煙株莖稈的深度。傷莖方式處理黑脛病株時,按照計算好的傷莖位點、長度、深度,用美工刀縱向劃傷煙株莖稈。
1.3 試驗設(shè)計 設(shè)置劃傷煙株莖稈深度(A)、長度(B)、部位(C)3個考察因素,每個因素設(shè)置3個水平,以防效為考察指標,設(shè)計L9 (34)正交表(表1)。共9個處理,設(shè)置空白對照,每個小區(qū)共200株,小區(qū)只針對黑脛病株進行處理。試驗重復(fù)2次。選擇在晴天或陰天的天氣處理,處理時間為2020年6月25日。
1.4 數(shù)據(jù)調(diào)查 處理前1d,按照煙草農(nóng)藝性狀調(diào)查測量方法(YC/T 142-2010)調(diào)查和記錄煙株株高、莖圍。按照煙草病蟲害分級及調(diào)查方法(GB/T 23222-2010),分別在處理前1d、處理后10d、20d,按照對角線5點調(diào)查法,每點調(diào)查10株,定點定株調(diào)查各處理煙株的嚴重度。
1.5 統(tǒng)計分析 相關(guān)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K0代表對照區(qū)處理前病情指數(shù),PT1代表處理區(qū)處理后病情指數(shù),CK1代表對照區(qū)處理后病情指數(shù),PT0代表處理區(qū)處理前病情指數(shù)。
以10d、20d防效為考察指標,用SPSS 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用鄧肯法(Duncan)進行多重比較。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主體間效應(yīng)的檢驗 由表2可知,在7月4日、7月14日平均防效上,均表現(xiàn)為處理8>處理7>處理9>處理6>處理5>處理4>處理1>處理3>處理2。防效越高越好,直觀分析應(yīng)以處理8為最好,即自莖基部向上劃傷10cm、深至髓部。以表2為基礎(chǔ),利用SPSS 19.0軟件,進行L9(34)正交的方差分析,主體間效應(yīng)的檢驗結(jié)果見表3。由表3可知,以7月4日防效、7月14日防效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深度、部位2個因素的P值均小于0.01,說明深度、部位對煙草黑脛病防效的影響均非常顯著;而長度的P值均大于0.05,說明長度對煙草黑脛病防效結(jié)果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以7月4日防效、7月14日防效為因變量,深度的Ⅲ型平方和均大于部位的Ⅲ型平方和,因此,深度對防效的影響大于部位對防效的影響。
2.2 相同因素、不同水平下對煙草黑脛病防效的多重比較 用鄧肯法(Duncan)進行多重比較,用字母法標記差異顯著性,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在0.05和0.01顯著性水平下,長度因素各水平的7月4日、7月14日防效無顯著差異。在0.05水平下,深度、部位因素各水平在7月4日、7月14日防效均有顯著性差異,深度因素均表現(xiàn)為水平3(深至髓部)>水平2(深至表皮與髓部之間)>水平1(深度超過髓部),部位因素均表現(xiàn)水平1(自莖基部向上劃)>水平3(自至莖高1/4處向下劃)>高于水平2(自至莖高1/2處向下劃)。
在0.01水平下,部位因素水平1(自莖基部向上劃)、水平3(自至莖高1/4處向下劃)在7月4日的防效無顯著差異,但兩者均極顯著高于水平2(自至莖高1/2處向下劃);但在7月14日防效上水平1(自莖基部向上劃)、水平3(自至莖高1/4處向下劃)有極顯著差異,表現(xiàn)為水平1(自莖基部向上劃)>水平3(自至莖高1/4處向下劃)>水平2(自至莖高1/2處向下劃)。深度因素,在7月4日、7月14日防效傷均表現(xiàn)為水平3(深至髓部)>水平2(深至表皮與髓部之間)>水平1(深度超過髓部)。
綜合各因素各水平在7月4日、7月14日防效的差異情況,深度因素水平3(深至髓部)>水平2(深至表皮與髓部之間)>水平1(深度超過髓部),部位因素水平1(自莖基部向上劃)>水平3(自至莖高1/4處向下劃)>水平2(自至莖高1/2處向下劃)。長度因素各水平間無顯著差異。由此,可知,深度因素以水平3(深至髓部)的防效最好,部位因素水平1(自莖基部向上劃)的防效最好,劃傷莖稈防治黑脛病,以自莖基部向上劃、深至髓部的組合為最好,滿足這一組合的處理為處理8,7月4日、7月14日的防效分別為79.02%、91.30%,在各處理中均為最高。
3 結(jié)論與討論
本研究設(shè)置劃傷煙株莖稈深度、長度、部位、長度3個因素,每個因素設(shè)置3個水平,以防效為指標,設(shè)計L9(34)正交試驗,結(jié)果表明,劃傷莖稈深度和部位是影響煙草黑脛病防效的關(guān)鍵因素,其中深度因素的作用大于部位因素。劃傷莖稈深度以達到煙株莖稈髓部為最佳,部位以自莖基部向上劃為最佳。各處理中,以自莖基部向上劃10cm、深至髓部的防效最高。
劃傷莖稈防治煙草黑脛病是一種機械損傷方法,采用的原理為利用適當?shù)姆椒ńo予發(fā)病煙株可以恢復(fù)的創(chuàng)傷,激發(fā)煙株自身防御反應(yīng)。若損傷過輕,不足以激發(fā)煙株抗性潛力;若損傷過重,則煙株被激發(fā)的防御反應(yīng)不足以抵消損傷本身帶來的傷害。本研究表明,需要從劃傷莖稈的深度、部位上進行精準操作。煙株受到機械損傷后,其恢復(fù)需要一定的條件,一般情況下,晴朗天氣煙株恢復(fù)快,多雨低溫的天氣則不利于煙株損傷修復(fù)。另外,若煙株黑脛病過重,即使通過適當方法劃傷莖稈也無法達到理想效果。本研究僅對劃傷莖稈的不同方法進行了研究,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煙株發(fā)病條件下,劃傷莖稈防治煙草黑脛病的效果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尚志強.煙草黑脛病病原、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導(dǎo)報,2007(2):73-76.
[2]劉銘,尹福強,張文友.攀西地區(qū)煙草黑脛病菌對甲霜靈的抗藥性[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1(7):93-97.
[3]戰(zhàn)徊旭,溫娜娜,羅定棋,等.瀘州煙草黑脛病病原生理小種組成及對甲霜靈和烯酰嗎啉的敏感性[J].植物保護,2015(6):178-184,190.
[4]彭麗娟,丁海霞,陸錚錚.貴州煙草黑脛病菌對甲霜靈的抗藥性測定[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4(8):92-95.
[5]宋恒,王長泉.機械傷害誘導(dǎo)的植物防御機制和信號轉(zhuǎn)導(dǎo)[J].植物學(xué)報,2013,48(4):461-469.
[6]王艷穎,胡文忠,龐坤.機械損傷對富士蘋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07(5):26-30.
[7]王豐,云興福,李蕾.機械損傷對黃瓜幼苗體內(nèi)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幾丁質(zhì)酶活性的影響[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9(1):36-40.
[8]從春蕾,郅軍銳,廖啟榮,等.薊馬取食、機械損傷以及外源水楊酸甲酯和茉莉酸對菜豆葉片防御酶活性的影響[J].昆蟲學(xué)報,2014(5):564-571.
[9]張新要,蒲文宣,袁仕豪,等.藥劑防治烤煙根莖病害新方法研究初報[J].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2007,23(7):487-489.
[10]李大鵬,朱三榮.鏈霉素不同施用方法對煙草青枯病的防效[J].植物保護,2008,(4):151-153.
[11]王錚,顧毓敏,潘義宏,等.水楊酸不同施用方式對誘導(dǎo)煙草抗病性的影響[J].植物保護,2016,42(4):236-241.
[12]貴州省煙草科學(xué)研究所.一種防治煙草黑脛病的方法[P].中國:CN102165901A,20110831.
(責(zé)編:張宏民)
基金項目:中國煙草總公司重慶市公司科技項目“傷莖方式防治煙草根莖病害研究”(項目編號:NY20180401070002)。
作者簡介:張帥(1985—),男,山東泰安人,碩士,農(nóng)藝師,植物病理學(xué)。 *通訊作者? 收稿日期: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