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霏
閱讀是傳承文明、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切。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國家文化戰(zhàn)略,在中宣部指導下,久久為功、堅毅前行,全民閱讀活動已走過了十個年頭。十年來,我們著力于培養(yǎng)閱讀風氣、引領閱讀時尚、提升閱讀品位,增強城市文化底蘊品質;著力于價值引領、精品供給、豐富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滿足廣大市民閱讀新需求;著力于制度化、常態(tài)化、體系化、精品化建設,建立健全“市、區(qū)、鄉(xiāng)、村”四級工作機制,搭建“黨委領導、業(yè)界支持、社會參與、群眾受益”推廣體系。經過十年努力,我們選樹了一批全民閱讀先進典型代表,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推廣活動,完善了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持續(xù)推動全民閱讀工作深入、科學、全面發(fā)展。
2020年,北京全民閱讀工作按照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這條主線,以“書香飄京城 悅讀頌小康”為主題,抓住“典型活動、典型人物、典型場所、典型宣傳”四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精品精準”“融合貫通”“廣泛深入”上下功夫,從閱讀活動組織、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力量發(fā)動和典型示范帶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探索,書香京城建設取得可喜成績。2020年,全市統(tǒng)籌舉辦各類閱讀活動3萬余場,影響和覆蓋人群達2000萬人次以上,激發(fā)了全社會參與全民閱讀的積極性、自覺性。
突出主題內容引領。發(fā)布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社長、總編推薦書單,向讀者推薦多種精品讀物。邀請20余位專家學者,通過開展紅色經典誦讀、閱讀接力:把紅旗傳下去、黨史閱讀知識競賽和名家講黨史等主題活動,重溫革命歷史,弘揚紅色文化。開展《習近平扶貧故事》學習分享會、“抗疫+我一個”行動計劃、“凝聚人心,戰(zhàn)‘疫有我”大學生讀書節(jié)等專題閱讀活動,講好中國人民奮力奪取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故事,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傳遞閱讀力量,引領閱讀方向。
注重創(chuàng)新推廣方式。通過社會名人曬書、文化名家薦書、著名作家直播、社交話題問答等形式,發(fā)揮北京資源和平臺優(yōu)勢,讓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更新潮、增強吸引力,營造網絡書香氛圍。北京閱讀季組織云上閱讀公開課及其他形式的線上相關講座、訪談、專題、話題、評論、打卡、點贊量等活動,全年累計參與量達30億人次。
大力發(fā)展實體書店。市區(qū)兩級統(tǒng)籌財政資金2.4億元,大力扶持實體書店發(fā)展,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實體書店數量為1938家,比2019年增加639家、同比增幅49%,每萬人擁有0.9個書店,位居世界主要城市前列。全市已建成特色書店(最美書店)200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性書城39家,實現“一區(qū)一書城”建設任務目標,全民閱讀基礎設施日漸完善。
著力推動均衡發(fā)展。在五個閱讀資源和服務相對稀缺的行政區(qū),打造“閱讀驛站”,配置優(yōu)質書籍、活動和專家資源,推動全民閱讀面向基層、面向群眾,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閱讀權益。廣泛發(fā)動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調動羅輯思維、掌閱科技和鏈家地產等行業(yè)頭部企業(yè)的積極性,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優(yōu)質閱讀資源和良好閱讀環(huán)境,讓閱讀無處不在。
發(fā)掘閱讀典型力量。樹立典型帶動全民閱讀,評選推薦10個金牌閱讀推廣人、10個書香家庭、10個閱讀示范社區(qū)、10個書香機關和10個書香企業(yè),培育全民閱讀新生力量。各區(qū)委宣傳部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徐懷中、梁曉聲等五位茅盾文學獎作者和蒙曼、馮遠征等五位文化名家、社會名人積極參與,社區(qū)書記等基層代表大力推動,各界知名人物推廣閱讀效果顯著。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北京作為首善之區(qū),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貫徹文化強國戰(zhàn)略,落實中宣部《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為推動北京全民閱讀高質量發(fā)展開好局、起好步。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